春节档垫底电影《蛟龙行动》为什么这么烂?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3 21:49 1

摘要:截止2月3日,春节档总票房已经突破了75亿。在众多影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表现尤为突出,首日票房达4.87亿元,初二单日票房突破6.1亿元,累计票房已超35亿元。

春节档有自己的金扫帚奖。

截止2月3日,春节档总票房已经突破了75亿。在众多影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表现尤为突出,首日票房达4.87亿元,初二单日票房突破6.1亿元,累计票房已超35亿元。

《唐探1900》稳居票房亚军,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影片上映5天票房已突破18亿元。同时,《唐探1900》助力“唐探”系列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个百亿票房系列电影。

排名第三的就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影片上映之后就全是骂声,也进一步影响了票房成绩。目前,该片票房突破了8.5亿元,且预测票房已经从原本的30亿降至15亿。

根据今日的数据,《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5.3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2025年春节档票房排名第四。

而票房垫底的就是《蛟龙行动》,目前仅2.22亿元,预测总票房仅为3.5亿元。

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军事题材,该片上映之初其实很获得关注,而且还是《红海行动》的第二部,肯定能把一波老粉“骗”进电影院。

《红海行动》是2018年上映的电影,豆瓣评分8.2,质量上乘,在2020年还重映过,总票房为36.52亿元人民币,也是2018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

这一次,原班人马重新拍摄的电影《蛟龙行动》却翻车了,与《封神2》的烂不同,对于《蛟龙行动》,网友们甚至都懒得讨论,这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才是一次更致命的打击。

01

团队英雄主义

中国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强调团队的力量,而非像欧美超级英雄电影那样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看完《蛟龙行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记不住任何角色的名字,也对不上演员和角色的脸。

本来每个角色的镜头展示就很少,再加上他们又都全副武装,鬼能记得住他们谁是谁啊?

但是有一个人的表现却很突出——王俊凯。

王俊凯饰演的曹弘浪是一个声呐兵,被团队称为“金耳朵”,他能够靠声音辨别声纳发射的位置形态,甚至可以辨别游过来的鲸鱼有几条,是大的还是小的。

一般这种战争片,在突出主人公的时候往往需要展现技能,比如《红海行动》里的黄景瑜是狙击手,电影就通过一些镜头和情节展现了他卓越的狙击能力,多次在关键时刻精准击毙敌人,保护队友。

还有《八佰》中王千源饰演的羊拐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擅长使用各种武器,并且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生存能力和战斗技巧。

但是在《蛟龙行动》里,除了王俊凯这个角色,我完全不知道其他角色的特长是什么。

在军舰上,如果张涵予饰演的舰长是一个指挥很有才能的人,那么旁边的李晨是干嘛的?他好像一直在重复舰长的指令。

或许导演认为有了第一部《红海行动》,电影中的很多人就不需要铺垫了,比如佟莉、徐宏(杜江 饰)都是上一部出现的人物。

可是时隔七年,谁还能记得住上一部讲的啥?在这一部的开头,如果加上一些回顾,或者再强调一下他们的技能会更好。

然而,佟莉的牺牲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完全没展现她是一个神枪手,最后的闪回只是回顾了一下她的战友牺牲时,她说吃块糖就不疼了。

徐宏的战斗力也没有显现出来,只是一直活在阴影里,使他的决策变得保守。而在黄轩饰演的孟闯的鼓励下,他又重新进行了大胆的决定。

所以说,整部影片里并没有突出中国海军士兵的个性,也没有觉得有多“牛”。

唯一让我觉得有些印象的就是孟闯和韩骁这对兄弟。他们有一个前史就是孟闯的父亲曾经失手杀了自己的队友,也就是韩骁的父亲,后来把韩骁抚养长大。

后面韩骁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就离家出走了,等再次回来变成了优秀海军,和孟闯在一起行动。

到了结尾的时候,韩骁被敌人打晕了,醒来以后自己还在战斗就一刀捅进了救自己的孟闯身上。

这一部分其实我能理解导演怎么想的,就是两个人扯平了。然而……发生在中国海军的身上合适吗?不觉得很蠢吗?

在战斗中都自己打自己人,怪不得这场行动伤亡惨重……

02

军事题材切忌杜撰

回顾一下目前我们看过的军事题材的影视剧,不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就是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

现代军事题材影视剧比较少,《红海行动》算一个,而且也是根据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改编。

在“也门撤侨”事件中,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奉命前往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的任务,成功保护了571名中国公民和其他国家的侨民。

有真实事件作为依托,编剧写剧本就不会太飞,而电影《蛟龙行动》却是完全胡编乱造的,电影开头写的是“未来,某天”,也就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全靠编剧脑洞的电影,挺大胆的。

电影中的“蛟龙突击队”是真的有,就是中国海军特种作战部队,但是“蛟龙行动”是编的。

既然这部电影这么烂,排片率、上座率也都是春节档最低的,想必你们都不想去看了,那不妨我在文中稍微剧透一下~如果还想去看的,可以不看后面的文字了。

“蛟龙行动”主要指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与核潜艇“龙鲸号”协同作战,执行的一项针对深海危机的军事行动。

影片讲述了未来某日,中国海军截获情报,发现一艘超级潜艇密谋针对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绝密军事计划。为了应对这一威胁,中国海军派出“龙鲸号”潜艇与蛟龙小队,深入海底战场,与敌方展开惊心动魄的深海对决。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想要破坏亚太地区的生态平衡,所以用一堆核弹引爆引发海底海啸,伪装成自然灾害。

发现没有?春节档5部电影,除了《射雕》都在“反美”……

而《蛟龙行动》讲的还是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这样往美国身上“泼脏水”有点牵强,不知道这部电影被老美看到会如何。

但是既然把敌人设定在美利坚就设定彻底,还设计了美国人内斗,舰艇内自己发动了战争,中国海军行动到一半去救人了,然后获得了美国人的阴谋。

电影前一个小时还没有进入正题,都没获得情报,只是发现附近海域有美国舰艇,就出动了那么多海军部队展开“蛟龙行动”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感觉从剧作上来说,也应该调整一个顺序,让整个结构更清晰一些。

03

未来感科幻片

听说,《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之后,还有一部《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上映,就是蹭热度的假电影。海报也是学习彩条屋风格的,所以很多观众都被骗了。

还有观众说,第一次见到一部电影2比1差这么多的。

可不?还真有!

《蛟龙行动》和《红海行动》相比,就像是在蹭热度的,除了延续了上一部的几个角色之外,故事也大相径庭。

《红海行动》还是一个踏踏实实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到了《蛟龙行动》就变成了未来感科幻片。

刚开始孟闯带着部队前往被劫持的钻井平台时,直接背着喷气飞行背包掠过海面。这个场景就奠定了科技感的基调。

虽然喷气飞行背包并不是完全虚构的,但目前还在实验阶段,没有完全普及应用。总之,和电影里的酷炫场景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电影将其呈现了出来,其实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现代科技的发展。

毕竟在上个世纪欧美科幻片中,这样的现象也很常见。比如《黑客帝国》描绘了一个由人工智能控制的虚拟现实世界,人类的意识被接入一个名为“矩阵”的虚拟系统中。而这个设定实际上给现实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Oculus Rift等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游戏和教育领域,能够提供沉浸式的虚拟体验。

那么《蛟龙行动》的脑洞也还行,没有完全脱离现实,只是把现实已有的军事科技进行了美化。

美国战舰里的机械狗也是虚构的,进一步展现了我们与欧美技术的悬殊。美国都已经在用机器人打仗了,而我们却还是人肉和机械相拼,最后人类打败了机械狗,这已经很魔幻了。

另外,超空泡鱼雷、深海潜航器等实验性武器也是杜撰的,虽然在现实中存在相关技术研究,但在实际军事应用中尚未完全成熟。

可能林超贤导演就是想给大家营造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极具科幻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电影,却没想到观众没有买账。

实际上,如果要拍摄一部超级科幻军事片,应该脱离第一部《红海行动》,而不要迷惑观众,好像这些军事武器我们已经成熟了,毕竟电影中的人并没有明显的变老,或者世界观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而如若想要营造一种科技感,更应该展现我军实力,并不是如此被欧美吊打,对方都已经内讧了,还让我们得到了关键性情报,我们还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做好充足准备。

看完电影之后,有些观众遗憾:中国海军可能还是不行……

这难道就是电影想要表达的吗?

怪不得官方没有任何推崇这部电影的意思,到底还是拍砸了。

要我说,这种展现大国力量的电影还是要交给中国内地团队来拍,而不是彻底放权给香港和马来西亚人,他们懂个屁!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