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破百亿!可却人人皆哭,《哪吒2》崛起究竟是福是祸?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06:33 1

摘要:上一年2024年,这个数为80亿虽也刷新了新了纪录,但业内业外都表示这是因为三年疫情刚解禁出现的影视井喷,而且2024年的春节档还是史无前例的八天。

文/景然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正是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2025年2月4日晚零点,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达到了96亿,离百只差一口气。

虽然5日上午就破百亿,可是对于七天的春节档仍然有些小遗憾,不过即便如此,春节档票房新纪录也随之再次产刷新。

上一年2024年,这个数为80亿虽也刷新了新了纪录,但业内业外都表示这是因为三年疫情刚解禁出现的影视井喷,而且2024年的春节档还是史无前例的八天。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是67亿,2022年这个数字为60亿,2019年是59亿。

因此这次春节档的强势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一次春节档的火爆也一下子活了不少商场里的影院,这似乎是预示着影视界的大回春,是一次影视界的大丰收。

然而春节档的参赛选手们除了一家之外,恐怕全都笑不出来,甚至大多数都是哭脸愁容。

因为春节档的大燃之势几乎都是由一部作品一手造就,《魔童之哪吒闹海》以封神帝皇之资虎踞龙盘,俯视整个春节档。

可以说小哪咤是从剧里直接“大闹”到了现实,票房七天破五十亿,日日逆跌,单日票房已超过后者全部日增票房之总和,真就以摧枯拉朽之势独据鳌头。

因此春节档总票房看似是影视圈的大红火,可喜可贺,可是这似乎确实只是一家的可喜可贺,对于其他作品而言这个春节格外的寒冷。

要知道对春节档电影的预估没有任何人敢想会是这样一个局面。

《哪吒2》《唐探4》《封神2》《蛟龙行动》都属于系列口碑续作,而且全都大制作,唯一勉强算是新作的《射雕》是大IP又有大流量艺人以及老牌口碑导演,而且预售极其惊人。

所以哪怕业内人最胆大的预估也是至少三家能分庭抗争,其他家也能分些肉尝一尝。

可谁料仅仅两天时间《哪吒》就一枝独秀直冲云霄,除了唐探还能摸上点边,其他作品简直如云泥之别,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和理解事。

要知道往常无论多好多卖座的影片都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最凶狠也莫过两分天下,而底下多少也没有太过于惊人的差距。

比如2024年春节档《热辣滚烫》‌票房27.24亿,《飞驰人生2》‌票房24.04亿,《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13.92亿,《第二十条》‌票房13.42亿。

2023年票房《满江红》26.92亿,《流浪地球2》22.28亿,《熊出没》7亿,《无名》5亿。

2022年《长津湖之水门桥》25.28亿,《这个杀手不太冷静》13.89亿,《奇迹笨小孩》6.4亿,《熊出没》5.6亿,《四海》4.7亿。

2021年是唐探3的36亿和李焕英的29亿,《刺杀小说家》5.6亿,《熊出没》4亿……

从这就能看出春季档一直是这般,赢家虽有但是多少都是几家分吃,所以想必春节档的几位大片导演也没想过自己花费高昂巨资的大制作会挨个成为春节档的一缕青烟。

2025年“魔童哪吒”整盘通杀,除了唐探保留了些颜面,其他可以说是一片狼藉,除了熊熊一直保持超然稳步向前,其他可谓盘大赔大,大制作开头哪知收本都困难。

因此看起来春节档热的一塌糊涂,可是这热却只属于哪吒,而且在一片6分当中口碑8.5的优异口碑,可谓文艺商业全占,春节档这块蛋糕似乎做大了,结果却只是一人份。

这说明其实不是盘子大了,而是大众更慎重了,因为经济下行的问题,大众对于影视也开始避免“走弯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春节档的多选变成了单选,只有一部电影,选哪个?当然是口碑电影。

以魔童杀局开路,倒逼行业进步,这似乎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好事,这会督促各类作品进行反思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让很多大制作望而却步,亦或者开始专注研究哪吒爆款密码。

以《封神2》《蛟龙》和《射雕》为例

《封神2》投资六个亿,《射雕》投资四个亿,《蛟龙行动》投资十个亿,按照成本计算,蛟龙绝对是大亏特亏,封神是一般亏,射雕是小亏,只是不管怎么算都是亏,在这一场血亏之后想必不少跃跃欲试的大制作都会收起小心思,开始谨慎思考。

小景上一篇文章就提到评分如果能分成两个部分就好了。

当下口碑以豆瓣为主的评分更集中在对剧情和精神内核上的要求,更看重作品的文艺性,豆瓣对于商业大片有苛刻的祛魅审视,在这种审视下小成本叙事作品很容易强于各类大片。

在豆瓣的评分体系里,一部手持摄影的北欧小众电影能凭借"存在主义表达"评分高达8.5分甚至更高,而投资数亿的科幻巨制一定会因为"文戏拖沓"或者剧情有误而被扣至6分,今年的春节档大片就是典型的例子。

比如《封神》比如《蛟龙》,特效没少折腾,演员也足够卖力,论苦工也下了不少,但是就是因为叙事不够理想于是堪堪六分出头,因此对于以评分论口碑来看,如果能分成特效和文艺两个部分会更公平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部片子失利的问题也不全是因为豆瓣评分,毕竟唐探分数也不高而且经常性不高,但是他的商业性就很好,因此这几位都有他们自己没法忽视的短板。

、《封神2》因为前作口碑极好,给予了观众极大的观影期待,而且还几乎是大家在泥泞中捧起的作品,因此续作的任何瑕疵都会变成几何倍的失望。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封神2就这样水灵灵的让观众失望了。

《封神2》殷郊特效没做好剧组得认,严格来说这部作品特效也就这一块做的让人懵一脸,其他做的都还可圈可点。

无论是魔将之战,十绝阵大斗还是真人PK单独拿出来也还可以,可是跟第一部挑起的期待和自身暴露的瑕疵比过后,期待变失望,随后怒气十倍返还。

对于封神失望又恰逢哪吒脱颖而出,这部作品就显得更加难以入目,最后也就仰仗着前作口碑积累的不少粉丝堪堪维持个略亏尽量保本。

说实话要是没有哪吒出世,封神跟同期沦为“难兄难弟”的作品比上一比还真的有望赚钱甚至小火一把。

说到这其他难兄难弟就不得不提居于《熊出没》身后的这两位《蛟龙行动》和《射雕英雄之侠之大者》。

这两位纯粹属于生不逢时,如果不在春节档,一个放在八一国庆,一个放在暑假寒假,那应该比现在要好些但是依然好的有限。

二、《蛟龙行动》是导演林超贤的大手笔,投资大场面宏大,动静大,纯军工成本也大,然而这一个整个剧组都认为诚意满满的剧却折戟沉沙垫了底。

要知道蛟龙的口碑前作《红海行动》2018年票房36亿,豆瓣评分8.2,可是这部剧豆瓣票房双沉底。

他的问题有部分和封神有相似之处,比如前作太优秀,续作剧本差点就让人成倍失望,可是蛟龙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时代不同了,属于赛道饱和。

他的前辈《红海行动》和《战狼》系列横空出世时这个类型片在市面上几乎是绝对的少数。

带着些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旋律局部战争大片,亮眼的特效和极其惊人的大尺度战场场面以及真实的钢铁洪流碰撞都是观众未曾见过的,所以乍一看到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精神感受都非常的享受。

可是在系列片逐渐增多尤其是长津湖击破峰顶后,这个系列的大动静就被大众看腻了,尤其是在剧本还一般的情况下,蛟龙折戟沉沙似乎就是一种必然。

钢铁洪流大片的爆红密码似乎已经过时了,同类型片自然会不受待见,而这也是小景为哪吒爆火略有担忧的原因。

三、同样另一个可怜的作品是预售第一的武侠大片《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这部作品在未上映三个月前小景就不看好了,因为这也是一个生不逢时片子。

武侠的时代随着金庸逝去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这是人力无法挽回的事,从武侠作品来看金古梁温之后再难有良品佳作。

前辈们已经写尽了江湖英雄气,也写尽了侠侣们的铁骨柔情诗,在写也已经无处下手,所以武侠作品多数情况下只能翻拍,可是翻拍就永远无法杜绝和前人的比较。

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先下一城,然后就是武侠作品是伴随着拳拳到肉的人-肉真功夫而成名。

对武侠喜爱的都是对功夫片饱有研究的一代人,而这代人根本无法接受用大量特效代替的动作表演。

要知道近代武侠电影最高票房保持者是拍摄于2011年的《龙门飞甲》5.39亿,这是武侠的余光,从这会开始无论徐克等武侠导演如何折腾,都难尽寸步,所以武侠的瓶颈到了谁来也没用。

肖战和他的粉丝让徐老怪享受了把预售期的快乐已经够可以了,路已尽时已去,无力回天,只能这样说。

综上所述要分得春节档这一杯羹其实很难,而且从过去影视来看,其实人人都在研究拆解并且复制所谓的爆款密码。

《唐探》火了系列就库库出到了4,《战狼》火了《红海行动》火了就一部大旋律一部钢铁巨制猛猛拍,反正只要看到了爆火密码就“敦敦”一顿复制。

其实爆款作品的基础就是调动观影者的情绪,让他们感动触动,让他们惊讶,从所谓的小品电影到特效大片本质都是这个模板。

要么炸眼球要么炸情绪,感动惊讶震撼,反正只要观众情绪动了,这部片子就稳住了,包括小哪咤也没例外,各种引发大众共情的角色,各类热血的场景画面,总之情绪是基础。

当然哪吒并不只是调动情绪其特效和剧情安排甚至内涵度也都属翘楚,他的伏笔,他的转折,他的深层次隐喻,哪吒能赢是绝对的赢之无愧。

可是影视圈哪吒只有一个,我们相信饺子有能力把下一部魔童还能做的更好,然而等待哪吒的日子里,三年五年十年,这段期间我们看什么?

所以这才是小景觉得哪吒通杀带来的问题,当特效大片和钢铁巨制都在小哪咤前折戟沉沙本都回不来后,他们还会继续拍这样的作品?还是开始模仿复刻?

毕竟是烧钱的活,为了挣钱,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赛道火了就一群人全都扎到里面,对于影视这块过去起码两三个赛道并驾齐驱,现在小哪咤一剑封喉,失败的创作者们是拾取信心再创佳作还是就此万道归一?

记得齐白石老先生说过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影视剧这次的沉戟事件就是告诉创作者们要学习哪吒的创作精神,不要侥幸不要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要以为一条路就可以走到头,不要过于模仿他人丢失了自己,一定要创新要敢于走出更新的路,只是或许这条路铺满荆棘但是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

蛟龙、封神和射雕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第一连自己前作都比不过的作品最好不要往外拿,第二过了时的作品得好好琢磨琢磨仔细想想,时不我待,该创新就得创新,而想复古就得按照古法来……

最后希望小哪咤给这个影视圈带来的鲶鱼效应是良性的,是能督促他们进步的,当然也希望观众们多多包容一些,毕竟百花齐放才是春,允许有牡丹玫瑰娇艳也应该允许含羞腊梅素雅……

来源:景然观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