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魔鬼导演”林超贤带来了《蛟龙行动》,中国首部核潜艇战争大片,挑战中国军事领域鲜少涉及的深海题材。只是7年之后,老对手、新对手都变强了,预售遥遥领先,春节档排片更有碾压的势头。
2018年春节档,一部没有大明星、主打硬核军事、缺少合家欢元素的《红海行动》逆袭唐探、捉妖记等一众IP,杀出一条血路,并以36.5亿的票房登顶。
今年,“魔鬼导演”林超贤带来了《蛟龙行动》,中国首部核潜艇战争大片,挑战中国军事领域鲜少涉及的深海题材。只是7年之后,老对手、新对手都变强了,预售遥遥领先,春节档排片更有碾压的势头。
《蛟龙行动》的观感可以浓缩成两个字“硬核”,各方面都玩到了极致。《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以蛟龙小队的陆战为主,更多强调团队配合,短兵相接的攻城略地。《蛟龙行动》则是潜艇战,士兵们要驾驶核潜艇这个大家伙,在深海和敌人玩猫鼠游戏,需要让观众真正明白潜艇如何运转,如何作战。
电影事无巨细地呈现了潜艇的一切,从潜艇的下潜、上浮,每一次转弯、迂回的动力转换,到战争中的声纳探测、眼花缭乱的鱼雷种类、水下探测器,甚至是战争后对潜艇的维修。进入潜艇有一个长镜头,一个小兵穿行于潜艇之中,生活区、指挥室、导弹舱、鱼雷舱、核反应堆舱、辅机舱,仿佛走入了一个钢铁迷宫,一个空间套一个空间,上下贯通,左右迂回,狭小的之处层层深入却别有洞天,真的叹为观止。
深海的潜艇战更强调智取,浩瀚的深海中,再大的潜艇也是沧海一簇,想要寻到敌方的踪迹,靠的就是声音,声纳就是深海世界的“顺风耳”,是潜艇的眼睛和耳朵。
《蛟龙行动》把声音玩到了极致,在潜艇的嘈杂中要捕捉声音的细微变换,在寂静的深海中要察觉到对手的排兵布阵。每一次条纹的波动、声纳的变换,甚至是海水的荡漾,都暗藏杀机,观众更是屏息凝神,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上,实在太紧张了。
这里不得不提,影片中王俊凯饰演的声纳兵,是一个极其出彩的角色,通过他的探测,甚至每一次表情的变换都决定着潜艇的生死,真的太紧张了!
林超贤的电影怎么少的了“虐演员”呢?肉眼可见“魔鬼林”更加疯狂,虽然是潜艇戏,但枪战肉搏一点不少,在影片后半部分蛟龙小队潜入敌方潜艇与基地,与龙鲸号潜艇对战双线并行,正式开始动作模式。
《蛟龙行动》刺激的是深海中的对打,深海中行走基本如太空漫步,水底造成的窒息感更是紧张感加倍。就如蛟龙小队第一次进入幽灵号,水中漂浮的断肢与血雾,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敌人,还有潜艇的狭窄时刻让人窒息,就是在这种极致的环境中还要枪战肉搏。
因为电影是近未来的设定,所以武器装备上可以更加大胆,在进入敌方基地后就出了一个机械狗,钢筋铁骨,炸弹炸不乱,子弹打不穿,被他瞄准分分钟取你性命,许多场景让我想到了《终结者》中的T800,不是一种刺激的情绪,而是恐惧。
《蛟龙行动》也有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也导致它的票房无法逆袭。
回看《红海行动》除了是动作爽片外,它有着真实的事件蓝本,就是也门撤侨,影片创作更是访问了众多当事人,在军事对战之下更多的是情感,有战友之情,也有海外侨胞对故土的思念。
《蛟龙行动》则不一样,它是一个完全架空的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片中杜江饰演的徐宏,蒋璐霞饰演的佟莉,都是《红海行动》中的人物,电影也多次闪回《红海行动》的片段,才能为这两个人物找到情感落点,从中也能看出影片在人物塑造上的不足。
《红海行动》两个机枪手佟莉和张天德,就奉献了一段动人的爱情,影片最后张天德被子弹击中面部,佟莉掏出张天德给她的糖,说“吃糖吃糖就不哭了”,当年在电影院这一幕让不少观众哇哇大哭,演员蒋璐霞也因此收获了不少粉丝,而到了《蛟龙行动》这样的感人瞬间一个都没有,整部电影看下来很爽、很燃,情感上会对中国军人有仰慕崇拜之情,但并不会感动与流泪,这一点在春节档并不讨喜。
另一个缺点就是反派的设定,《红海行动》中无论是索马里海盗,还是北非动荡的形势,还是华侨的撤离,都有现实依据,也是众所周知的新闻事件,片中的反派有强烈的现实动机。
《蛟龙行动》中反派的身份完全是模糊的,是某个国家的将军,也好像是国际恐怖分子,目的是引爆核弹制造亚太地球的生态灾难,但为什么要引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完全没有提及,这就导致反派走向脸谱化,结局也是草草收场。当然,这也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共通的问题,必须架空,没法像美国电影一样把反派塑造成苏联或者俄罗斯,让观众一下子心领神会。
春节档作为全年最重要的档期,合家欢属性很强,即便连《封神第二部》都要在宣传时突出“守护家园”“为西岐的百姓而战”这种slogan,《蛟龙行动》和春节真的八杆子打不着,在情感上也缺乏《红海行动》的感染力,吸引进电影院的大概率是直男观众,受众真的有限。
来源:迷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