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吒 2》后,我为啥不想教孩子做 “好人” 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4 17:24 1

摘要:大年初四,被粉丝 “安利” 得不行,我怀揣着半信半疑的心情迈进了电影院,准备会会《哪吒 2》。说实在的,续集这玩意儿,就像开盲盒,惊喜少惊吓多,毕竟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可是狠狠拿捏了 50 亿票房,这成绩,想超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大年初四,被粉丝 “安利” 得不行,我怀揣着半信半疑的心情迈进了电影院,准备会会《哪吒 2》。说实在的,续集这玩意儿,就像开盲盒,惊喜少惊吓多,毕竟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可是狠狠拿捏了 50 亿票房,这成绩,想超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但!两个小时过去,我直接被 “拿捏” 得死死的。这哪是普通电影,分明是电影界的 “神仙打架” 选手,妥妥的 9 分神作,放国际上那也是能 “杀” 出一条血路的存在。要是它票房突破 60 亿,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电影够牛,钱包绝对不 “含糊”,那些嚷嚷着电影寒冬的,估计得被打脸打得 “啪啪” 响。

好故事就像美食,都有自己的 “配方”,《哪吒 2》也不例外。可它厉害就厉害在,把这 “配方” 玩出了新花样,让人直呼 “好家伙”!

乍一看,这就是个典型的好莱坞英雄故事,哪吒为救敖丙,跑去参加仙界考试,一路过关斩将,目标是拿到玉液琼浆。按照这剧情走向,妥妥的热血爽片,孝顺的哪吒不想给家人添乱,在天庭立下 flag:“小爷就要当神仙”,谁看了不得以为会看到一个激情满满的追梦之旅?

结果呢,《哪吒 2》直接给观众来了个 “急转弯”。在闯关过程中,随着陈塘关被毁,哪吒逐渐看清了仙界的 “真面目”,原来那看似高大上的仙殿,背后全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哪是什么简单的成仙之路,分明是哪吒的 “觉醒大冒险”。

我对电影里的一个场景印象深刻:龙王一脸不屑地问:“你难道还想改变世界不成?” 哪吒沉默片刻,掷地有声地回了句:“我想试试”。就这一句,直接把电影从普通的英雄打怪升级,变成了对天庭体制的深度反思。

考试不再是简单的走过场,而成了哪吒认清世界的 “试炼场”;成仙也不再是单纯的目标,而是对整个价值体系的重新审视。本来以为是老掉牙的套路,结果处处充满惊喜,就像你吃惯了普通蛋糕,突然尝到一个内馅是榴莲的,那种意外的刺激,太上头了。

社会价值观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而在这种新旧交替、还没达成共识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引发共鸣。《哪吒 2》就像一个敏锐的 “社会观察者”,巧妙地抓住了当下最敏感的话题:好人坏人,是天生注定,还是另有原因?

在哪吒的世界里,秩序看似简单明了:仙人高高在上,是绝对的好人,妖魔则低人一等,生来就是坏人,就该被打压。申公豹考入阐教,那是全村的骄傲;东海龙王投降天庭,只为求个安稳。哪吒一开始也拼命想融入这个体系,努力当个社会认可的 “好人”。

可随着剧情推进,这个看似完美的秩序瞬间 “破防”。仙界为了修炼,居然把妖魔当成耗材;为了消除潜在威胁,不惜消灭龙族。所谓的规则,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阴谋”,打着 “天地有序” 的幌子,行着自私自利之事。

这设定为啥能戳中观众的心?因为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小时候,父母总是苦口婆心地教我们分辨好人坏人,可长大后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复杂得很,根本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谦逊、善良,要把友谊放在竞争前面,可这些规则到底是为了让社会更美好,还是某些人用来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

就像我,作为一个新手父母,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到底要不要给 6 岁的孩子灌输善恶的概念,让他们做个善良的人?难道要让他们先对世界充满美好的幻想,然后再被现实无情地打碎吗?

直到哪吒在电影里喊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我才明白,原来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哪吒 2》已经帮我给孩子补上了。在孩子总是追问 “这个人是好是坏” 的年纪,这部电影教会了他们最重要的一课:善恶对错,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由自己的内心决定。要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一切,别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在我看来,《哪吒 2》最打动我的,不是主角哪吒,而是申正道和申公豹这对父子,他们就像被命运玩弄的棋子,每一步都充满了无奈和挣扎。

先说申正道,他是哪吒考试时要收服的第三个妖怪。初见他时,他正在教一群渴望成仙的徒弟修行。看着徒弟们在河里的木桩上摇摇晃晃,他忍不住大声呵斥:“修仙修仙,修的就是精气神,觉得苦,觉得累?要恨就恨你们为什么生来就是妖怪,只有拼尽全力,才有机会逆天改命,得道成仙。” 这语气,像不像我们上学时,恨铁不成钢的老师?

当哪吒来挑战时,他展现出了高手的风范,点到为止,还不忘教育哪吒:“你看看你,时常熬夜,生活没规律,饮食不健康,连起码的自律都做不到,你也配修仙?” 这唠叨劲,是不是和家里的长辈一模一样?

最让人心疼的是,他满心以为仙界收编是好事,甚至自断一臂,安慰徒弟们不要难过,结果却被仙界无情地抛弃,还要置他于死地。最后,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残缺的身体保护儿子,那一刻,他不再是人人喊打的妖怪,而是一个平凡又伟大的父亲。

申公豹不愧是申正道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自律、强大和目标感,一心渴望进入仙界。他的一生,就像现实中无数 “小镇做题家” 的缩影:拼命努力,却始终无法冲破那层看不见的天花板。在父亲的期待下,他成为 “七山五林” 唯一的阐教弟子,全家的骄傲,弟弟的榜样。可费尽心思,最后也只是沦为阐教做脏活的 “工具人”。

当父亲断臂、弟弟惨死,凶手还是哪吒时,我们都以为他会被仇恨冲昏头脑,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反派。结果呢,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理智,查出真凶,甚至在危急时刻还不忘保护哪吒的父母。这种在命运暴击下的克制,比任何热血的打斗场面都更让人心疼。

我太爱申公豹这个角色了,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不是纯粹的坏人,他的身上有对自己的狠,有对他人的恨,更有对家人的爱。《哪吒 2》最牛的地方,就是把每个角色都塑造得有血有肉,让他们都有自己的光芒和阴影,这样真实的人物刻画,直接让电影从普通的爽文,上升到了封神的高度。

很多人都说,现在这个时代,再也出不了经典了。创作者要面对各种限制,就像戴着脚镣跳舞,怎么可能跳出优雅的舞步?观众又被短视频 “惯坏” 了,三分钟要一个爆点,五分钟要一个高潮,根本静不下心来欣赏那些细水长流的叙事。

没错,我们确实要面对审查的束缚,要应对注意力碎片化的难题,还要直面人工智能的冲击。但如果就因为这些困难,我们就放弃了,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讲述那些改变命运的故事?

总有人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但《哪吒 2》却告诉我们,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观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一个好故事。既然哪吒都敢向整个天庭说 “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向平庸低头?好故事就像星星之火,虽然一开始可能很微弱,但一旦燃烧起来,那燎原之势,谁也阻挡不了。希望每一个中国创作者都能像哪吒一样,喊出属于自己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创造出更多让人拍案叫绝的好作品。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