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盘点:有人失策有人失宠,哪吒又刷纪录,射雕敲响警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4 14:21 1

摘要:2024年,电影院线整体低迷,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数惨淡,一下回到了十年前。让人想不到的是,2025年刚开局,春节档就给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强心剂!

文 | 烤娱

2024年,电影院线整体低迷,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数惨淡,一下回到了十年前。让人想不到的是,2025年刚开局,春节档就给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强心剂!

值得欣喜的是,截至2月3日,2025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85亿,而且这一数据还在进一步增长。

今年的春节档共有6部大片参与混战,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蛟龙行动》,涵盖动漫、探案、神话、武侠、动作等类型,其中5部影片均为续作。

为了方便记忆,以下用《哪吒》《唐探》《封神》《熊出没》《射雕》《蛟龙行动》来代替上述6部影片全称。

本以为春节档会上演百花齐放的场面,没想到最后成了一枝独秀,而且3天就分出了胜负。

从票房成绩、网站评分、满意度调查等维度来看,《哪吒之魔童闹海》都是领跑者,是春节档票房和口碑之作,也是当之无愧的NO.1!

从票房上来看——《哪吒》累计票房41.93亿稳居第一,《唐探》21.01亿紧随其后,《封神》9.59亿排名第三,《射雕》5.77亿排在第四,《熊出没》4.76亿元排在第五,《蛟龙行动》2.55亿排名垫底。(注:数据截至2月3日)

从影片评分来看——《哪吒》8.5分遥遥领先,《熊出没》7.2分排名次之,接下来是6.5分的《唐探》和6.4分的《蛟龙行动》,6.1分的《封神》排名第五,《射雕》5.5分倒数第一。

从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哪吒》满意度87.3分,也是近两年春节档分数最高的影片。《熊出没》85.0分,《蛟龙行动》84.4分,《封神》84.2分,《射雕》82.9分,6部影片全都超过80分。

总的来说,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哪吒》狂刷纪录成为最大赢家,《封神》魔改惹众怒,《蛟龙行动》失策成炮灰,《唐探》按兵不动闷声把钱赚,《射雕》口碑不佳成反面教材!

01 《哪吒》

五年前,饺子执导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最终斩获50.35亿元的高票房。五年后,饺子带着精心打磨过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回归,再次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哪吒》大年初一公映后票房一路飙升,上映第6天票房达到8.32亿,且连续4天实现单日票房逆跌,这个数据也进入中国影史单日票房榜前二!

《哪吒》也在不断刷新中国电影的各项纪录,包括2025年全球票房冠军、2025年内地票房冠军、内地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2025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内地影视春节档观影人次和总场次冠军等。

《哪吒》专业平台预测总票房为72.4亿,这个数据也将超过《长津湖》,成为中国电影影史票房总榜第一名。目前来看,《哪吒》打破这个纪录只是时间的问题。

《哪吒》为什么能够在春节档一枝独秀呢?其实有以下3点原因,且缺一不可。

首先,片子本身质量过硬。主创团队沉淀多年,精心打磨每一帧画面和每一处细节,力求讲好故事的同时,主动追求创新。片子真正做到了尊重观众和艺术,那么观众也愿意通过票房来予以回馈。

其次,受众涵盖全年龄层。《哪吒》本身就是一部合家欢类型的电影,适合家长带着小朋友观看,有故事、有特效、有亲情、有搞笑、有隐喻,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通吃,大家都能从影片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情绪价值。

最后,同时期对手太拉胯。《哪吒》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除了自身质量过硬外,还因为同时期对手太菜。院线想抓着春节档赚钱,自然多给《哪吒》多排片,于是就出现了影院一天排了88场的场面。观众不想劣币驱逐良币,也选择走进电影院,用票房数据来为影片站队。

02 《唐探》

虽然票房和口碑不如《哪吒》那般抢眼,但《唐探》在春节档在第二名的位置里躺赢,同样分得市场一杯羹,生动诠释了什么叫“闷声发大财”。

《唐探》系列已经上线3部影片,已经积累了广泛的受众基础,所以即使第3部有差评,但不会影响整体的票房走势。

春节里观众都愿意去看喜剧电影,而《唐探》恰巧能满足这个诉求。第4部整体完成度很高,搞笑的氛围有了,周润发结尾一段长的英文台词尽显家国情怀,也给影片加了不少分。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看,春节档电影至少要看一部,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往往会看两部影片。《哪吒》目前是大部分人的首选,而剩余的5部影片,《唐探》内容、口碑更具优势,这也是它票房旱涝保收的原因之一。

03 《封神》

《封神》第一部火爆出圈,拿下26.36亿票房的同时,也让一大波演员上桌,群像塑造好,人人都有闪光点,积累了大量的自来水观众,很多人都在期待第二部上线。

这部分忠实影迷也是一把双刃剑,他们第一时间观看影片,也给出最真实的评价,吐槽声最大的也恰好是这一批人。《封神》第二部的质量严重下滑,这也直接导致了票房的惨淡收场。

目前来看,《封神》丢掉了前作很多宝贵的特质,暴露出的问题非常多,剧情的魔改、叙事节奏的怪异、不尽如人意的特效等等。观众爱之深责之切,纷纷喊话导演,希望第三部能做出积极应对。

04 《蛟龙行动》

《红海行动》当年在春节档口碑逆袭至第一名,拿下36.52亿的高票房。续作《蛟龙行动》全面升级,出品方本以为会继续收割票房,没想到被现实当头一棒。

作为出品人的于冬也是绷不住了,连发了两条“小作文”,批评给电影《蛟龙行动》打一星的全是黑水,恳求电影院增加排片。但这一操作适得其反,非但没有换来票房数据,反而引来网友的吐槽。

《蛟龙行动》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除了影片质量有待提升外,决策上的失误也是一大问题。

出品方对于影片没有好的预判,非要抢在春节档上映,结果影片的格调并不适配春节气氛,遇到了《哪吒》《唐探》等对手,直接就成了炮灰。如果《蛟龙行动》放到五一档、国庆档等档期来上映,可能票房还会有惊喜。

由于《蛟龙行动》预售票房不理想,出品方又搞了提前点映,结果就是对影片质量太过于乐观,第一波观看电影的观众丝毫不给面子,大家对影片的整体质量也并不买账,提前点映等于提前给观众避雷,直接影响了影片票房走势。

05 《射雕》

《射雕》的配置足够豪华,也是资本喜欢用的“大导演+流量明星+演技派”的模板,可惜这一套早就不起作用了,如今的观众学聪明了,只看电影的质量和口碑。

从剧本创作来看,武侠片本身改编难度就大,而金庸的作品往往更适合拍成连续剧。《射雕》在剧本内容呈现上就犯了错,要讲的内容多,但拍摄上又无法完美衔接,旁白加闪回给人一种看幻灯片的错觉。

肖战算是内娱顶流明星之一,拥有着数据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一点在电影《射雕》预售票房上就体现得格外明显,直接拿下了预售冠军。

但流量往往具有两面性,带给影片更多关注和话题的同时,也会把影片的缺点无限放大。肖战参与其中,自然也受到了更多的演技审判。

从各个网络平台的反馈来看,粉丝在努力为偶像宣传,但路人们往往不买账,反而对演员和影片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射雕》目前的票房不到6亿,但有33万人对影片进行了打分,其中21.5%的网友给出1星。对于这样的打分结果,粉丝们自然不认可,他们也提出质疑:春节档关注度最高,要么分低了,要么排片少了。

排片与票房、上座率挂钩,这个其实可以排除掉,如此看来,确实有一部分人没有观影就给出了差评。

不过从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射雕》和《哪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射雕》专业观众细分指标得分并不理想,除了传播方式外,其他的指标分数都没有达到80分。

有媒体指出,《射雕》里的流量可以是票房保证,也是口碑毒药。《射雕》票房和口碑整体低迷,成了春节档的反面教材,其实也给电影市场敲响了警钟。

流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锦上添花,用不好了也许会自掘坟墓。春节档最终靠的是路人盘,粉丝的摇旗呐喊只能提高声量,影片的质量才是票房取胜的关键。

对于2025春节档,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来源:烤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