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最佳,它凭什么?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4 10:31 1

摘要:六部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一马当先,自上映首日便稳居票房冠军,猫眼预测内地总票房67.27亿元,有望超越前作的50.35亿元。这意味着它将创下新的国产片影史票房纪录。

春节档最佳,它凭什么?

经过白热化的厮杀后,春节档票房之争已明朗。

六部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一马当先,自上映首日便稳居票房冠军,猫眼预测内地总票房67.27亿元,有望超越前作的50.35亿元。这意味着它将创下新的国产片影史票房纪录。不仅如此,其口碑也断层领先——豆瓣开分8.5,之后涨到8.6

凭借票房和口碑上的两组数据,《哪吒》系列成了当之无愧的“民选IP”。它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创作者的深思熟虑。与低龄向动画不同,该系列的基本盘是全年龄段观众,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受众——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群体最有发声热情和二创能力,同时也甘当“自来水”,将作品的口碑扩散出去。所以,《哪吒2》在创作上,也紧贴年轻群体的集体情绪,在内核上寻求与年轻群体的情感认同。

《哪吒2》故事本身并不新鲜,我们在《大护法》《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等很多国漫中能看到类似的表达,即反抗权威、反抗既有规则。不过,《哪吒2》在角色设定上“棋高一着”,片中的两个男主哪吒和敖丙都足够年轻,年轻意味着“不知天高地厚”、不愿墨守成规,这既能拓宽故事的叙事想象力,又能与当下的时代情绪贴合,使年轻人产生共鸣。在《哪吒1》中,本应是灵珠英雄转世的哪吒成了混世大魔王,但魔性却被父母感化,还与灵珠敖丙成为了挚友。天雷降世的那一天,哪吒拒不认命、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与敖丙合力扛下了天雷。

《哪吒2》的故事承接《哪吒1》继续讲述,天劫过后,哪吒和敖丙的肉身被毁,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为二人重塑肉身。但就在法术即将完成时,龙族大举入侵陈塘关,誓要为敖丙报仇。为了阻止父亲,敖丙的肉身再次被毁。于是,太乙真人灵机一动,让哪吒与敖丙的元魂暂用哪吒一个肉身。这一设定为《哪吒2》贡献了大量的笑点。被附身的哪吒,从性格到外形都很有反差感:被敖丙附身时,太乙真人称之为“正版哪吒”,其言行恭敬有礼,长相眉清目秀、武力值爆棚;被“打回原形”时,哪吒则回归常态,举止莽撞,面貌丑陋,武力值较低。哪吒必须通过玉虚宫的升仙考试、拿到玉虚宫的琼浆玉液才能修复七色宝莲,让敖丙重获肉身。为此,哪吒和太乙真人前往玉虚宫,开启了连续三关的降妖之旅,并因此陷入了更大的阴谋。

《哪吒2》非常巧妙地延续了前作的两大核心主旨:一是反抗权威、反抗父权;二是强调个体的精神力量,《哪吒1》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仙是魔我说了算”,《哪吒2》是“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相较《哪吒1》来说,这两大设定还有了进一步的升级——觉醒与反抗的人变得更多了。人、妖、魔、仙的世界观在《哪吒2》中进一步完整。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神仙居最上层,是规则的制定者,人、妖、魔都以得道修仙为最终目的。但事实证明,善与恶、对与错,并不与阶级、物种划等号。妖也有好妖,比如海夜叉作为一届小妖,不仅未危害人间,还在陈塘关危难之际出手相助;再比如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弟弟申小豹,都不曾为非作歹,只兢兢业业地想要修炼成仙。人人都想得道成仙,将位列仙班视作无上的荣耀和美好,殊不知,这不过是掉入了一种观念的陷阱。

相较哪吒、敖丙,他们的父辈大多选择了妥协,他们既是规则的拥护者,也是规则的既得利益者。李靖镇守陈塘关,他的大儿子和儿子都已成仙;东海龙王敖光为了保全龙族向仙界投降,将三大龙王与一众海妖困在锁妖阵中亲自镇压。哪吒与敖丙起初也选择了妥协。尤其是哪吒,为了成仙,他做了很多不愿做的事——降服土拨鼠、重伤申正道、降服石矶娘娘。在这期间,观众跟哪吒一起,有了很多困惑的线头:这些妖真的为非作歹了吗?他们被铲除的正当性是什么?这是不是仙界借机排除异己?这些困惑为后续的剧情反转埋下了伏笔,令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变得顺理成章。

哪吒经人提点勘破仙界罪恶,同时,前面漫长的妥协、压抑,也进一步激发了哪吒一行人反抗的爽感。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工整,情绪调动地都恰到好处。比较遗憾的是,哪吒、敖丙“合二为一”的设定在这里并未发挥更大的功效。闯关带来的不适和疑窦,并未激起哪吒与敖丙的丝毫怀疑。如果说个性粗莽的哪吒无法深入思考复杂的时局,那么个性内敛、敏感的被申公豹言传身教的敖丙,理应肩负起“最强大脑”的功效,对人情世故、善恶混度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可惜,附体哪吒的敖丙在这里却只发挥了“战斗工具人”的属性,并未展现太多的自主意识。

与《哪吒1》类似,《哪吒2》的故事也被鲜明地划分为两个部分,前面插科打诨、欢乐不断,后面爽感拉满,打戏与煽情齐飞。这种叙事模式,近些年被国内的许多商业大片采用,且屡试不爽,比如春节档的《唐探1900》,也在叙事节奏上主打“前松后紧”。但喜剧桥段过多,不免在其中参杂一些不合时宜的冒犯,比如哪吒踩破鹤童裙摆、往鹤童脸上喷尿等等。尽管如此,《哪吒2》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故事新编。它对哪吒精神的重新演绎,触及了当下年轻人拒绝焦虑、勇于反抗的集体情绪。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哪吒》系列的主角正是当下年轻人的“精神代言人”,诉说着属于年轻人的觉醒、成长、奋起和反抗。

来源:烂番茄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