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观察③:大银幕如何展现精气神?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4 08:35 1

摘要:今年春节档是国产电影IP锐意创新、工业化制作流程和特效技术进步的一次集中展现。数量众多的特效大片,在大银幕上浓墨重彩地书写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让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精彩的视觉盛宴,更能获得思想的启迪与情感的共鸣。

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

截至2月3日,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已经突破80亿元,创下新的历史纪录,为中国电影这一年的发展博了个“头彩”。

今年春节档是国产电影IP锐意创新、工业化制作流程和特效技术进步的一次集中展现。数量众多的特效大片,在大银幕上浓墨重彩地书写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让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精彩的视觉盛宴,更能获得思想的启迪与情感的共鸣。

精益求精挑战极限

洁白无瑕的玉虚宫、“万箭穿心”的哪吒和敖丙、气势恢宏的“洪流对战”……春节档已接近尾声,但《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不减。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玉虚宫。片方供图

与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相比,影片的时间长度增加到144分钟,角色数量是前作的三倍,为观众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故事线和角色关系。从亲情到成长,每一种情感都在不同的场景中交织,展现了哪吒等角色多个维度的蜕变。

故事体量全面升级,艺术创新的难度更大。本作中,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据悉,主创团队曾寄希望于找一些国际团队来帮助完成重点镜头,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前我们所仰望的大山,其实也是‘死磕’出来的。我们也有这个潜力可以慢慢‘死磕’,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国外先进的工业流程和技术,差距也在缩小。”正如导演饺子所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是不能外包的东西。”

大银幕中,众人联手奋力冲出天元鼎,哪吒“想试试”改变世界;大银幕外,主创团队孜孜以求,耐心打磨每一帧动画效果。戏里戏外两相映照,二者形成了奇妙的互文,让观众见证国漫在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中崛起。

喜剧背后以史为鉴

十年前,“唐探”系列首部影片上映。这个春节档,延续着“喜剧+探案”模式的《唐探1900》与观众相遇。此次故事发生在1900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而八国联军侵华、兴中会成立、排华法案等真实事件,则为影片增添了几分历史纵深感。

“我认为在电影中呈现那段历史,可以帮助今天的观众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导演陈思诚表示,电影是拍给当下观众看的,希望大家看完这部电影,想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回望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强烈感受到,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唯有自强,方能无畏。”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陈思诚以中国大戏院的内景为例说道,“影片中表演魔术的机关口都是切实可用的。我们追求视听的真实感,观众看到的影片效果,是无数个部门在细节上追求极致的集体创作成果,从中也能看出电影工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唐探1900》中的旧金山唐人街景象。片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将中医的“望闻问切”融入探案过程,使得古老的中医智慧与现代悬疑推理巧妙交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用在电影里的太少,其实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元素亟待开发利用。”陈思诚说。

多元呈现家国叙事

除了《哪吒》《唐探》之外,春节档的其他影片也通过多元、丰富的表现形式,或展现历史的底色、或生发未来的想象,在光影中描摹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肌理与精神脉络。

“适此乐土,我居我处。乐此乐土,我守我护……”一首《乐土》,歌词延续着《诗经》的文体,道尽了《封神2:战火西岐》中的家国情怀。影片通过对“西岐保卫战”的讲述,展现了西岐军民守护家园、守护信仰的过程,充满力量与勇气。

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讲述了郭靖面对家国做出重要抉择的过程。“武侠电影融合了中华武术、东方哲学和中国精神,绚烂多彩、蔚为大观。”电影总出品人傅若清表示,希望借电影向当下观众传递这种精神内涵。

《蛟龙行动》则将目光放到了海平面之下,聚焦深海军事战争,展现出中国海军科技强军的目标、守护万里海疆和万家灯火的职责、不被任何困难击垮的战斗力,在大银幕上为影迷呈现“走向深蓝”的梦想。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我们相信,春节档的好成绩正是吹向中国电影的“东风”。期待2025年的中国电影百花齐放,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给观众带来希望、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春节档观察①:“熟面孔”如何再讲好故事?

春节档观察②:“中国风”如何点燃新期待?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