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在特效制作方面受到了不少质疑。有观众认为,与前作相比,其特效质量有所下降,CG 效果显得粗糙,天界场景的贴图质量低劣,仿佛廉价游戏场景。神仙法术的效果也被指有“复制粘贴”之嫌,战斗场面更是被形容为“广场舞”,缺乏应有的震撼力。
近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上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部备受期待的影片在收获票房的同时,也陷入了诸多争议之中。
《封神:战火西岐》剧照
影片在特效制作方面受到了不少质疑。有观众认为,与前作相比,其特效质量有所下降,CG 效果显得粗糙,天界场景的贴图质量低劣,仿佛廉价游戏场景。神仙法术的效果也被指有“复制粘贴”之嫌,战斗场面更是被形容为“广场舞”,缺乏应有的震撼力。
在剧情逻辑与节奏上,《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同样饱受诟病。部分观众觉得故事叙述平淡,缺乏戏剧冲突,节奏拖沓,难以维持长时间的观影兴趣。剧情逻辑的混乱也让一些观众感到困惑,例如姬发在面对闻太师时刺与不刺的犹豫,被批评为“优柔寡断”“恋爱脑”,让人难以理解。
人物塑造方面,影片也引发了争议。一方面,有观众认为对元始天尊等角色的改编削弱了角色的神圣性,背离了原著精神;另一方面,一些新角色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处理也受到了批评,如殷郊法相被指过于抽象,邓婵玉与姬发的感情线被吐槽为“强行加戏”,显得突兀不自然。此外,影片对原著的改编方式也引发了忧虑,被指责对经典文本进行资本逻辑拆解、粗暴改写,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和情节紧凑,而忽视了原著中对人性、道德和命运的深刻探讨。
尽管争议不断,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美学上的探索和创新也不容忽视。影片在场景构建上延续了前作的精益求精,从恢弘壮丽的宫殿到幽暗神秘的地宫,每一帧画面都如精美画卷。战争场面运用大量 CGI 技术,呈现出了惊心动魄又不失美感的战斗场景。法术对决融入更多神话元素和创意想象,魔家四将的法器各具特色,展现了法术的威力和神秘。
色彩运用上,影片同样表现出色。色彩多变,如殷郊愤怒时的冷青色、篝火晚会的暖橙色等,通过不同色彩的交汇,营造出了多彩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为影片增添了情感氛围。人物造型方面,美术指导叶锦添表示,影片中每个人物都承载着独特的道德理念,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和艺术价值。邓婵玉的女将军形象又帅又飒,凸显了女性力量;殷郊的法相设计虽有争议,但也体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矛盾和情绪张力。
在叙事与情感表达上,《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西岐保卫战为主线,通过姜子牙、姬发等人的视角,展现了两大阵营的正邪交锋,同时深入挖掘人性,如纣王与妲己的微妙变化、邓婵玉与殷郊的相爱相杀等情感线,使影片在视觉效果之外更具触动人心的力量。
菟丝子认为,《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无疑是一部具有野心的作品,它试图在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上都给观众带来震撼。虽然影片在特效、剧情、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争议,但其在美学上的探索和创新也不容忽视。它将中国古代的神话与美学完美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封神世界。或许,这部电影并非完美无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产神话电影的发展,也为我们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瑕不掩瑜,《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依然值得一看。
来源:菟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