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归还骨肉的经典情节被重构,他确实失去了肉身,但在这个过程中,哪吒不仅没有削骨还父、割肉还母,影片还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亲子之间的和解。
开头说结论,《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春节档票房第一!
春节档断层第一,豆瓣8.6分。票房预测67亿,很有可能打破中国电影票房纪录。
截止发稿日,从票房到排片再到评分,哪吒之魔童闹海既叫好又叫座,已经完成了全方位的踩头。仅仅三天就让这个春节档的胜负变得毫无悬念。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饺子导演的《哪吒》(下面简称为“新哪吒”)是如何对传统哪吒形象进行颠覆的?
为什么这一版有点丑又有点邪气的哪吒会受那么多人的喜爱。
01 传统的哪吒形象
不少人心中哪吒的形象,是一个削骨还父、割肉还母,通过自我毁灭来实现自我觉醒的悲剧性角色。
然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归还骨肉的经典情节被重构,他确实失去了肉身,但在这个过程中,哪吒不仅没有削骨还父、割肉还母,影片还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亲子之间的和解。
不少朋友心心念念的决绝逆子哪吒形象,主要源自 1979 年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这一版电影在海内外都收获了极高评价,陪伴了许多人的童年。
《哪吒闹海》基本取材于《封神演义》的相关段落,但彻底改变了其中的社会结构和角色动机,将原本的暗黑故事改编成了英雄传奇。
在《哪吒闹海》的世界里,贪婪的神仙高高在上,人类饱受欺压,苦不堪言。这种邪恶的秩序纵容龙王吃人类的童男童女而不被惩处,可一旦有人伤害龙王,天庭绝对不会放过。
这种腐朽的秩序甚至渗透到家庭这一基本社会结构中,当家庭与这种腐朽秩序发生冲突时,也只能让步。别说老百姓要献出自己的儿女,即便是李靖这样有权有势的人,也保护不了自家孩子。
这一版本的哪吒,身份首先是百姓的保护者,其次才是李靖家的儿子。然而,这两种身份都被黑暗的环境所扭曲,李靖作为神仙在人间的盟友之一,自然也无法认同哪吒对这个环境的颠覆。
当哪吒得罪四海龙王时,李靖的第一反应是家长权威被挑战的愤怒,以及被龙王报复的恐惧,作为父亲的柔情一面,并没有在他的意识中第一时间占据上风。愤怒的李靖本要斩杀哪吒,但毕竟舐犊情深,最终还是下不去手。
因父亲挥剑相向而惊恐的哪吒,很快就明白了当下的利害关系。尽管他内心的担当和勇气,让他对龙王喊出 “一人做事一人当”,但他仍因自己作为正义伸张者、作为李靖之子的这两层身份,未得到父亲认同而悲痛万分。所以,他转过头对李靖说,要把骨肉还给他,不连累他。
此刻哪吒的心情,既有对李靖艰难处境的体谅,也有对天庭的控诉,更有对李靖不能作为父亲认同、尊重、包容自己的彻底失望。
哪吒自刎割断的,不仅是自己的血管,更是内心对过去亲情的依恋。在自刎以后,悲愤涌上哪吒的心头,象征着快乐童年和情感依恋的白鹭形象渐渐消逝。
复活后,师父太乙真人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长大了。” 通过精神上、情感上的 “自杀” 来换取心灵上的成长。
这种痛彻心扉的自我觉醒,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经典传说中都极为罕见。
也只有这种极其强烈的觉醒,才能对整部动画所铺垫的黑暗进行彻底的颠覆。哪吒的自我觉醒就这样浪漫地与 “扫黑除恶” 联系在了一起,成就了这一版哪吒经典的英雄形象。
他在自我觉醒时深沉悲愤的决绝,正是相当一部分人认定的哪吒之魂。这份灵魂有没有新哪吒丢弃呢?我觉得没有。
02 新版哪吒的塑造
新哪吒相对于旧版,最核心的改动就是李靖夫妻从老式家庭大家长,变成了愿意无条件奉献所有爱的理想父母。
新哪吒对父母的叛逆,只是因为不理解父母苦心而产生的。当一切误会解开,哪吒和父母之间便再无心结。所以,这一版的哪吒,其内心的成长并不是通过精神上斩断和亲人的联系来实现的。
这次负责叛逆的不再只有哪吒一个人,和哪吒一起叛逆的,还有他的爹娘以及他的挚友敖丙。
我们可以将《魔童降世》的故事内核理解为,《哪吒闹海》中原来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叛逆主题,被分散到了多个角色身上,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演绎。
新哪吒里的哪吒父母,根本不是传统家庭式的父母,相反,李靖和殷夫人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正是用无条件的爱,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程度,去爱一个注定无法实现传统家庭期望的怪胎哪吒。这对夫妻叛逆的是那种把孩子当做光宗耀祖工具的陈旧价值观,更用生命挡住了无数人的成见,担当起对哪吒的责任。
李靖夫妻的叛逆,不是冲冠一怒的少年意气,而是坚忍持久的成人担当。79 版哪吒的自刎固然痛彻心扉,19 版的李靖夫妇明知哪吒不久于世,仍然在陈塘关百姓和哪吒的双重不理解中拼命周旋,又何尝不是刻骨铭心的煎熬?
新哪吒中演绎孩子反抗家庭宗法角色的是敖丙。新版本的敖丙是一个典型生活在传统家庭观中的乖孩子,他在家庭当中的被认同是有条件的。他越是被龙王一族赋予复兴一族的高期待,其中无条件的亲情就越少。
他就好像是另一个 79 版哪吒,很难作为一个孩子而非一个工具被疼爱。敖丙的自我觉醒和哪吒一样,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回顾家庭的情感与决然为自己信念而活的力量,始终在他体内反复斗争。比如在剧情高潮,他一开始不忍为了家族利益杀无辜者,然后发现难以两全时又向无辜者痛下杀手,但最后为了拯救自己唯一的挚友,他又背叛了自己家族的期待,毅然以自杀的方式保住了哪吒的魂魄,在忠于内心信念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觉醒。
新哪吒里的哪吒对抗的是他内在的困境,他对自我生命的不认同。哪吒是一个特别矛盾的孩子,一开始他无法相信自己能够被家人和这个世界认同。得不到认同的哪吒不自觉地从 “我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改为 “我不需要别人”。“我不需要别人” 的表现就是做一个熊孩子,越是伤害别人,越能向自己强化 “我是不被需要的” 这个扭曲认知。
随着剧情发展,哪吒发现自己之所以不被认同,乃是因为自己是魔丸投胎,也就是说,这是命。陷入宿命论的他想放弃一切,但是剧情此时开始逆转,他一下子发现自己原来一直被父母无条件地深爱着。
于是哪吒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给我的道理。” 父母的这份无条件的爱,转化为哪吒抗衡自己内心扭曲力量的动力,打破了他对命运悲观的看法,使他有力量重返战场。
这样的哪吒才有力量向迷茫的敖丙喊出 “去你的鸟命”,成为一个身心健全、自我成就的个体。
03 总结
79 版的哪吒是一个内在精神力极其充沛的人,他有魄力做出大多数人无力做出的选择,他是一种道德模范一般的存在。
19 版的哪吒其内在有其脆弱性,有时需要被哄,有时需要被疼,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比起 79 版的哪吒,新版的哪吒更像我们普通人。
也许比起精神意志天生强大,有能力决绝抛弃一切的 79 版哪吒来说,19 版的哪吒很难为心存绝望的人们带来自强自立的精神力量。但诠释叛逆和自我觉醒的路径,并不只有这一种。
《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哪吒为自我觉醒这个主题提供了更多的理解角度。我想这一版的哪吒同样是一个足够打动人心的故事。
来源:书生讲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