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果然成为春节档最大笑话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04:15 1

摘要:按照金庸+徐克的组合,观众本该大部分是男性。但是,上映前猫眼、灯塔等平台的统计,想看的却80%都是女性。

《射雕》是一部很奇葩的电影。

按照金庸+徐克的组合,观众本该大部分是男性。但是,上映前猫眼、灯塔等平台的统计,想看的却80%都是女性。

原因很简单,主演是肖战。

倒也不是说,男性观众想要抵制这部电影,也不是说,他们跟流量“有你就没有我”。

实际上易烊千玺也算流量,但挡不住他演的片也有几十亿票房的;王一博也算流量,前年《无名》在《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的夹缝中也拿到了近10亿票房。

这跟男女对立没关系。男性观众并不会因为对流量明星无感就不去看他的电影,只要影片质量过关就行(成熟的女性观众也是如此)。

但是,他们大多都会因为肖战就不去看电影。因为,肖战在5年前的一系列负面新闻,已经把路人缘完全败坏。

在很多观众的潜意识里,肖战便等于割韭菜的代名词。以至于很多观众本来还因为情怀,以及金庸+徐克的号召力,想去看电影,但一看到肖战的名字,立马劝退。

有个群的男生想陪妈妈春节看电影,妈妈想看射雕,他说看到肖战主演就实在不想去了。

而如果再加上肖战粉丝在上映前的刷票行为,就更是加固了观众对肖战割韭菜的刻板印象,让路人观感极差。

所以,《射雕》可以说是纯而又纯的粉丝电影,纯到几乎就只有粉丝才会去看的地步。

这不是男女对立,而是电影观众与粉丝观众的对立。那么问题来了,肖战有男粉吗?

既然观众都能想明白这个道理,影院作为电影工业最重要的一环之一,当然就更加深谙此道了。

《射雕》在上映前预售票房3.53亿,比第二名的哪吒还多出一亿,称得上断档领先。但是,影院给它的排片却是所有电影最低的。

影院显然也知道,这种靠粉丝冲的票房,上映前有可能出现一定数量的退票,且很多取了票却不去看的,没法贡献爆米花、可乐的销售——这是电影院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只取票不看的行为,会造成影院人气不足,也不利于吸引路人盘。

反正,春节档有《哪吒》、《唐探1900》等多部前作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大制作,完全有能力消化排片。没必要放弃把握性更大的选项,去押宝《射雕》这种后劲不足的电影。

如果《射雕》上映后口碑良好,再增加排片也不迟。

但不出所料,《射雕》上映第一天,口碑就已崩坏,走势是最典型的粉丝电影,几乎全靠粉丝冲预售高开低走。

截至目前,《射雕》票房也只有5亿,而隔壁《哪吒》已经近20亿,唐探也破13亿。

你也可以感受到,很多路人观众听说这两部片质量不错,便放心地走进电影院,票房也因此蹭蹭涨;而《射雕》则因为验证了猜想,而陷入螺旋式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哪吒》排片已经接近四成,唐探也有27%,而《射雕》则降到6.6%。

毕竟,电影行业有明显的档期效应。去年春节档票房就占全年19%。而去年电影市场走冷,已经让行业感觉到危机。知名策划人谭飞就说,守住春节档,是一场事关中国电影的存亡之战。

电影院作为重资产行业,更是需要长线发展,作为行业的终端,相比其他行业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当然知道流量对于电影行业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就更别说在春节档这样搞了。

他们哪怕不知道自己错了,起码也知道自己快死了。

那么,为什么一部徐克执导的金庸剧,会选择肖战这么一个最典型的流量明星来主演呢?

要么是,主创团队本身对这部电影没太大信心,毕竟这么些年来,武侠电影其实已经明显走下坡路。

包括《九阳神功》、《乔峰传》评分都很低,全球票房也很惨淡,且没有在国内院线上映(这可能有疫情的原因)。刚刚上映的《笑傲江湖》,也没有在院线上映,而是在视频平台收费点播。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流量来演,虽然会阻挡金庸粉来看(这个盘子可能并不是很大),但有大量的流量粉来割韭菜。

如果后者数量大于前者,那选择流量作为突破口,就是更为经济的选择。

电影上映前,网友的火力也主要集中在肖战身上。上映后,观众发现肖战的表现如预期的差,但已经不是《射雕》最大的槽点,这部电影可以说全方位的烂。

没想到,肖战成了这部电影最大且为数不多的有吸引力的点。

既然如此,当初选择流量,便是最正确的选择。

而说到引流效果(割韭菜),谁又能比得上肖战呢?这可是在《光点》销售就被验证过的。

从结果来看,似乎确实如此。电影上映前,肖战粉丝就将预售冲到3.5亿,微博上有好多几千几千买票,甚至上万的截图都有,我个人看过最高的截图是23万。

只不过,《射雕》的成本大约五亿,要回本需有十几亿的票房,而光靠粉丝,想把票房冲到这个数字,可以说难于登天。毕竟,之前的粉丝电影的成绩,已经活生生地摆在眼前。

这种状况,对于徐克及肖战粉而言可能是一场悲剧,但却是电影市场,以及真正热爱电影行业的福音。

这说明,只要有好电影,哪怕是经济下行,观众也还是愿意买单。扰乱市场的行为可以分到一杯羹,最终还是会被市场的无形的手修正。

这也倒逼创作者提高质量留住观众,而不是用投机取巧的方式骗观众掏钱。

希望春节档不同影片的票房对比,会是2024年电影行业寒冬后,市场的重要转折点。

这也是观众用真金白银投票出来的成果。

来源:小鱼视频娱乐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