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寄了一整个春天》是一个不该送达的包裹,写满欲望、孤独、窥视、交易、背叛、救赎,最终飘散在风中,化作一场荒诞的雨。许澄和 Rachel,以贴身之物书写青春,以病态交易试探亲密,她们想要一点爱,却收到赤裸的凝视;想要一点自由,却撞上了规训的高墙。而偷窥她们的,是
当一条内裤成为快递,它寄往何方?当青春被折叠进密封袋,贴上了价格,它还能换回爱吗?
·
《寄了一整个春天》是一个不该送达的包裹,写满欲望、孤独、窥视、交易、背叛、救赎,最终飘散在风中,化作一场荒诞的雨。许澄和 Rachel,以贴身之物书写青春,以病态交易试探亲密,她们想要一点爱,却收到赤裸的凝视;想要一点自由,却撞上了规训的高墙。而偷窥她们的,是快递员,是教授,是我们所有坐在黑暗中观影的“旁观者”。
·
叶钰瀛的这部作品,不是《过春天》的姐妹篇,不是《少年的你》的遗珠,更不是某种社会现象的轻盈投影,而是一道被撕开的青春伤口。它不止关乎禁忌交易,而是关于“青春如何被赋值”,关于“少女如何在缺陷与成长的夹缝中寻找自我”。只是,这场春天的寄送,最终是温柔地落地,还是被现实撕成碎片?
许澄,一个天生口吃、不善言辞的女高中生,在同龄人眼中是乖巧隐忍的模范生。青春是秘密的温床,而《寄了一整个春天》用一场看似荒诞、却残酷真实的禁忌交易,将少女的叛逆与渴望直白地摊开在观众面前。
然而在她的房间深处,却藏着一条通往成人世界的暗道——她与好友 Rachel 在网上经营二手内裤生意,试图通过这场交易理解爱情、探寻自我。然而,这不是一场单纯的金钱买卖,而是少女在成长过程中一次迷失的冲撞。
《寄了一整个春天》带有某种亚文化色彩,故事的设定本身便极具争议,但导演叶钰瀛并未刻意耸动,而是选择用极其平静的镜头语言,将少女的欲望、痛苦与困惑呈现得不动声色。在这场交易中,许澄与 Rachel 逐渐偏离了起初的游戏规则,而当禁忌的边界被不断拓展,现实的惩罚也随之降临。
影片的情感主线围绕三种关系展开:许澄与 Rachel 的破裂友情,许澄与教授买家的畸形爱情,以及许澄与快递员之间微妙的救赎关系。
许澄与 Rachel 曾是彼此最亲密的朋友,但在这场交易中,她们逐渐生出嫌隙,羡慕、嫉妒、背叛让这段关系充满了火药味。影片最具戏剧张力的一幕,是Rachel冷冷地对许澄说:“我从来没有开心过。我恨死你了。”这不仅是少女之间情感破裂的呐喊,更是青春期对于身份认同的自我拷问。
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对标《过春天》,“卖原味”对标“走水货”,“孙阳阿豪”分裂成“快递员/教授”,同样是一对好姊妹,也同样是为男人分裂的姊妹情。
最令人争议的,或许是快递男的设定。作为窥探者,他原本应是一个更具道德瑕疵的存在,但导演却将其塑造成许澄的“救赎者”。对其不当行为,许澄更是平白无故地接受了。
他无意间窥探了许澄的秘密,却成为唯一一个试图理解她的人。然而,这个人物设定却有着《消失的情人节》般的不适,私拆包裹的行为本身就不值得正面书写,更不该被赋予英雄化的意义。快递男的出现,到底是另一种形式的窥淫,还是一种异化的关怀?
影片的高潮以一场“雨”收尾,这是整部电影最具争议的场面。学校里的严苛管理、教导主任“为你们好”的说教——主创们大概想表达:禁欲式管理禁不住人性,只会逼出更反叛的行为。另一种层面来看,也正正是严苛管理存在,才有了禁和忌。
这种争议也许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它不试图迎合所有观众的情感认同,而是毫不妥协地呈现青春的荒诞、孤独与歧途。导演在映后交流中表示,她希望这部电影能让观众感到“轻松愉快”,但电影内容证明,影片所带来的,更多是震动,但很难说是“轻松愉快”。
《寄了一整个春天》的核心,是对青春期情感的探索,是对缺陷的挣扎。少女们在规则的夹缝中试探禁忌,试图在一个不属于她们的世界里寻找认同。然而,爱情、友情、学校规训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当秘密被揭露,当所有禁忌都被暴露在阳光下,她们又该如何面对真实的自我?
《寄了一整个春天》像是一种“漂浮的青春叙事”,它并未真正扎根于现实,反而更接近一种电影化的幻想。许澄的“反叛”似乎并不真正在意规则的存在,而是更像是在“作戏”,她不缺钱,只缺爱——她在挑战,但挑战的对象跟她的家庭背景一样,始终是模糊的;她在抗争,但抗争的代价却总是被刻意轻描淡写。
影片的确在多个层面触及了关于成长、隐私、窥视与规训的问题,但它最终的落点却显得过于轻盈。导演试图将其塑造成一部“令人放松”的青春电影,但这个故事真的适合“轻松”吗?
当许澄的秘密被暴露,电影似乎没有给予她真正的痛苦,也没有让她面对真正的选择,而是用一场“美学化的释放”来消解她的愤怒与困境。这种处理方式让不少观众感到割裂,甚至觉得导演是在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少女们的经历,而不是与她们并肩作战。
《寄了一整个春天》是一个带着瑕疵的实验,它在尝试用新鲜的方式书写青春,但它的叙事却充满矛盾——它既想要表达少女的困境,又不愿承担真正的沉重;它既触碰了社会议题,却又用轻盈的方式去消解它们。
最终,它留下的不是少女的呐喊,而是一场半空中的遐想。而这场遐想,到底是许澄的幻想,还是导演的呢?
来源:离不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