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截至2月2日晚21时,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已超73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后称《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后称《封神2》)分列档期票房前三名。
最强春节档,真的来了。
来自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截至2月2日晚21时,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已超73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后称《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后称《封神2》)分列档期票房前三名。
今年6部厮杀的春节档电影,不论最终票房冠军落于谁家,封神榜这个IP,都能是最大受益者:《封神2》和《哪吒2》两部大片均脱胎于此,又从中挖掘出新的空间和血肉。
为什么是封神榜?回头看,封神榜系列本就是个IP开发的富矿:《封神演义》构建了涵盖365位主要角色的庞杂神话体系,网状叙事结构为系列化开发提供了合适的原初土壤,允许创作者从任一角色切入延展故事,各路矛盾冲突大有可为。而当下的诸多创作,则在经典形象之外,开发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展现更多元的生机活力。
市场的嗅觉最为真实敏锐。某种程度上,对封神榜系列的诸多重构,反映了一种新的取向和期待:当新一代青年人厌倦了始终处于西方文艺创作里的“他者”,更贴近国人文化基因的传统文化故事里,能否开拓出更符合当下青年精神需要、属于“我们”的新作品?
不难看出,这些新构的人物形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着当下青年人的心声:《封神2》中戏份亮眼的邓婵玉将军,以过去鲜有展现的果决女将形象,展现刚柔兼济的女性力量;重构了“魔丸”“灵珠”的《哪吒2》,也继续新解东海龙族和申公豹的故事,进一步强化自我身份抉择的命题。
在这一过程中,能否从传统故事的人物原型中找寻到当下的千千万万个“我们”,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过去戏文话本里少有人深度挖掘的邓婵玉,如今也能在殷商西岐的博弈中找到一席之地;而原本是奸邪代表的申公豹,也可以在哪吒故事里,成为“全村希望”的代表,激起不少游子的共鸣。传统文化故事里留有的丰富空间,正是激活这部分想象,植入新时代共鸣的宽阔舞台。
当然,对传统故事改编的争议一直存在。是“胡说”还是“戏说”“新说”,有时候正是要看它能不能激起当下绝大多数人的共鸣。正如诸多演义也是在数百年流传中不断修正、不断演化,当下的新说新构,正是千千万万个“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应。找到那些可以承载时代精神的人物,正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一次同频共振。
在首个非遗春节,能在春节档看到这样的活水,无疑令人惊喜,也令人期待。传统文化的宝库一直打开着,当数千年前的英雄史诗碰撞当下的凡人歌,触动的将是每一个在时代中期待共鸣与回响的普通人。(林子璐)
来源:小爱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