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后的几个没想到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3 07:12 1

摘要:没想到,一部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会在语言细节上这么下功夫。会让郭靖见了蒙古人说蒙语。说蒙语就说蒙语吧,蒙语汉语间杂,看着演员们在两种语言间切换,我都替他们觉得别扭——既然荧屏前大都是汉人,说汉语普通话有什么不对呢?《射雕英雄传》又不是历史,大段大段地让演员说蒙

看了徐克导演的《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有好几个没想到:

没想到,风车、石头记号、桃花酒焖鸡成了高德导航一样的存在,无论大漠还是中原,茫茫人海中都能让失散的郭靖黄蓉,心有灵犀,彼此遇见。

没想到,一部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会在语言细节上这么下功夫。会让郭靖见了蒙古人说蒙语。说蒙语就说蒙语吧,蒙语汉语间杂,看着演员们在两种语言间切换,我都替他们觉得别扭——既然荧屏前大都是汉人,说汉语普通话有什么不对呢?《射雕英雄传》又不是历史,大段大段地让演员说蒙语真的有种违和感。

没想到,一部电影,史诗性的内容,会通过意识流来体现。黄蓉郭靖初识相知,郭靖向洪七公学功,郭靖跟欧阳锋交手,许多在书中重要的桥段,通过人物回忆,通过内心独白,通过人物对话,时空交错,叙事线索时断时续,完整的情节就这样被割裂得七零八落,又企图缝补、拼凑,妄图还原情节的大致轮廓。

没想到一部电影,两个多小时,有些原著中的人物只有人名,没有人物形象,黄药师、王重阳;有些人物没有人物性格,只有大致轮廓,没有细节,南帝、北丐,点到为止,书中宗师一般的存在,导演却给他们的镜头却是那样吝啬;有些人物,原著中举足轻重,电影里没有位置,杨康,欧阳克,老顽童……

没想到编剧还能想到索命环一样的东西,可是几乎没有威力,华筝用一把小刀、一点酒、一个吸管就轻松搞定。看这个片段的时候,我想到了拆弹部队。

没想到导演会给华筝那么多的戏份。华筝即使是蒙古人,没有接受过孔夫子儒学上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教育,可人家好歹还是高贵的公主。即使见了郭靖激动不已,可也不会在郭靖亡父灵位前面,在郭靖母亲还在现场的情况下,抱着郭靖不放,薅也薅不下来,疯狂地秀恩爱吧。

没想到黄蓉华筝这一对情敌之间矛盾冲突会成亮点。华筝对黄蓉莫名其妙地恨,要到中原手刃仇人,没料到阴差阳错,不仅救了仇人,还留他在身边,只是人在对面若不相识。黄蓉打狗棒不是中原锄奸,不是边关杀敌,却用来敲打情敌。

没想到,在八三版《射雕英雄传》中,灵智上人叫了一句“欧阳锋”便被后者痛揍,霸气威武、不可一世的武林至尊欧阳锋,到了电影里却被他们称呼作“老大”,硬生生蜕变为黑社会头目。

没想到,郭靖在蒙古大军面前展示自己的中原武功,不是刀枪剑戟,不是南拳北腿,飞沙走石,腾云驾雾,电闪雷鸣,人人避之不及的火,被他舞弄得出神入化,这是练武还是玩魔术、变戏法。这是为肖战量身打造的古装仙侠剧吗?

想不到,欧阳锋不在华山论剑中发疯、逞英雄,在蒙古大宋两军对垒之时,居然歪打正着,起到了保卫边关、阻止侵略的作用,无怪乎自诩中原战神了。

想不到,导演还是对《射雕英雄传》原著金庸表达的历史观高度认可。一场战争,两三个人就阻止了,一触即发的战争,几十万的生灵涂炭,最后集中在郭靖欧阳锋的武力值比拼上。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主旨呼之欲出。可是以一己之力阻止战争,是不是螳臂当车一般自不量力呢?郭靖那样的大侠亦复不少,可是阻挡蒙古铁骑进军中原,阻止他们建立元朝了吗?

一部电影,爱情、爱国、江湖恩怨、国家民族大义,许多元素都要涉猎,什么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里面有那么多《射雕英雄传》中耳熟能详的人名,但是唯独没有让人刻骨铭心的荧幕形象。里边只是借用了《射雕英雄传》的书名,情节删除得伤筋动骨了,又增补得莫名其妙,出奇离谱。一开始也许是 83 版《射雕英雄传》珠玉在前,我害怕电影是一颗不用尝,一闻就知道的臭鸡蛋。现在看了,真是没啥可说的。改编得太离谱了。这样的改编系列,一部就够砸锅了,我真怕他们再拍出什么《射雕英雄传之南帝北丐》《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等一系列戏说射雕的系列电影来。

来源:过河小卒2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