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赛程过半,本就不咋焦灼的局势也再明朗不过。含预售的总票房已经破50亿大关,《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票房26亿+、口碑8.6成为双料第一。接下来是《唐探1900》(6.6、16亿+)>《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6.3,8亿+)>《射雕英雄传》(无开分,5亿+)>
作者 / 西贝偏北
运营 / 狮子座
春节档的打响,沉寂半年的影院可算迎来了泼天富贵。
随着赛程过半,本就不咋焦灼的局势也再明朗不过。含预售的总票房已经破50亿大关,《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票房26亿+、口碑8.6成为双料第一。接下来是《唐探1900》(6.6、16亿+)>《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6.3,8亿+)>《射雕英雄传》(无开分,5亿+)>《熊出没·重启未来》(7.5,3亿+)>《蛟龙行动》(6.6,2亿+)。
这几天的围绕春节档的乐子也是不少。
《蛟龙行动》开分且票房垫底后,博纳老总于东在朋友圈发文:有黑幕,《蛟龙行动》成为豆瓣粉黑大战的牺牲品。
并在路演中表示,豆瓣上给他1星的都是黑水。
万年春节档老二的陈思诚继续快乐发大财,《唐探1900》的排片近27%,仅次于《哪吒2》,甚至院线排片拉出了excel表,都给陈总未来的规划安排得明明白白,算算这排期,一年一部也得到2033年了。
然后趁路演阴阳了一把阿里影业的总裁李捷。“感谢阿里《唐探2》和《唐探3》都跟我们战斗在一起,虽然这次他走到了《封神》那一边。”你品,你细品那个茶味四溢。
而排片从前几日的25%飞升至44%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被部分网友反向提议撤档,给其他电影一条活路。
《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在微博上成为了它的自来水,发长文称赞(怀疑他想让饺子的团队给他做动画)。
显而易见的是,春节档的口碑票房基本成正相关。《射雕》也在票房争霸中黯然失色。也只有《射雕》还没开分。不开分,也是一种保护。
其中,卡在中间的《封神2》是续集电影里口碑上扑得最惨的,也是kk觉得最可惜的。《哪吒2》比第一部甚至还高0.2分,《唐探1900》凭借陈思诚出色的类型把控,甚至成了今年春节档难得不让人昏昏欲睡的大片(且有5.5的《唐探3》托底,怎么拍都是进步)。
《封神2》作为一部系列套拍电影,档期调整、工期延长、特效升级的情况下,口碑从第一部的7.7跌到6.3快不及格,从成果上看完全不冤枉。
冲着《封神1》和宣发去看《封神2》的观众主要看得是三点:邓婵玉、战斗特效、史诗故事。而这三点分别对应的编导在性别叙事方面的时代考量,作为工业大片的特效呈现,和架构魔幻题材大作“起承转合”中“承”的能力。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性别意识浮于表面,压不住的爹味就像被申公豹召唤出的阴兵,从四面八方渗透出来;特效五毛都算多了,更难顶的是对于角色想象的匮乏;叙事节奏拉胯稀碎,抽象感情戏让人满头问号,上一秒姬发还露着大胸让邓婵玉抓他回去,下一秒邓婵玉倒在姬发怀里,准备化灰。
整个观影过程kk经历了几个阶段:如坐针毡-愤懑生气-昏昏欲睡,雷点简直比申公豹的骷髅山还戳肺管子,难熬的144min怎么还没过去?
当观众怀揣着《封神1》淬炼出的史诗期待走进影院,却在《封神2》里遭遇三重期待坍塌,这才是今年春节档的魔幻现实主义。
娇妻叙事2.0
在今年含男量超高的春节档里,“女性力量”犹如一块香喷喷的羊肉,只要能挨上边宣发就一定不会错过,比如《哪吒2》里的哪吒妈、《蛟龙行动》中的女战士蒋璐霞、《射雕》里的黄蓉,其中最突出的还得是《封神2》邓婵玉。
如果说《封神1》的质子团和纣王妲己是主要看点,邓婵玉则是女性力量的KPI代言人,“女将军邓婵玉很飒”“没嫁给土行孙”就是封神粉丝回应《封神》只有“男人与马”叙事的有力武器。
影片在的确有进步之处。《封神2》没有像《蛟龙行动》挂羊头卖狗肉,把蒋璐霞的戏份都删干净,也没有拍类《异人之下》里让女演员露胸露大腿跳钢管舞的恶臭男凝镜头,邓婵玉的扮演者那尔那茜入组封神训练营506天才拍了第一个镜头,演员可谓用心吃苦足矣,也换来了表演上足够称道的“女将军”。
邓婵玉从小在父亲三山关总兵邓九公的军营里长大。气质英姿飒爽,做事雷厉风行,在朝歌有难时自请出征;行动利落干脆,上马挥剑,倒挂防御得心应手,和姬发打得有来有回;军事能力出色,偶有“姬发小儿不会打仗,让我来教教他”的暴言听得人身心舒畅;更重要的是她继承父亲遗志,忠君爱国却又不愚忠,把西岐的百姓放在心里,不只是服从闻仲去屠城。
可以说邓婵玉线就是《封神2》的全部高光了,不然这片子绝对不能及格。
但是“塑造完美女将军角色”≠性别意识进步,她设定上的“完美”,让她和其他男性的互动更不可信、不合理。
开片的军事谋略戏就让kk心头一咯噔。西岐将士假扮劳工给朝歌大军在黄河上铺浮桥,边铺边唱“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意思是“女子思念着恋爱的对象,河水涨得真茂盛啊。为何不坐一条船,共同荡起双桨到中央呢?”,采样自《诗经》的《野有死麕》,乌尔善说是想展现了西岐民风的淳朴和战前挑衅,但这放在角色视角下却完全不成立。
一方面,姬发作为西岐之主逃回家,不会利用黄河这种天然屏障制造麻烦?何况姬昌口碑那么好,死掉了西岐百姓都不知道,都不愤怒?邓婵玉让他们造浮桥,他们就听话造了?
另一方面,西岐百姓不知道朝歌兵变,就都这么大胆,一群男的组团开嗓性骚扰女将军?就像一群保安在上班的时候拦住女ceo,边唱黄歌边说你真漂亮我喜欢你咱俩约会吧,这合适吗?配合上于适饰演的姬发从水里冒头油腻一笑自我介绍,就感觉他打心眼里看不起邓婵玉。
后续的很多情节不是把邓婵玉当“将军”拍,而是把她放在性别窠臼里拍。
作为将军,初战时她会谨慎判断战局,而不是带领军队到明显有埋伏的关隘然后骑在马背上摆pose,炫技她作为女将军的动作之帅气、马术之高明。
战局不利时,她会冲锋在前在敌军阵营里大杀四方,夺回战机;而不是站在四大天王前面当个吉祥物,等到对方的强攻法师雷震子、逆天挂殷郊第N次到来。
战局有利时,她会运筹帷幄,和副官探讨战局和谋略,发展出真正的战友情。而不是明明是必胜局,却看到姬发就要冲锋,甚至跳进护城河送人头,再单打独斗玩消失,这边留下一脸懵逼的属下面面相觑,那边和姬发你救我、我救你制造羁绊。
有人说拍邓婵玉军中洗澡时被副官报告军情时毫不遮掩的坦荡是“反男凝”,这就可笑了。如果邓婵玉是男将军,这段“军中洗浴”戏就压根不会存在。副将夜报军情时,他会在看地图,摆沙盘,而不是从浴桶赤裸身体地走出来被人从腿往上凝视。
再说妲己,她从第一部的报恩哈基米成功进化成了容貌焦虑的纯爱战士。“大王还能做很久的王”,代价是把大王的伤都转嫁到自己身上,于是她的脸开始腐烂衰败,像一个脆弱的裂瓷娃娃,但她不后悔,因为她的好大王会一具更美貌年轻的皮囊来做新皮肤;她身边的侍女要么死要么瞎,这样她们就能记住妲己最美的样子。
如果说1.0娇妻是妲己式的,不是女妖不是祸水,只是报恩的小动物,把权力财富和健康的身体都上供,还会自我PUA容貌焦虑。这种献祭式的塑造,真的比帮女娲复仇要亡殷商而被男人指责为“祸水”的设计更高明吗?
那么2.0娇妻则是(乌尔善团队塑造下)邓婵玉式的,主观意志上有力量但行为却被动。哪怕她武力值max也很有原则,但还要她被画上妆、穿裙子被人夸“这姑娘多俊呐”,被人说媒,要在篝火里对男人娇羞,还要死在姬发怀里,继续听“有女怀春”。
大过年的,你就说观众看这憋不憋屈吧?
比5毛特效更差的,是想象力
据乌尔善透露,相比于《朝歌风云》的1700多个特效镜头,《战火西岐》的特效镜头数量超过 2000 个,本应展现震撼的战争场面以及奇幻神兽、仙法较量。
拍出了《年会不能停》的董润年导演在2023年暑期《封神1》上映后就贷款吹过一波“大制作”了,无疑也拉高了观众对于《封神2》的期待。
但从成片效果看,虽然特效水准总体高于第一部,至少雷震子的塑胶哥布林质感在加了雷电特效后有所弥补(甚至感觉所有经费都花这里了)、元始天尊毫无仙家风范的大光圈特效也有所缓解,但由于战场大场面的增加,相比于第一部室内实景搭建较多营造的野性史诗风,第二部特效上的短板暴露得更明显了。
观众翘首以盼的宏大场面,如魔家四将气势汹汹地发起攻击,闻太师凭借十绝阵肆虐屠城,殷郊复活后多次挺身而出助力战局,本应成为影片的高光时刻。然而,影片实际呈现却令人大失所望。
首先是魔家四将特效。还不是建模,而是真人+风格化特效妆用升格镜头实拍,再用MOCO分层拍摄,后期做合成镜头。可效果差强人意,在预告片时期就饱受争议,正片时,四人没什么台词又很笨拙,往那一杵四个铁憨憨。
更奇葩的四人战斗方式是回合制,一场战斗只能触发一人的一个技能。魔礼青使用青云剑,魔礼红使用混元伞,魔礼海使用碧玉琵琶,魔礼寿的法宝是花狐貂从来没同时使用过,兄弟开大的时候旁边其他天王就在旁边干瞪眼傻站着,被姬发挑逗了点燃怒火就追出去,完全不听邓婵玉指挥。
再说闻太师发动十绝阵,战力设计和强度很成问题。十面镜子瞬间划破黑暗照亮整个战场,手持三尖两刃刀、身怀法术的杨戬,却站在城门上,除了惊叹,毫无应对之力,既未与哪吒一同迎敌,仅能施展水遁、土遁、木遁转移西岐百姓。更离谱的是,身为仙人的他,竟被十绝阵魔镜一照就昏厥,表现得与凡人无异 。
哪吒的混天绫这种翻山混海的法宝都挡不住闻太师的镜光,西岐茅草屋却竟能安然无恙,连一片茅草都未曾被吹落。如此强烈的反差,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这十绝阵的威力,只针对法宝神兵,对这些普通的茅草屋反倒网开一面?
最重磅最出圈的当属殷郊。十二金仙都觉得有逆天道很危险,天尊还是给他整活了,why?复活后他的法相是蓝皮红发、三头六臂的巨人,毫无创意,撞形了《守望者》的曼哈顿博士+《刺杀小说家》赤发鬼+《X战警》的魔形女,和《封神》系列的美学风格格格不入。
况且当时赤发鬼就已经被骂特效很好但魂类游戏BOSS质感了,2025年了还这么拉胯,why??(你随便比一下,特效比得过谁?)
此外,殷郊法相的设定牛×,四大魔将基本靠他一个搞定,可到十绝阵根本扛不住,还非要拿个破木板硬顶着,why?why?why?
《封神演义》里的通天教主出场的描述是:“天花乱坠无穷妙,地拥金莲长瑞祯;度尽众生成正果,养成正道属无声。对对幡幢前引道,纷纷音乐及时鸣;奎牛稳坐截教主,仙童前后把香焚。”再看看最后彩蛋里堪比伏地魔的截教通天教主,纯纯刻板印象的大反派,如果阐教截教有粉黑大战,乌尔善估计会被打为截教头号黑子。
这简直是特效和战争逻辑的双重崩溃,把观众的审美和智商放在摁在地上摩擦。
叙事的崩坏
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依照了《封神演义》《武王伐纣平话》的基本结构,前三分之一讲的是纣王无道、黄飞虎叛逃;中间三分之一讲的是三十六路伐西岐、西岐保卫战;第三部分讲的就是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
《封神1》有明确的当下性。看似高大魁梧、坚不可摧的父权华袍之下是满口谎言,他用迷惑人心的PUA话术,为巩固权力逼迫亲生父子相残,“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的”“你们都说白狐是妖孽,它明明是祥瑞。”而真正的父亲会用沧桑又坚定的声音告诉你:“是谁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封神1》的每一场大战,从冀州城大战到纣王自焚祭天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服务的,而姬发和殷郊分别完成了“敬仰父-认清父-仇恨父”的弧光,让这个特效虽有缺漏但情节主题高度统一的故事愈加饱满。
由于《封神1》有着明确“质子弑父”的暗黑寓言撑场,外加纣王与妲己一反常态、又暗藏张力的暧昧博弈处理得相对新颖,让《封神2》文戏的全面垮塌更为突出。
《战火西岐》全片共有三条线:邓婵玉携四大天王出出征西岐后叛变、太师闻仲骑火麒麟布十绝阵屠城、申公豹用五毒葫芦将纣王的死士变阴兵,囤积实力。发现了吗?作为“西岐保卫战”,姬发成了完全被动的一方,没有一条线是从西岐的视角运筹帷幄进行反击的。
这种”被动“不是借力打力、见招拆招,而是开了主角光环知道自己不会死,等待神仙救援。姬发和殷郊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两人全片的行为根本不像未来的“天下共主”,有股模仿超英的劣质味。
姬发的行为逻辑反复无常,在朝歌混了这么多年的政治觉悟依旧很低,百姓成了他标榜仁义道德的幌子。被邓婵玉抓了自己趁机逃走,是为了西岐百姓;又醒悟了,想让闻仲杀自己放过西岐百姓……在西岐城门快被魔将攻破时掉进河里,好不容易游岸上,不回去指挥防守,反而去救还是敌军主将的邓婵玉,难道不怕殷商军队趁机屠城?一边喊着心系百姓,一边干着不顾百姓死活的事。
与闻太师对决时,已经叛变的邓婵玉拖住墨麒麟,姬发却在一旁犹豫不前,姬发好不容易到闻太师跟前,还想圣母心谈判,最后还是邓婵玉手把手指导教他杀闻仲。按照于适在首映礼的说法,“姬发一直抱有着一丝希望,他觉得自己心中的信念或者行为可能可以感染对方。其实有两次姬发是可以解决掉(敌人)的,但姬发想要的是没有战争”。
这种天真无害,善良又反复摇摆的愚蠢性格,是不是很像国产片的傻白甜女主剧本?不停被人拯救,被人教导,又有光环咋都死不了,只需要露露大胸肌,没事再买个腐就能混到下一步,准备当新的王,美其名曰“成长”。
这种不合时宜的爆衣be like:
殷郊的复仇线也是如此,说了N遍“不要一个人去朝歌找你爹”,不是不让去,是不让单独前往,他仿佛听不懂人话,彩蛋里偏偏要自己去,这种被愤怒冲昏头脑什么谋略都没的人为什么会是“天下共主”的候选者啊?
乌尔善说《封神第二部》的剧本修改次数是《封神三部曲》中最多的。“如何用普通人的力量去战胜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殷商大军和拥有法术的巨人,怎么既有幻想感同时又符合战争逻辑,这在剧本创作中所花的时间最长。”
最后电影呈现的是,根本不用普通人的力量对抗,因为闻仲其实才是殷商最大的反贼。十绝阵一破,殷商大军直接被反噬,全军覆没。他精心布置的法阵根本是坑害自己人的,不仅没有助力殷商稳固统治,反而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封神第二部》的口碑坍塌折射出系列大IP的困境,即工业化制作与本土叙事的割裂:特效堆砌却缺乏文化根基,多线叙事导致节奏失控,过度追求视觉奇观而忽视故事逻辑,最终让封神宇宙沦为失去灵魂的“神话主题乐园”——豆瓣评分6.3的本质,是观众对"视觉奇观透支叙事本体"的集体抗议。
早期,乌尔善透露《封神》二三如果顺利的话,将在2024、2025年暑期上映。随着《封神第二部》上映时间的推移、票房口碑双扑,《封神第三部》也陷入了院线上映危机。
无论如何,《封神》系列都会是中国电影工业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秉着“后好>前好”的原则,乌尔善或许还有机会,只是时间不多了。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