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不复制经典影视作品,用现代眼光拍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23:53 1

摘要:在所有金庸的小说中,《射雕英雄传》应该是被改编得最多的版本之一。书中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以及郭靖在面对蒙古、大金进犯南宋边境时表现出来的浩然之气,让无数读者津津乐道。由徐克执导,肖战和庄达菲等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大年初一跟观众见面,当片中《铁血丹心》和《

在所有金庸的小说中,《射雕英雄传》应该是被改编得最多的版本之一。书中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以及郭靖在面对蒙古、大金进犯南宋边境时表现出来的浩然之气,让无数读者津津乐道。由徐克执导,肖战和庄达菲等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大年初一跟观众见面,当片中《铁血丹心》和《世间始终你最好》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一下子把观众带回到那个热血沸腾而又浪漫梦幻的江湖世界。而在徐克看来,此次改编不是对原来那些经典影视作品的复制,而是一次运用现代眼光来解读的创新之作,“希望观众们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创作始终保持热血状态

“我已经很久没有进入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了。”徐克笑称,30多年前,他参与创作了《笑傲江湖》系列电影,其中由李连杰和林青霞主演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该片以大胆的改编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尤其是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更是让人过目难忘。“其实我拍《笑傲江湖》的时候,也想拍《射雕英雄传》。”徐克说,只是当时各种原因没有拍成。“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创造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兴奋,始终保持一种热血的状态。”

“金庸小说不好拍,第一太长,第二人物太多,第三感情太丰富,不知道讲那一段好,跌宕得太厉害。只有《射雕英雄传》,都集中在郭靖和黄蓉身上。”徐克坦言,如何从几百万字的小说中摘取片段拍成电影,成为摆在徐克眼前的首要问题。在徐克眼中,原著小说带给自己冲击力最大的并非大众眼中的“华山论剑”,而是在小说快结尾时郭靖和大汗在战场上的兵戎相见,“郭靖是大汗在草原养大的,是亲情关系,但最后却从亲情关系发展到了敌我关系,这是一个强烈的戏剧冲突点,是小说最让人难忘的情感体验。”徐克最想把这个段落展现给观众,因此选择了小说中的第34章至40章进行改编。

对于改编,徐克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想法,“首先电影不像小说,也不像电视剧可以展开说,电影受制于时长,故事必须要独立,人物要聚焦,不能太分散;其次是片中人物的情感要浓烈,这样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为此,电影中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是郭靖、黄蓉和华筝之间的感情线;二是郭靖为了阻止蒙古大军借道南宋攻打金都挺身而战的故事线。

黄蓉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女子

“选角很难,有时候剧本都写好了,但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只能作罢。”徐克透露,选演员,自己靠的是“直觉”,在确定人选前,他喜欢跟演员聊一些生活中的事情,“慢慢找到角色和演员之间连接的可能性。”

徐克第一次见肖战,就跟他聊了很久,他觉得肖战有点瘦,于是肖战回去就开始增肌锻炼。在徐克看来,郭靖身上有“大哥哥”的气质,很有亲和力,愿意呵护新人和晚辈,“肖战身上也有这种气质。”此外,肖战做事认真的态度也打动了徐克。“肖战和郭靖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对人和做事的态度。”

选择饰演黄蓉的人选,徐克颇费了一番周折。以前影视剧中的黄蓉,主打一个精灵古怪和活泼劲儿,但在徐克眼中,黄蓉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小女孩。虽然对父亲黄药师很叛逆,但因为遗传元素,黄蓉一定在某些方面又很像黄药师。“此外,作为丐帮帮主,手下有百万之众,一个小女孩何以服众,靠的是什么呢?她一定有本事能做这件事,所以黄蓉不能只有靠可爱,她的身上还得有又荒唐又荒谬,有时可爱有时可怜,有时又很难搞的特质。总之,她不是一眼就被人看透的人,这样才会有距离和威严感。”最终,徐克在庄达菲身上找到了连接起来的可能性。

片中郭靖、黄蓉和华筝之间的感情戏贯穿始终,对于郭靖坚定地选择黄蓉,除了片中说出的原因外,徐克在设计这个故事线时还有更加深刻的解读。他认为,华筝代表了她的草原家族,而郭靖是一个汉人,如果郭靖跟华筝结婚,“他要如何跟这个家族去相处,往后能回中原吗?”还有一个原因,如果郭靖结婚后留在草原,他只能按照华筝家族的发展轨迹去做事情,相反,黄蓉却代表了无拘无束的前程,“他跟着黄蓉去闯荡江湖,空间很大,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郭靖回到中原后,经过了一番历练,越发明白,自己不能像以前在草原那样,永远处在被人保护的状态里,“一旦大汗不在,自己又将面临生存考验。”

徐克之所以将三人的内心世界剖析得如此清楚,是因为他知道,观众看戏,其实最想看到的是那些角色中有自己的影子。“都想去了解自己,他们会把角色的经历投射在自己身上:原来我也可以很浪漫的、很幽默、很有生命力的。如果创作者能够提供这样的感受,观众还是愿意进影院的。”

“侠”的精神内核非常丰富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在《射雕英雄传》的第二十回,郭靖这样勉励杨过。谈到“侠义精神”,徐克说,以前我们对侠义精神很多只局限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层面,但其实“侠”的精神内核要丰富得多,“在我眼中,侠是一种更加宏大的人的责任感,无论是公理、正义,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这才形成做人做事的态度。”他认为,《射雕英雄传》里的侠客有很多,郭靖的母亲李萍、丐帮众弟子、黄蓉都是侠,华筝也是,大汗也是,“所谓‘侠之大者’,他们的眼光和心胸并不只是盯着一件小事,而是用更加宏大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至于郭靖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大侠的,徐克认为,郭靖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和复杂的体验,最终成就了他。“但最受影响的是他已经过世的父亲郭啸天,为了保护家人,父亲带着郭靖母子离开中原,从此没有再回来。郭靖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的心灵深处种下了种子:在合适的时机,他一定会做出相似的选择。”徐克分析。

武侠电影依然有极大创新空间

随着《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公映,武侠片再度回归观众们的视野。在预售阶段,影片的预售票房遥遥领先。但客观地说,武侠片沉寂已经很久了,甚至有人发出“武侠片已经过时了”的哀叹。对此,徐克笑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人说过这话了,但武侠片始终在不断地发展中。”徐克认为,关键是要不断创新,就拿武侠片的动作来说,早在1928年张石川执导的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中,片中一出动作特效,把观众看得目瞪口呆,但随着特效的普及,慢慢观众也就习惯了。作为创作者,不能停滞不前,而应该不断推陈出新。

徐克发现,以前自己对人类体能的极限认识不够,像所谓的“轻功”都局限在飞檐走壁之类的动作,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攀岩、跑酷上展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强得不得了,“对人类的运动能力我们要重新评估。”徐克笑称,此次在设计影片中的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等武功时,就融入了新的设计思想:在武功的逻辑性和实战性上建立联系。“我们一开始就想好,降龙十八掌的每一个招式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样的功能。”

“武侠电影依然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徐克坚定地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他都是用自己的感情和采用世界的视角通过作品来体验过去的故事,“我们的先祖用自己的心血做了很多正义的事情,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通过影视作品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这是很重要的。当你把过去和现在真的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意义的。”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