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2》凭五年磨一剑的剧本杀疯全场,单日票房破8亿的架势堪比春运高铁;《唐探1900》把悬疑片拍成爱国主义教育片,居然也能闷声发大财。
2025年春节档用70亿票房给电影圈上了堂“内容为王”的公开课,但差距却越来越大。
《哪吒2》凭五年磨一剑的剧本杀疯全场,单日票房破8亿的架势堪比春运高铁;《唐探1900》把悬疑片拍成爱国主义教育片,居然也能闷声发大财。
反观号称“重工业标杆”的《蛟龙行动》,从预告片就被吐槽“五毛特效”,上映后直接沦为观众上厕所的计时器。
最魔幻的是《射雕英雄传》,预售狂揽3亿时风光无限,如今排片率跌到5%,主创跑路演的速度比郭靖练降龙十八掌还拼命。
这届观众显然不吃“流量+大IP”的老套路了。当《封神2》把纣王拍成恋爱脑、雷震子变身赛博朋克时,连死忠粉都忍不住哀嚎:“导演是不是被妲己下了降头?”相比之下,《熊出没》虽然票房疲软,但至少没把光头强改成元宇宙先锋——有时候,平庸竟成了优点。
于小冬喊话院线加排片的操作,堪称春节档最尬营销。一边高呼“救救重工业电影”,一边给观众端上《蛟龙行动》这盘夹生饭,这波操作像极了食堂大妈把糊锅菜扣你餐盘里,还逼你夸她厨艺好。
看看这片子的配置:黑料男主于适演特种兵,爆破戏拍得像过年放炮仗,潜艇对战剪得稀碎——网友锐评:“重工业?我看是重工业废料!”
更讽刺的是,真正靠硬核内容逆袭的《哪吒2》,压根不需要导演哭惨。人家用1318个特效镜头还原神话宇宙时,可没空发朋友圈。这年头观众早练就火眼金睛,是骡子是马,进影院遛十分钟就见分晓。
与其求排片,不如求编剧少写点“手撕鬼子2.0”的剧本。
《唐探1900》的票房奇迹,简直能写进商学院教材。把东京铁塔换成上海明珠塔,让王宝强用唐山话朗诵《少年中国说》,再塞点“中国制造YYDS”的梗——好家伙,悬疑片秒变主旋律宣传片。
更绝的是,差评如潮竟丝毫不影响它收割17亿票房,网友吐槽:“这电影就像春晚小品,尬得脚趾抠地,但大过年的总得凑个热闹。”
反观《封神2》,明明顶着“中国神话史诗”的招牌,却把姜子牙拍成职场摸鱼大师,哪吒变成网瘾少年。
观众怒骂:“导演是不是觉得加个5G基站就算现代改编?”当爱国情怀被滥用成圈钱工具,观众的反噬只会比差评更凶猛。毕竟,大家愿意为情怀买单,但拒绝为敷衍交智商税。
肖战在武汉路演现场的笑容,完美诠释了“用魔法打败魔法”。面对《射雕》票房高开低走的窘境,剧组选择用“全国马拉松式路演”强行续命——从广州到武汉,主创团队跑得比郭靖守襄阳还拼。
可惜再多的“肖战同款微笑”也救不回崩坏的剧本,观众毒舌道:“徐克把郭靖黄蓉改成AI机器人谈恋爱的时候,就该想到有这天!”
这暴露出流量时代的悖论:顶流能拉动预售,但救不了烂片。就像你花重金请米其林大厨,结果发现食材是过期罐头,食客照样掀桌。
反观《哪吒2》零顶流加持,全靠“每一帧都能当壁纸”的品质杀出血路,这才是真正的“内容霸权”。
当春节档的票房厮杀从“拼阵容”变成“拼诚意”,某些还在用PPT剧本糊弄观众的片方,早该被踢出赛道。
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小孙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