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发现没,当普通观众开始觉醒,吴京之流的那一套披着主旋律情怀的把戏已经玩不通了,揶揄、调侃、讽刺,就算吴京再怎么视而不见,再怎么心胸宽大,依然是过不去这个坎儿的。毕竟,作为艺人,还是要拿出真正叫的响的经典作品来堵住观众的嘴才行。
你发现没,当普通观众开始觉醒,吴京之流的那一套披着主旋律情怀的把戏已经玩不通了,揶揄、调侃、讽刺,就算吴京再怎么视而不见,再怎么心胸宽大,依然是过不去这个坎儿的。毕竟,作为艺人,还是要拿出真正叫的响的经典作品来堵住观众的嘴才行。
好在吴京还不算太老,知来者之可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个性,又重新盯上了自己的发源地——武侠,鼓捣出了一部《镖人》。笔者作为老派影迷,同时也想看看吴京究竟能走到哪一步,所以,对这部电影多少是有些期待的。
但实话实说,时过境迁,又有多少人还对武侠电影存在兴趣呢?而在网络信息新时代,快餐文化风靡,谁又会静下心来欣赏一部武侠电影呢?毕竟,中国当代的观影群体的层次依旧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水平,“无脑合家欢的喜剧”才是当前中国主流观影群体的最爱,要不贾玲之流也能分分钟搞几十个亿,这是国产电影的悲哀,但又是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在这种背景下,《镖人》这部电影最好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叫好而不叫座”,业内的口碑很好,但是票房就是不高,这是最好的结局;实际上,极大可能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评价不高,票房不好。而吴京也将因此进一步被鄙视和调侃,“离开了情怀主旋律,这货什么也不是。”所以我一直说,《镖人》可能是吴京从影生涯以来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之一!
我之所以对《镖人》的前景不看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题材不讨喜。上面也说了,当前的国内影院,以开心麻花、贾玲等人为首的合家欢的垃圾喜剧是最流行的,一帮人插科打诨搞几个网络梗,成本低、票房高,哪个制作团队不喜欢,毕竟做电影就是为了挣钱,好在观众日益觉醒了,开心麻花和贾玲的风评持续在走低,已经有很多人在批评这两个团队在搞“电诈”了,但并不妨碍他们的电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挣钱,对于他们而言,牌子砸了没关系,反正挣着钱了,日后换个马甲重新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武侠电影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已经走下坡路了,这些年最好的武侠电影是吴宇森的《剑雨》,也是叫好不叫座,非常小众,《镖人》再好,能好过《剑雨》?而一定会被拿出来与《剑雨》进行比较,再加上那么多经典的武侠电影珠玉在前,《镖人》的未来从题材设定之初就已经输了。
其次,主创团队能力不行。《镖人》的导演是袁和平,“八爷”的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武指,但他还从没有真正证明过自己是一位优秀的导演。
看看他的导演作品,说真,就算是现在执导的作品,依旧满满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元素,过时了,很普通,袁和平仅仅适合担任武指,配合导演实现作品的意图而已,而不是由他亲自去掌控一部电影,那将是灾难级的。看看《苏乞儿》,直接让赵文卓无戏可拍了,让周杰伦再也不敢在银幕上“造次”了。
而吴京作为这部电影的监制,其实也有些过于“自信”了。他无论是导演水平还是演技,其实一直是被严重高估了的,而他最大的问题还不止于此,被高估还不自知,因为这些年表面的“成功”,于是自认为自己就成了比肩成龙、李连杰、甄子丹那样的“巨星”了,其实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比较,与成、李、甄相比,还差得远。
以这样的能力出任《镖人》电影的监制,想想也是醉了,一个从来没有证明过自己的导演,一个一直被高估的三流演员,《镖人》的前景想想就有些后怕了,注定会成为一个笑话。
想当初,他被当成李连杰的模板来培养,刚刚踏入电影圈就是高配,一众经典配角为其作配,什么于海、周比利、钟丽缇等,搞了个《功夫小组闯情关》,央视6套经常播。很可惜,那时候正逢香港武侠的没落,这部处女作遭遇了滑铁卢,加上自己虽然被当成李连杰的模板,但是却没有李连杰的外形、灵性和演技,尤其是动作也没什么特色,最终沦落为三流的动作演员。
痛定思痛下,吴京离开香港,北上出演了《我是特种兵》,这个电视剧一如既往的国产军旅电视剧的意淫,小兵、女军官、演习、力挽狂澜···满屏鸡血的台词,虽然很作呕,但架不住真的有无脑观众喜欢看,怨不得冯小刚说那句话,话糙理不糙,“中国的电影烂片多,是因为垃圾观众多”,放到电视圈一样适用。
吴京脑子一转,直接鼓捣出了个《战狼》。《战狼》的出现,开创了国产军事动作片的新领域,终于不用每天兜兜转转那些无脑垃圾喜剧了,其实很好,国产电影需要更多的《战狼》作品,《战狼1》比《战狼2》拍的好,但总体这个系列依旧是香港霸王花、龙虎斗的水准。
然而,此时的吴京却把路走偏了。《战狼》的成功,除了给吴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之外,也直接让吴京的影坛地位比肩李雪健、陈道明、成龙等圈内大佬,各种影视活动都是前排C位,还收获了一大波脑残粉。更为关键的是,这部电影让他重拾自信心,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了,在外界的各种“赞誉”声中,吴京也自认为自己已经成了动作巨星了。其实,《战狼》之所以能成功,也仅仅是票房高而已,一是因为此前没有,物以稀为贵,吴京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国内影坛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作品;二是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所致。《战狼》的成功是对他二十多年孜孜以求的回报,也是机遇。
如果此时的吴京能够像饺子导演五年磨一剑潜心创作《哪吒2》一样,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潜心闭关继续创作···毕竟,《战狼》远非佳作,拿出更好的作品,才能真正令人信服。
很有意思的是,此后的吴京一头扎进了主旋律情怀骗钱电影的漩涡,什么《长津湖》《金刚川》《攀登者》《流浪地球》《我和我的国》等等一大波鸡血电影中,无不充斥着吴京的身影,如果说这些电影都是佳作还好说些,除了全是烂片之外,还全是一样的营销方式,“买票看了就是爱国,不看就是不爱国,说片子拍的不好也是不爱国”,呵呵。
除此之外,吴京还总是喜欢摆着一副过来人巨星的模样,出现在各种镜头前,各种综艺节目上,在各种垃圾电影中客串···这些都在一点一滴的消磨了观众对他早先积攒的好口碑。其实不是“京黑”越来越多,而是大家都“醒了”。
保持神秘感和新鲜感不是刻意的,而是蓄力,是总结经验、潜心创作。人无完人,每个作品都有缺陷,如何把作品做的更好,应该成为艺人的最高追求,如果把搞钱放在第一位,那充其量就是贾玲、麻花、吴京之流的“快餐”了,中国电影需要更多像饺子这样的导演,创作出更多像《哪吒》这样的世界级电影。
来源:鱼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