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只看见隐喻的是“稚者”,能看懂申公豹的才是“智者”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19:38 1

摘要:如果非让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就是时间太长了,2个半小时,憋尿。

评价《哪吒之魔童闹海》,就是三个字:好电影。

一部好电影,是观看时的津津有味,看完之后还能让人一再回味。

毫无疑问,《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电影。

下至9岁幼童,上至99岁老者,都值得一看。

如果非让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就是时间太长了,2个半小时,憋尿。

01

这几天,众多自媒体在狂欢,说看到了哪吒2中的隐喻。

更有好事者总结出这么几个深层暗示。

玉虚宫的造型是五角大楼,因为哪吒还连着说了几句好白的宫,玉虚宫又是白宫。

成仙玉牌等于美国的绿卡。

天元鼎上有美元标识。

灭魂丹对应的是新冠病毒。

鹿童和鹤童,对应的便是美国的跟班日韩。

最后就是敖丙的一句话:“自诩照世明灯,干的却是恃强凌弱,祸乱人间的勾当。“

还有吗?没有了!

把这些联系在一起,然后说电影就是在贴脸开大美帝,也并非过分解读。

只是这种小孩子寻开心的牵强附会,终归还是稚者的思维。

为爽而爽!

难道导演饺子,就为了这碟醋,才去包了一盘精彩绝伦的哪吒“饺子”?

02

电影的主角,自然是魔童哪吒。

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最立得住的角色,却是“坏人”申公豹。

魔童降世的哪吒,有父母疼爱,哥哥罩着,原生家庭无可挑剔。

有三观正的太乙当师傅,有龙二代敖丙当朋友,自身战斗力爆表。

去昆仑山考编,别人辛苦排队,他直接空降,插队面试。

关键时刻还能自动升级迭代,主角光环拉满,简直就是开挂人生。

搁在现实社会,那就是二代横扫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存在。

相比之下,再看申公豹,生而为妖,出身卑微,妥妥的“小镇修仙家”。

好不容易熬出了头,上了岸。

结果呢?

没背景没人脉,只能投靠强者,被人当枪使,干的是里外不是人的勾当。

仙人堆里,他是异类;妖族眼里,他是爪牙。

父亲是穷乡僻壤的“乡村教师”,在梅花桩上教孩子们以申公豹为榜样,刻苦修仙。

“谁让你们是妖,为了成仙,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这句话熟不熟?这不就是咱们小城里高三的班主任?

申小豹们起早贪黑,以为吃得苦中苦,就可以变成像申公豹那样的人上人。

哪吒呢?

还不及申小豹他们一半的努力,就能直接进入玉虚宫的体制,获得成仙的编制。

更要命的是,邪恶老寿桃的一个指示,鹿童就带着哪吒攻到乡村补习班,把申小豹们的修仙之门焊死……

03

申公豹其实就是我们许许多多的普通人。

既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也不是一个绝对的坏人。

就只是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小镇做题家”。

出身寒门乡镇,父母是乡村教师。

头悬梁锥刺股,熬成“小镇做题家”,考上985,进体制,有编制, 成了全村的希望,父亲的骄傲,弟弟的榜样,光鲜亮丽,光宗耀祖。

实际上却是单位的边角料,融不进的圈子,回不去的老家,还要硬撑着假装是全家的顶梁柱。

每一个开着车,冒着风雪赶回家的游子们,将省吃俭用积攒了一年的薪水买了好吃好喝的献给了父母弟妹,是不是也会像申公豹一样说一句:“吃吧,吃吧,哥天天吃,都吃腻了。”

人人都是申公豹。

所谓正亦是邪,邪或是正,一切均在一念之间。

很多的时候,不属于你的圈子,不要进,进了也是白进。

通俗一点说,野猪拱颗白菜就该知足了,不要梦想着一步成仙。

04

老北认为,哪吒2的内核不是“反美”,而是“反抗”。

电影中,每个人或兽都被赋予了一个身份。

这个身份,就是世俗用来禁锢命运的枷锁。

这个世界,最初设置的游戏规则,本身就不公平。

他们不分黑白地确定了所有人的身份,也框定了所有人的命运。

所以,“反抗”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没错,申公豹只是一个付出了最大努力的普通人。

但最终却能在血雨腥风之时,一腔孤勇,冲锋陷阵,迎战恶龙,保护陈塘关。

这是什么?

这是侠之大者啊!

导演饺子相信,变革的力量来自每一个不甘沉默的普通人。

一个人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

好电影,哪里有那么多的隐喻,无非就是通过角色影射现实中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注定不是哪吒,但都可以选择成为申公豹。

所以老北说,只看见隐喻的是“为爽而爽”的稚者,能看懂申公豹的才是真正的智者。

来源:武汉北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