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1月19日,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当天,便刷新了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记录。
电影院再一次热闹了起来。
这个春节假期,六部国产新片集中上映。
关键六部春节档电影,均源自较为成熟的IP,热度都非常高。
所以1月19日,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当天,便刷新了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记录。
大年初一(1月29日)则以18.05亿元的单日票房和3515.12万观影人次,创造了中国影史全新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大年初五(2月2日)09时32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破63亿:
《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
只是有热度,就会有争议。
特别是竞争激烈的春节档,可以说一直是争议不断。
如今电影上映第5天,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春节档进行到第5天,几部电影基本上已经分出了胜负:
《哪吒2》成票房、口碑“双冠王”。
上映5天,票房逆跌。
截止大年初五(2月2日)09时32分,总票房超26亿。
重要的是口碑也相当好,豆瓣评分断层第一:
近40万人,给出了8.6的高分。
口碑、票房的加持下,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DeepSeek预测《哪吒2》票房超45亿。
猫眼的预测更高,已飙至67.27亿。
哪吒2或成影史新票房冠军。
因为成绩太过亮眼,好多人都好奇《哪吒之魔童闹海》到底胜在何处?
别的不敢说,但《哪吒》系列的成功,肯定离不开:
导演饺子的“死磕”。
就说《哪吒》第一部,剧本前后改了66版,一共用了两年的时间。
制作更是大头戏,5000多个初版设计镜头、1400多个特效镜头。
因为工作量太过庞大,影片几乎找遍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动画公司来做外包。前后共有60多个团队对这部作品一帧一帧反复死抠、修改。
最后算下来,制作花了三年。
饺子在电影上,整整耗了5年光阴。
剧本创作、人物设计以及场景设计,每一道流程,他都参与制作,到了最后的阶段,他也近乎崩溃:
常常工作到凌晨四五点、不敢生病,因为生病会影响进程。
资金压力、甲方的倒计时,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
团队一名女员工因为心疼他,一度忍不住掉眼泪。
所幸的是诸多努力,没有白费。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鸣惊人。
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还在继续辉煌。
陈思诚一直被称为电影届的“产品经理”。
其主导的《误杀》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还有一部《消失的她》都是回报率非常高的作品。
他已经是内地顶级的商业片导演。
可陈思诚没有止步于此,还想要搞点“新花样”。
早在2022年,拉着黄渤想弄个新系列,结果第一部《外太空的莫扎特》口碑、票房都不如预期。
到了2024年,又想成为“中国诺兰”,斥巨资拍了个电影《解密》。
奈何呈现出的效果,依旧不尽人意。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唐人街探案》系列。
这一次把视角,放到了1900年。
宏达的局势之下,讲了一个家国情怀的故事。
《唐人街探案3》的时候,陈思诚请到了刘德华。
春节档的《唐探1900》,集齐了过往三部电影的大部分演员,又搬出了周润发演白轩龄。
陈思诚是真的卯足了劲。
以至于《唐探1900》发布会上,陈思诚直接哭了:
多少过年海外不能回家的同胞,看到唐探1900这部电影的时候,相信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感谢这一路走过来的所有的主创,包括幕后。
当时还有网友调侃道,陈导一滴泪,票房翻两倍。
翻两倍可能有点夸张,但陈思诚这一次,确实又弄了个“爆款”。
《唐探1900》上映至今,口碑还算是不错。
重要的是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巨大压力之下,表现依旧亮眼:
预计票房已达35亿。
关键陈思诚的聪明在于,人家是“双压宝”。
自己拍的《唐探1900》春节档排第二,而冲到第一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陈思诚的公司也参与制作。
他恐怕会是春节档的“最大赢家”。
所以隔壁于冬到处制造热度的时候,人家已经美美的跑到海南度假了。
乌尔善一直在研究中国电影工业的工作模式。
职业生涯近20年,只有6部作品,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拓荒”:
从《画皮II》开始引入概念设计、《寻龙诀》真3D拍摄、《异人之下》真人摹片动画、《封神三部曲》特效化妆、电脑视效、数字角色的尝试拓新。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于2023年暑期。
上映前没人看好,没想到靠口碑逆风翻盘。
最终的票房,定格在了26亿。
得益第一部的不俗票房,《封神2》才定档在了大年初一,并且上映以前,吊足了观众胃口:
毕竟《封神2》,动作场面的占比大大提高。
而且第一部以文戏为主,到了第二部故事的主线变成:
殷寿遭受挫败后,大发雷霆,派遣闻仲、邓婵玉和魔家四将,打算讨伐姬发、屠戮西岐。
可真到了上映的时候,观众才发现和预想的不一样。
《封神2》虽然场面宏大,但质感有点粗糙,很多打斗场景的特效,与角色动作衔接不自然,被吐槽为“五毛特效”。
人物情节设计,更是硬伤。
故事里的姜子牙、哪吒、杨戬、申公豹等角色,彻底沦为了“工具人”。
整个故事中最关键的角色,姬发失去了第一部中的复杂立体,变得呆板单一:
要么是以性感的胴体跟邓婵玉花式“搭讪”,要么就是在姜子牙面前唉声叹气。
此前一直被推崇的女将军邓婵玉,演员倒是演出了英姿飒爽,可在电影里留下的画面是:
女将军洗澡,出浴和半露香肩……
两人手拉手跳舞、邓婵玉湿身倒在姬发怀里。
众多因素堆积下,《封神2》是真的不及预期。
所以票房成绩也难超前作,电影《封神2》的结尾,还特地写道:
谢谢看了第一部的观众,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封神2。
只是照目前来看,乌尔善恐怕有点“慌”了。
毕竟想把第三部拍完,估计还得花点心思去拉投资。
4 《蛟龙行动》 于冬急了《蛟龙行动》与2018年上映的《红海行动》一脉相承,两部电影均由博纳出品、林超贤执导。
《红海行动》中有舰船出场,《蛟龙行动》则延伸到水下,建造了4艘1:1的核潜艇模型。
上一部《红海行动》是黑马,在2018年的春节档,拿了36.5亿票房。
谁知道到了《蛟龙行动》,上映了5天,票房才勉强过2亿。
制片人、博纳老总于冬,有点坐不住了。
毕竟于冬这两年,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主导的《长津湖》系列,刷新了国产票房记录。
这才有了他投入巨资,拍摄的《蛟龙行动》。
遗憾的是结果,不如预期。
眼看电影热度越来越低,于冬频频出手,先是在路演上回应,电影在平台上疑似被刷一星:
一分的全是黑水,希望影迷朋友们可以自发地给我们一个公平。
接着又在朋友圈,呼吁广大观众发出真实的声音,甚至还表示:
《蛟龙行动》绝不撤档。
于冬还在不断的造热度,只是电影上映以来,闹出的争议实在太多,其中最大的两点:
一个是早期宣传,说台词涉密,看剧本都背着外籍演员。
本来片方可能是想制造一些“神秘色彩”,结果观众早已对主旋律“疲劳”,纷纷调侃道:
既然这样还是别上了,我不敢看。
其次是蒋璐霞戏份问题,因为用很多蒋璐霞训练花絮等当宣传点,结果成片中,蒋璐霞戏份少得可怜。
可以说两大争议点,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影片的一些其它问题,就算是于冬亲自上场,似乎也于事无补。
但电影《蛟龙行动》,大概率是今年春节档投资最大的电影:
剧组斥巨资1:1打造四艘潜艇置景,总长度达231米,其中“龙鲸号”潜艇置景长达120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制作上也相当用心。
动作戏几乎从头打到尾,“大场面”也数不胜数。
从这个角度来说,《蛟龙行动》肯定不是烂片。
只是“主旋律”的热度,似乎已经过去了。
经历了潮起,于冬也得经历潮落。
徐克今年74岁了。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他时隔近30年,重新执导金庸武侠作品。
影迷原本就有点“担心”,可因为他毕竟拍出过《青蛇》、《梁祝》,还是对他有一些期待。
只是选角一公布,粉丝和路人全不抱希望了,因为男女主分别是:
肖战、庄达菲。
肖战演郭靖,如果非要有一个理由,至少他流量高,有粉丝愿意支持他。
庄达菲一没有流量,二不像她好姐妹李庚希一样,拿个金鸡影后。
结果愣是有资源、能演上项目,甚至还混到了新版《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演了女主:
鬼马不羁的俏黄蓉。
奈何她演的毫无灵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傻姑”。
选角不贴脸,到了电影里,剧情故事是PPT式的旁白。
至于功夫打斗,也几乎没有含金量的动作设计:
降龙十八掌是挥掌带动气流,一阳指就是一指出来周身气流涌动,九阴真经直接就是身边环绕着六七个透明风火轮……
因为电影拍的实在是“一塌糊涂”,网上甚至传出徐克只是“署名”。
署名不署名不知道,但可以知道徐克拍的确实很敷衍。
谁知道电影差一点,跑在了春节档最前面。
那是春节档正式开始前一天,预售总票房突破10亿。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预售票房3.31亿,拿下2025年春节档新片预售票房冠军,一举闯入中国影史预售票房前五名。
这样的成绩,徐克自己估计都有点“懵”。
他没想到一部“玩票电影”,竟然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遗憾的是好成绩没有延续,因为质量问题,《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热度渐去。
徐克和几个主演,都被各种质疑。
6或许是因为几部电影都是大IP,导致今年的春节档,格外的“混乱”。
票房之争,异常激烈。
其实说到底,电影也就是商业化的“娱乐产物”。
观众看电影,更多的是一种心情,要么在其中得到快乐,要么能得到成长……
所谓的好票房,也都是好口碑换来的。
不妨看看《熊出没》系列,今年已经是《熊出没》的第十一部贺岁片了。
要知道这一系列,几乎不怎么营销,近几年的票房却一直在大幅增长,仅最近三年,就从9亿涨到14亿又涨到了去年的19.84亿。
而总系列票房,已经破80亿。
是结束也是开始。
来源:今夜无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