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这个问题抛给当下最火爆的DeepSeek的时候,它表现的还是非常谨慎的。“‘哪吒2’的票房潜力非常大,但具体的票房数据难以准确预测,因为它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的反应、观众的偏好以及影片上映前的宣传和推广情况等。”
把这个问题抛给当下最火爆的DeepSeek的时候,它表现的还是非常谨慎的。“‘哪吒2’的票房潜力非常大,但具体的票房数据难以准确预测,因为它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的反应、观众的偏好以及影片上映前的宣传和推广情况等。”
当笔者又把这个问题抛给豆包的时候,豆包给出的答案更加乐观。豆包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哪吒2》的票房很有可能突破60亿,理由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日20时38分,《哪吒2》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25亿元。灯塔专业版预测其总票房为61.6亿,猫眼专业版更是预测总票房或超67.4亿。
从影片口碑方面来看,《哪吒2》豆瓣评分高达8.6分,淘票票评分高达9.7分,观众评价集中于“特效震撼”“剧情流畅”“笑泪交织”等。良好的口碑会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也有利于影片的长线票房走势。
此外,豆包还认为,《哪吒2》的特效镜头超1900个,像“洪流大战”一个画面最多有2亿+角色,营造出两军对垒如海浪翻涌的质感,还融入了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故事续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结尾,以七色宝莲保住魂魄的哪吒与敖丙,在太乙真人的协助下重铸肉身,开启全新的篇章。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叛,到发出“谁区分了魔和仙,魔和仙又有什么区别”的灵魂拷问,主题得到了升华。
还从市场环境和受众基础进行了分析,《哪吒2》在春节档上映,春节档是全年电影市场最重要的黄金档期之一,观影氛围浓厚,观众观影需求旺盛,为影片票房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从灯塔数据库显示,《哪吒2》多人结伴观影比例超32%,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观影,老少皆宜,受众群体广泛。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大卖,创造了50亿元票房,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和良好的口碑,为《哪吒2》带来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观众期待。
相对于DeepSeek的相对谨慎,到豆包的乐观分析,笔者也更倾向于后者,其中最大的依仗就是口碑和受众基础的宽泛,因为有口碑的持续发酵,就有影院排片的保障,而且观众的从众心理也让更多的人在春节档观看时,首选《哪吒2》,这就是推高票房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居家观看的“大群体”,几乎都愿意选择观看这部影片,而并不是熊大系列。这也是重要的支撑之一。
有人说,哪吒2的成功在于从“我要改命”,到“我要逆天”。其实如果仅仅是我要逆天,还是要改命。逆天改命一直是被认为大逆不道的存在。但在哪吒2里面,要彰显的其实是每一个个体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有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而奋斗的根基,以及把我们认为高高在上的正统设置成方面的勇气。把阐教的正义的无量仙翁设置成反派,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虽然大部分也搞不清楚阐教和截教的区别是啥,只知道都是神仙老怪。阐教代表着正义和表面上的正统,但是在争夺利益的时候,一样变得斤斤计较和计较得失,因此才有了无量仙翁的舍天下大义所不顾,只为了所谓的阐教的发展,大量地炼化妖魔一族为金丹,只为了提升阐教的实力。在这一点上,和某国的利益何其相似,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天下人,唯我独尊,唯我利益为重。别人都是反派,别人的技术都是剽窃来的,只有自己是最伟大的,最正统的。
敢于打破传统的认知需要一定的勇气,敢于打破传统也是一种能力。有人觉得一部影片的票房最终会如何,排片率是非常关键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对于院线来说,顺势而为一直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根本。对某片制片和导演的质疑,有院线经理就明确表示,“不是我们不给排片,而是有些片排了就是不卖。以某影城为例,初一初二给了他们排片,上座率大概在80%,初三就试着多排了几场,可上座率立刻降到了60%左右。我们影城厅少,而来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的观众比较多,基本上能达到100%的上座率,我们当然会给这些影片多排了。”
院线经理也表示,排片是影院、发行方和观众的老矛盾。今年春节档,一开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预售非常好,主要是肖战的粉丝充当了先头部队,展现了超强的“钞能力”,但粉丝的努力,却没能给《射雕》提升太多的咖位,因为一开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排片均超过了《射雕》。可以说,今年春节档,各部电影对排片的争夺都非常凶猛。不过,走过了前期的“盲排”阶段,如今自然是口碑为王了,哪部影片的口碑好,自然排片就更多。这也是我们看好《哪吒2》的票房能过60亿的最起码的底气和支撑。
来源:刀马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