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春节档大片云集,原本竞争激烈,可随着电影上映后口碑出炉,也最终成了一家独大的趋势。
今年春节档大片云集,原本竞争激烈,可随着电影上映后口碑出炉,也最终成了一家独大的趋势。
《哪吒2》凭借良好的口碑票房如今是断崖式领先,而各大影院为了赚钱也是毫不吝啬地为其增加排片,这就导致其它电影的排片一再下调。
其中最被关注的自然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虽由大导演徐克执导,又是改编自金庸武侠大IP,更有顶流肖战加盟,可票房一路走低,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最终票房可能就落在7亿左右,被《熊出没》所压,成为春节档票房倒数第二的电影。
要知道该片在上映前预售就三四亿,打破各项预售票房记录,可谁想最终预售票房即成为总票房一半!
《射雕》因为有肖战的出演而被贴上“流量明星”电影的标签,可能许多人就将票房不济的问题甩在他身上。
说实话这有失公允。
《射雕》的票房失利有各种原因。
首先就是题材问题,武侠电影在内地一直都没有市场,《射雕》的票房算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了。
春节档大家更喜欢看的是合家欢式喜剧。
在题材上,《射雕》和《蛟龙行动》就吃了亏。
其次就是武打效果。
《射雕英雄传》的动作还是没有脱离慢动作、鼓风机、摆pose的组合模式,这也让电影不再有“武侠”的味道,而更像是仙侠。
最重要的是电影剧本有很大问题。
很多武侠迷都吐槽电影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找人,没有了武侠的快意恩仇。
影片改编自原著最后几章,却删掉了原著里的所有亮点,如小黑屋大战、随蒙西征、三擒三纵欧阳锋、华山论剑等,这实在是一大遗憾!
所以电影票房的失利不是肖战的问题,他已尽了最大努力。
为了拍好电影肖战学习骑马,影片中不惜扮得“灰头土脸”,这都是他的付出。
而肖战也凭借自己的人气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助力。
粉丝们甚至为了电影票房而出谋划策。
在电影上映之初,粉丝们的计策是“高预售保排片”!
当时许多大粉们耗费数万元为电影包场,小粉们也尽施其能。
这时的策略是买票不赠!
可能会有人问不赠票那不是浪费了吗?
比起浪费大家更不愿意别人拿了赠送的电影票后转手又支持其它电影了。
也就是说把《射雕》的电影票赠送别人后,那么别人有了《射雕》电影票后怎么可能再买一遍?只会买其它电影票为其它电影增加预售了。
这种策略其实是很正确的。
为了吸引路人粉进影院,粉丝们买票也是委曲求全,只买不好的场次和不好的座位,将好位置留给路人。
不得不心疼一下粉丝。
那么粉丝们的行为有没有起到作用?
我相信是有一定作用的,高预售给了《射雕》高热度,在前两天其排片保持在15%左右。
如果没有粉丝们的助力,可能第一天排片就会和《蛟龙行动》一样,不会超过10%了。
粉丝们在第一轮“预售保排片”的策略中已经尽力了!
影片票房也因此有了基本盘。
可惜的是电影上映后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没能吸引到路人粉。
眼看排片一再被砍,上座率也不理想,粉丝们则改变了策略。
当下粉丝们制定的策略是“送票宣传”。
也就是说这一阶段要保证“上座率”,稳定“路人盘”。
因为第一阶段“高预售保排片”的策略中暴露了影票售出但空位多的问题,就会被影院认为是粉丝刷量,没有路人盘。
电影票房靠的就是路人盘,如果被影院认定没路人盘后是很危险的,只会减少排片或减少黄金档……
如今“送票宣传”虽然可能让别人看过《射雕》后再看其它电影,但至少也是增加了路人盘,让影片有了后劲……
此外,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拿了别人赠送的影票观影怎么着也会对影片有一定的宣传吧!
不得不说,粉丝们真的为该片尽了力,不管电影票房最终如何他们都无愧于心。
来源: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