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粉丝帮大忙!如果没有肖战,《射雕》估计会垫底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01:39 1

摘要:前几年,大家总是以一种玩笑的口吻呼吁立法,说是豆瓣平均分在7.5以下的导演不准拍摄时长超过两小时的电影。那时候,这仅仅是一种调侃,一种对电影质量和时长把控的趣味化讨论。然而现在,我却要反过来质问了:这到底是怎么了?现在难道拍电影低于两小时就犯法了吗?尤其是那些

前几年,大家总是以一种玩笑的口吻呼吁立法,说是豆瓣平均分在7.5以下的导演不准拍摄时长超过两小时的电影。那时候,这仅仅是一种调侃,一种对电影质量和时长把控的趣味化讨论。然而现在,我却要反过来质问了:这到底是怎么了?现在难道拍电影低于两小时就犯法了吗?尤其是那些时长很长的电影,就拿我最近看的两部来说吧,真的是让人失望至极。

《蛟龙行动》让人难以恭维,我原本以为它已经是我看过的最差的电影了,可没想到新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竟然有和它争垫底的趋势。《蛟龙行动》或许是放错了档期,如果放在国庆档的话,说不定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毕竟国庆档观众的观影需求和氛围可能会对它的接受度更高一些。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呢,那可真是纯粹的难看。

在这部新版《射雕》释出选角和物料的时候,就已经被路人判定为必定是一部难看的电影了。金庸的作品本质上是男频文,而肖战看起来真的一点都不适合出演男频作品中的角色。这里也不得不说,男频文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似乎也有些过时了。至于庄达菲,也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背景,居然能拿到这个项目的资源。从她在电影中的表现来看,她和“俏黄蓉”这个角色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电影一开始,就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在电影里,蒙古人和金人打仗的场景中,蒙古人说蒙语,金人却说普通话。我们都知道女真语已经消亡了,但是这样一半一半的总让人感觉有些别扭。要不就都说普通话,要不就各说各的话,女真语消亡可以瞎编一下,旁边备注好再加上字幕就可以了。

在打仗的场面里,还配合着肖战的口播,讲解什么是“靖康之耻”。这种拍摄手法,真的是有些糊弄观众,让人感觉很是震撼,当然是一种负面的震撼。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不要慌张,忍一下,心想等讲解完了应该就好了。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肖战口播完了之后,庄达菲又接着口播。这让我不禁想问,徐克导演这是拍了个有声小说吗?怎么所有的情节都要靠嘴说呢?

两位主角就这样通过口播剧情,着急忙慌地走过一些基础桥段。比如郭靖去中原遇到了黄蓉、江南七怪,拜师洪七公做叫花鸡(电影里叫“桃花酒焖鸡”),郭靖误以为黄药师杀害师父从而离开黄蓉等等。而且电影里还有一些徐克导演自己的发挥,像是黄蓉做叫花鸡还要引天雷,打雷的时候劈柴火等着雷来烧,地下还埋着叫花鸡等着加热。这场景,感觉就像是从别的剧里借鉴过来的。

靠口播来推动剧情本身就已经很低级了,更要命的是,口播的词儿还降智又让人起鸡皮疙瘩。

肖战说:“因为她,郭靖变靖哥哥。”

庄达菲说:“因为他,黄蓉变蓉妹妹。”

这样的台词,真的是让人难以忍受。

每个算得上是经典桥段的情节,在徐克导演的拍摄下,就像是有人在催着他赶紧收工一样,节奏快得像是自带倍速,咣咣咣地往前赶。我甚至怀疑是策划人员告诉导演“导儿咱真得快点出高光场面了”。在拍得稀烂的时候,就开始放出《铁血丹心》的背景音乐来煽情。这么着急地想要营造氛围,又这么爱用音乐来烘托,我都觉得他不如转行去拍竖屏短剧算了。

于是,在电影的第一个小时里,给人一种非常奇特的观感。看起来像是在以八百倍速播放,但实际上却无聊透顶。一方面是在用口播加画面迅速地过剧情,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个超长的预告片。另一方面,这些倍速桥段和主线剧情其实完全没有关系,还时不时地冒出一些让人尴尬的台词,看来看去都不知道电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只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这种感觉真的很是难熬。看起来快,实际上却很慢,徐克导演这拍片技巧,真的是把时间玩出了新花样,估计诺兰看了都会觉得很绝。

终于,口播减少了,电影的第一个主要剧情才缓缓出现。黄蓉被欧阳锋下了毒逃出来,被路过的华筝救下来带到草原解了毒。黄蓉迅速发现华筝口中说她喜欢的那个中原人就是郭靖,华筝非要带着黄蓉去看郭靖炫耀武功大表演,黄蓉对着郭靖的武术表演热泪盈眶。黄蓉说漏嘴一句“靖哥哥”,华筝就已经知道了个大概。重点来了,华筝要跟郭靖分手,说:“我们俩的事情就像草原上的一粒沙,风一吹就散了。”

这里不得不说,这个华筝倒是看起来比较顺眼。但是且不说这个台词是不是从郭敬明那儿学的顾里腔,就说一粒沙,它怎么散啊?这剧情就这么缠缠绵绵、磨磨叽叽的。再看一眼票根上的片名,分明写着“侠之大者”,可这剧情到底打算从哪里切入主题呢?

电影大概演了一半多了,才出现了和家国有点关系的剧情。成吉思汗准备假道灭金,郭靖说不能经过宋人的土地,他不同意。成吉思汗说那先把你软禁起来吧。接着又是迅速地走了一下李萍自杀的剧情。其实我小时候就对这段剧情有些疑惑,不管怎么铺垫,都会让人觉得真的有必要去献祭一个母亲吗?而在这个《侠之大者》的版本里,由于徐克导演拍得太急太赶,更是让李萍的自杀显得非常突兀。李萍这边刚倒下,后脚华筝就进门把郭靖和李萍的遗体送出蒙古大营了。

这些剧情本应该有真正的起承转合与冲突抉择,但是却像完成任务一样地往前赶进度。那时间都用在哪儿了呢?都用在那些降智的剧情上了呗。黄蓉让全城的酒家都挂上“桃花酒焖鸡”的牌子,郭靖进城之后,看到这满目的牌子,心中自然充满了好奇,赶忙向店家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店家们的回答却十分简单,只是说姑娘就让挂牌子,其他的一概不知。这让人忍不住吐槽:“不是,挂提示你倒是提示个彻底啊。”

郭靖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突然灵机一动。他想到曾经黄蓉引天雷来告知自己方位的事情,于是他也打算效仿。他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成功引爆了天雷,满心以为这样就能让黄蓉知晓自己的所在。可谁能想到,远处竟然也有一个引天雷的,仔细一看,哦,原来是黄蓉。看到这儿,真的让人忍不住想说:“不是,你们谈恋爱注意安全好吧,打雷下雨不要进行高危操作。”这两人就像是一对在爱情里莽撞的小情侣,完全不顾及周围的危险环境,只顾着用这种危险又奇特的方式来寻找彼此。

而当这对“引天雷二人组”一重逢,那种充满文艺气息却又略显尴尬的台词就又冒了出来。

郭靖深情地说:“这个江湖太大了,一不小心就把你弄丢了。”

黄蓉回应道:“只要你用心找,这个江湖就很小。”

这台词听起来似乎很有哲理,充满了那种小情侣之间的眷恋与深情,可是在电影的这个情境下,却让人感觉有些拖沓和矫情。

两人就这样磨叽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开始考虑“侠之大者”这个主题该放在哪里。这个主题更像是一个被临时想起来的附加品,而不是贯穿全片的核心。随着剧情的发展,蒙古大军即将强行假道灭金,这可是个关乎天下局势的大危机。郭靖和黄蓉这两位主角自然是要为局势做出一点贡献的。

他们拦住了守城官员的队伍,郭靖自告奋勇地说自己熟悉蒙古人,请求让自己上城楼去。可是守城的官老爷却一脸不屑地问他:“你谁呀?”这时候,黄蓉开始憋大招了,她可怜巴巴地说:“小人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一见蒙古人长什么样,求大人让我上城楼。”也不知道是官老爷被她的真诚打动了,还是被她的演技骗到了,竟然就这么放他们进去了……

两军对阵的时候,欧阳锋这个角色出现了。他因为练假九阴真经走火入魔,整个人就像一个失控的野兽,在战场上乱打一通,而且眼看就要打到成吉思汗了。郭靖见状,毫不犹豫地冲了下去,和欧阳锋哐哐一顿对决,目的就是要保护成吉思汗。这里梁家辉扮演的欧阳锋演技自然是没话说,可是这打斗的场景却有些让人忍俊不禁。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使出来的时候,就好像身边绕着五六个风火轮一样,这画面怎么看都像是在致敬《哪吒》。

而且整个电影里的武打特效都是这个路子,高科技大场面,大到让人感觉这根本不是武侠片,而是仙侠或者玄幻片。这种武打特效和现实世界里打仗的剧情完全接不上,仿佛这些武林高手们只要一施展神功,就根本不需要排兵布阵,一个人就能灭一座城,两个人简直就能摧毁地球。这样的设定让观众很难代入到正常的战争情境中去,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神仙打架,而不是人间的战争。

在成功救了成吉思汗之后,又开始了漫长的磨叽环节。成吉思汗问郭靖是不是还认自己这个义父,郭靖回答说是。成吉思汗又追问为什么都不叫自己义父了。这一段剧情就是在强行煽情,却让人看得有些莫名其妙。

这时候剧情就剩最后十分钟了,可是电影里还有这么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呢。郭靖开始讲起了大道理,什么大汗你也保护了你的族人,宋人和蒙古人都是一样的之类的话。也不知道成吉思汗是真的被他说服了,还是编剧为了赶紧结束剧情,总之成吉思汗就这么退兵了。

这部电影整体看下来,真的是槽点满满。一般来说,再难看的剧情我都能忍,而且还能很淡定地看下去。可是这部电影,摆明了还有彩蛋,很多人却已经风风火火地站起来说:“走吧走吧走吧!!!”可见这部电影是多么的让人难以忍受。电影里《铁血丹心》一再响起,这时候真的很想对制作方说:“既然你们都这么爱用这个,就不要重拍了!83版射雕修复一下在电影院放几场精彩剪辑吧!应该比这个好看!”而且最后的片尾曲还是蒙古语的,又让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说说最后的感觉,徐克好像有很多素材放不完一样,回忆片段不能快速闪回,而是磨磨叽叽地回忆,搞得我都以为叙事时间线要错乱了。彩蛋里还给了一堆郭靖练兵阵法,可是剪出来的版本又是这么的废。制作方似乎很珍惜那些素材,知道自己素材多就别这么一股脑地全端出来啊。

《射雕》这部电影的槽点不在演员,不在原著,就在剧情和剪辑,甚至说如果没有肖战的话,必定垫底。肖战粉丝那么强大,预售断层领先少不了小飞侠的功劳,金庸剧迷书迷更是数不胜数,对电影充满期待。结果大年初一一亮相,就原形毕露了,所以还是好好打磨一下剧情和剪辑吧。

来源:市井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