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你看懂了吗?4个细节比亲情线更催泪!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00:01 1

摘要:上映4天,《哪吒2》总票房突破20亿,稳占春节档第一名,足足甩出第二名《唐探1900》近6亿票房。

上映4天,《哪吒2》总票房突破20亿,稳占春节档第一名,足足甩出第二名《唐探1900》近6亿票房。

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跟第二名的差距是越拉越大。

春节档的热潮其实也在慢慢走下坡,很多影片的排片率随着上映的时间在慢慢退缓,唯独《哪吒2》不仅稳占鳌头,还引来了二刷的热潮。

《哪吒2》的成功背后是娇子导演的坚持,也是那4000多名国漫爱好者,历经五年的执着追求。

是他们对于画面的极致,对于故事的细细打磨,才有了《哪吒2》的诞生。

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好看,在我看来,不管是故事上还是角色上,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哪吒2》上映后,观众给饺子导演的评价是:

“能打败饺子导演的,只有他自己”

我想,这短短一句话,才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称赞。

一部好的电影,是值得帧帧细看,二刷《哪吒2》后才发觉,亲情线里不只有哪吒和母亲。

爱,是常觉亏欠

看电影时,最大的泪点是殷夫人抱着哪吒的那一幕。

被万针穿心的哪吒,早已不动弹不得,碰一下就能感受到刺骨的疼。

可在殷夫人的视角里,这是她最后可以拥抱儿子的机会,哪怕是荆棘,她也义无反顾去拥抱她的孩子。

影片前,那没有来得及的拥抱,在影片的结尾补上了。

她说:

“娘只想再抱抱你,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和你度过的每一年,娘都很开心,从未在乎过你是仙还是魔,你是娘的儿,娘永远爱你”

殷夫人临死前的这段话解开了哪吒从小到大的心结,他一直怪自己是魔,怪自己成为不了父母的骄傲。

却不知,在殷夫人的眼里,他一直都是母亲的骄傲。

爱,就是常觉亏欠,对于父母而言,觉得是自己护不了哪吒。

可对于孩子而言,又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成为不了父母心目中的模样。

对于申公豹来说,也是一样。

年少离家,一直都想成为父亲的骄傲,努力修仙不负期待。

就连弟弟,也视他为自己的榜样。

有人说,申公豹是“深山里走出的大学生”,承载了父辈殷切的希望。

但,在我看来这份希望是在乎,也是枷锁。

申公豹害怕成为不了家人所期待的模样,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强,也逐渐学会了报喜不报忧。

所以,在看见申公豹的父亲,被仙界的捉妖队打伤时,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在我看来,当他得知前来捉妖的人是修仙的仙人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儿子跟他们是认识的。

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也束手就擒。

可,当他的妥协,撕开了仙者的表里不一时,心里担心的却是大儿子的安危。

身为父母,和为人子女,有时候都是一样的。

心里惦念的永远是最亲,最爱的人,哪怕不常联系,始终挂念如初。

敖光在深海处仅仅是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凭着那感觉来到了陈塘关。

看见儿子破碎的身体即将要倒下时,身为父亲的本能,稳稳接住了他。

敖光作为龙王有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可在亲情面前,在儿子面前,他宁愿以命换命换儿子安康。

而,在敖丙心里是一样,快要魂飞魄散时,心里也是觉得完成不了父亲交代的任务,让父亲失望了。

比起单一刻画的亲情,《哪吒2》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亲情线。

在饺子导演的作品里,亲情从来都不是父母或者儿子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奔赴的温情,是常觉亏欠的“爱你”

父母之爱子,不能只看见儿行千里母担忧,要看到殷夫人忍着万针也要尽力一抱。

不能只看见哪吒的力量惊人把爸妈“凿”墙上,要看哪吒和爸妈还没完整踢过一回的毽子。

不能只看见敖光对儿子的严厉,要看敖光抱着藕粉般的儿子撕心裂肺地哭泣。

不能只看申公豹的恶与坏,要看申公豹修仙多年给弟弟留的六个仙丹。

亲情线的出彩,背后是我们对于亲情里那一份共同的遗憾,遗憾想说的话没有好好说,遗憾那句属于亲情的“我爱你”,不懂表达。

然而影片中4个细节,比亲情线更催泪。

4个细节

申公豹不是反派

我一直以为,第二部里申公豹会是最大的反派。

可当我看完了之后,才发现这是我对申公豹最大的误解。

他当初也抱着美好的期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仙者。

然而,当他看见大师兄打着捉妖正道的口号,肆意妄为,伤害无辜生灵的行为后,他选择离开。

本可以随波逐流,变成和大师兄一样的人,可申公豹偏偏活得清醒,不愿与之为伍。

哪怕背负世俗的偏见,也始终不忘初心。

没有谁的成长是不需要经历磨难的,申公豹对待世俗的对抗,何尝不是身为魔丸的哪吒。

哪吒从藕粉变成八块腹肌的“莲藕”

在影片的最后,哪吒撕裂肉身也要摆脱仙翁的束缚。

也因为他有这破釜沉舟的勇气,才真正完成了属于他的蜕变。

从藕粉到变成八块腹肌的莲藕,看到的是长大后帅气的小男子汉,他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蜕变,只是这份蜕变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在我欣赏着他高大帅气的模样时,却可以从他长大后的棱角里,看到了属于殷夫人的影子。

如果说,殷夫人的离开才能让他成长,完成那份蜕变。

那么我宁愿,哪吒永远都是那个双手揣兜,长不大的孩子。

而敖光,在故事的最后也做出了选择。

敖光对儿子的放手

同样身为父母,都是希望用自己的经验让孩子过得幸福。

然而在经历诸多事情之后,敖光选择对儿子放手。

“儿啊,以前父王让你背负了太多的期待,却从未问过你的想法,父王对不起你,父王只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今后,你的路还得靠你自己去走。”

或许,父辈的经验很重要,可每个人不同,他们的人生答卷也不一样。

在哪吒面对仙魔偏见,和未知的挑战,能坦然说出那句“试试才知道”时,敖丙的眼神里和哪吒同样闪着光。

我想,那个时候敖光也明白了儿子的想法,才会有那份坦然放手。

不过,在我看来,最大的泪点是影片结尾时哪吒的一句台词。

不回头也知道是你

“我就知道你会回来”

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改变的只是时间,敖丙和哪吒的友情从未改变。

他们之间有种默契,不需要说什么,却可以在片刻懂得对方的意思。

就如同,当初两人大战三条龙时,一个即兴的“接头暗语”,不需要多说两人却可以做到心领神会。

他们之间远比彼此,更懂彼此。

之前,我还在好奇哪吒重塑身体用藕粉没问题,但敖丙的真身可是龙怎么能用一样的材料呢?

如今想来,一切都有了答案。

他们虽一个是魔珠,一个是灵珠,可都是一样来源同种力量。

在性格上看似大相庭径,可实则都是一样不甘屈服命运的人。

这种在友情上的“懂你”,又何尝不也是让人催泪的泪点。

由此可见,影片的最后的4个细节比亲情线更催泪,然而,这一切你是真的看懂了吗?

最后的彩蛋

最后散场的几分钟里 留下了一则彩蛋。

本来还沉浸在哪吒和敖丙的真挚友情里,为他们之间的默契感到高兴,然而最后的彩蛋却来了一个回马枪。

在我看来,无量仙翁应该是想把陈塘关和龙王的事情让申公豹背锅。

而为了牵制住哪吒,找木吒和金吒回来,颠倒是非黑白,试图让他们对哪吒出手。

这也就当初无量仙翁看哪吒不肯束手就擒时,口中所谓的“手段”吧!

想要看至亲之人内讧,让金吒和木吒对亲弟弟下手,那么歹毒的计策也亏无量仙翁能想得出来。

可比起无量仙翁的算计,我所看到的却是木吒和金吒多年不曾回家,一回来却是永远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自己的家乡。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申公豹的影子,从小被家人寄予厚望,也十分有才华,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木吒和金吒,其实就是另一个走上世俗成功路上的“申公豹”

只是,当他们亲眼看见真相的那一刻,看见自己所尊敬的无量仙翁是上伤害家人的凶手,那一刻会不会走上和申公豹一样的路?

看似彩蛋,实则是埋下的刀,不管有没有第三部的出现,这亲情刀也是虽迟必到。

饺子导演对《哪吒2》埋下的细节还有很多,每一个镜头都值得我们细细观看。

从《哪吒》到《哪吒2》能打败饺子导演的,果然还是他自己。

所以,这部电影你都看懂了吗?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干水木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