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才和家人一起看的《封神2》,说句实话,确实是因为2023年看过了,太喜欢第一部了,所以早早就说要看第二部。
以下情节部分有剧透,介意勿看。
1
今天才和家人一起看的《封神2》,说句实话,确实是因为2023年看过了,太喜欢第一部了,所以早早就说要看第二部。
不过买票迟了,等买时,没有白天场了,只有晚上十一点的,年初二也是只有晚上十一点的,所以一直拖到了年初三。
家人有的已经看了《射雕英雄传》,有的看了《哪吒》,都说非常好看。可是我和另外两个家人还是坚决想看《封神2》。
看完,我们三人走出电影院。妹妹忍不住说道:看到邓婵玉死在姬发怀里,我忍不住落泪了。
而我掉泪的是邓婵玉和西岐的百姓围着篝火跳舞,我感受到战争之外的一种美好生活,战争就是为了要保护这种生活呀。
随手看了一下评论,怎么都在说《封神2》是一部烂片的,它怎么就是一部烂片呀?
第二部就是讲一场大战,闻仲回朝,在殷纣的忽悠下,本不想领兵打仗的他,还是带着邓婵玉和魔家四将讨伐西岐了。
而姬发带着西岐人民打响了西岐保卫战。
从这三点来说,我觉得电影真不错。
2
电影的两首歌有古风味道,《诗经》的影子一直贯穿始终。
例如,孟津渡口,被抓的西岐百姓在搭浮桥,殷商大将军邓婵玉骑着一匹白马过桥。
搭桥的百姓看到是一位女将军,吃惊,忍不住扭头跟其他人说:是位女将军。于是所有架桥百姓自发地唱起了民歌:
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
邓婵玉的副将连忙挥鞭制止,而邓婵玉高昂着骄傲的头颅,大声说,让他们唱,还对唱歌的说:大声点。
只这2秒钟,一个自信从容而且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立住了,根本不在意那些想要戏谑她的年轻力壮的荷尔蒙爆棚的毛头小伙。
这才是真正的女将军呀。从来没有看过哪部电视剧、哪部电影有这样的女将军,把古代女将军具象化了。
当姬发和她一起破了闻太师的十绝阵时,她马上就魂飞魄散了,在姬发的怀里,她要姬发再次唱这个歌: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泛舟,共泛水中央……
一个女将军所有的亲人都死在战场上了,此时她也要走了,她点这首歌,她回忆什么呢?闻者不禁落泪。
又如:
西岐城内,大战间隙,老百姓和士兵们,将帅们,甚至神仙杨戬、姜子牙等等,几百人围着篝火边唱边舞,唱的是《乐土》,温暖而有希望:
黍麦离离,葛麻苇苇
适此乐土,我居我处
……
歌声飘摇而坚定,仿佛看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世世代代的希冀,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守护家园。
虽有人诟病有女子亲了神仙杨戬一下,但我觉得无妨,古时民风淳朴,见到美男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未为不可。
这些歌大都是四字,有《诗经》的影子,颇有古风。
看过电影后,我不禁到网上找了这两首歌,反复听了几次,真的有拨动人的心弦的感觉。
3
邓婵玉的形象太有魅力了,武力值拉满,能射箭,会骑马,还会搏斗,会运用五色球暗器,还还打鼓。
原著中,邓婵玉嫁给了土行孙,但电影中改编了,土行孙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嫁给又矮又丑的土行孙,反而和姬发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战友情。
不得不说一句,真不知道古代的男性作者有多仇视长得美丽的女性,出身军事世家的邓婵玉,长得不输任何美丽女性,竟然给安排了这样的夫君。
好在电影中改编了,没有邓婵玉的嫁人,只不过一场保卫战,她战死沙场,像她的父辈那样,很好!
还有我和我的家人看完电影,都觉得邓婵玉和姬发有爱情了。相信像我这样感觉的人不少,因为他们围着篝火共舞时,眼神拉丝了;因为姬发不舍得射闻仲的额头眼,因为一射,邓婵玉立刻会死去;还有邓婵玉死时,要求姬发给她唱“有女怀春……”
不少人都在嘲讽,为什么要加爱情,我就想问,加点爱情怎么了?这本来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过导演乌尔善说,姬发和邓婵玉没有爱情,只是惺惺相惜的战友情。
邓婵玉是一个成熟的女将军,在和姬发的打斗中,一点都不输,两个人你来我往中,生死较量中,一起滚落悬崖,一起斗过野猪,又一起在水底搏杀。
人类总有一种慕强心理,邓婵玉对于姬发这样一位能打能杀的少主,有一种旗逢对手的高手巅峰对决感,而且这位少主还有一颗“为活人而战”的心,誓要保护家人和百姓,产生一点点别样情愫,或者惺惺相惜的战友情,都很正常。
正是姬发身上为西岐百姓而战的这种信念,让邓婵玉从为家族而战的框架中,思考战争的意义,当她发现闻将军食言,她拿到了封神榜,也要屠城时,她毅然而然告诉姬发射闻仲的额头眼睛,哪怕自己因此会魂飞魄散,也要助力姬发。
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女将军形象,强大、骄傲的、英姿飒爽、果断坚定的、没有矫揉造作的小女儿心态,打破了传统的柔软女性形象。
4
姬发崩了吗?
我不认为姬发崩了。
确实姬发没有第一部里的那种坚决感。
因为第一部里,他视殷寿为精神上的父亲,丝毫没有怀疑,紧紧跟随,所以我们看不到犹豫。但是在这一部里,面对西岐保卫战,面对英姿飒爽的女将军,面对征战多年的闻太师,他这个少年,有十足的把握获胜吗?
没有,哪怕真实的历史,也是说占卜了,还是觉得这个仗凶多吉少,据说周联军才有四五万,而商纣号称70万大军。
《封神》原著里,大商也有五六十万的兵参与作战,而西周却没有给出具体兵力。
不管是就主帅来说,还是就兵力来说,姬发凭什么会认为自己一定能赢呢?所以为了保护西岐百姓,他愿意认输,来换取百姓的安居。我觉得这一点特别伟大。
姬发本就是少年郎,本就是在成长,他身上有一种难得的真诚。
例如,掉落悬崖底部时,他先醒来,本来准备抱一块石头砸死还没有醒来的邓婵玉,可是,他的仁慈让他放下了那块石头。
又如,当在水中打斗时,他急忙脱下铠甲,进行自救,可是邓婵玉却慢慢沉入水底,是他不忍,于是拖了她的铠甲,救她上来,还倒背着她,让她吐水。
还有,久久下不了手刺杀闻仲,不是恋爱脑那么简单,不是没有想到西岐众多百姓,而是告诉他闻太师的软肋的是眼前这个女子,而一刺杀,眼前的这个女子会灰飞烟灭。
这种对生命的不忍,是姬发的本色。他真诚,他仁慈,他善良。
这就是天下共主独有的一份底色。
5
不管是女主邓婵玉立得住的女将军形象,还是姬发的真诚、仁慈和善良,还有那一份独有的古风味的歌,都让我对这部电影还想二刷。
当然这部电影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明天接着说。但是再有不足,我还是想再看一次。
同样我还会特别期待《封神第三部》!
茉莉碎碎念
有一次,和小孩一起出去逛超市,在超市外见到一条狗。我家孩子是一个见到狗就走不动的主,一定要和小狗打招呼,玩一会。而今天这条狗好黏人呀,它见到我女儿和它打招呼,它走到我女儿身边,躺了下来,露出了肚皮,我女儿轻轻的抚摸它的下巴,它竟然闭上了眼睛,非常享受的样子,我都不舍得喊我女儿走了,过了好一会,我女儿才离开,那条狗也才恋恋不舍地走到一边去了。
来源:向北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