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如果来中国农村看一看,一个明显的感受是:村庄变得整洁了,环境变好了。
△纪录片《田野之上》第二集海报
杭州萧山、丽水松阳、衢州龙游、绍兴柯桥……这是今天中国美丽乡村的代表性风景。
△浙江农村
这几年,如果来中国农村看一看,一个明显的感受是:村庄变得整洁了,环境变好了。
村容村貌改变的背后,是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这影响着中国几十万个村庄的未来。
△《田野之上》第二集《春风吹又生》预告
黄川,是一位生态养鸡场的老板。他养的山鸡在山里自由奔跑觅食,能上树,还能飞。
黄川联系导演组,想大家伙儿帮忙拍一次震撼的“飞鸡秀”。
△养鸡场老板黄川
第一次拍摄失败了。在黄川的指挥下,现场迅速做出调整。上山的鸡还不够多,工作人员几乎把所有的鸡,都赶到了山坡上。黄川像一个老练的导演,最终拍出了他满意的“飞鸡秀”。
△黄川的“飞鸡秀”
黄川的鸡群在绿水青山间自由生长。以虫类、嫩草为食,既不会破坏原生态山林植物植被,降解后的粪便又成了有机肥料,形成了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
千百年来,中国的畜禽养殖主要集中于农村。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粪便、饲料残渣等,一旦得不到科学集中处理,就会成为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
有一位名叫李云凤的农民正试图改变这样的状况。
△李云凤的养猪场
这里的养猪场进门不用消毒,猪圈地面也不是水泥地。秸秆、稻壳下面有一米的深坑,里面掺着树枝、树叶等能够通气,方便微生物发酵。这项养殖技术,是李云凤自己改良发展的,还申请了国家专利。
来这儿参观的人很多。李云凤四处推销她的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一个地方,她就会在办公室的地图上,贴一面小红旗。但是她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村子,贴一面小红旗还挺难。
△李云凤动员村民做庭院经济
临近春节,李云凤并没有闲下来。她准备动员郭家村的村民们,一起做庭院经济。她打算,在每户村民的院子里,盖这样的发酵床小猪舍。
猪吃菜地里的废枝残叶,粪便经过发酵,变回菜地里的肥料。村民既能卖出院子里的有机食物,又能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
村民们愿意和李云凤聊天,但对庭院经济,他们的兴趣更多停留在嘴上。
△李云凤去村民家中动员
动员村民庭院养猪的计划,进展缓慢。李云凤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养猪场。她意识到,只有把自己的猪场经营好,让更多的人看到实打实的好处,才可能说服更多人。
外地有几位重要的投资人要来。李云凤嘱咐家里人把猪舍打扫一下,放点新稻壳。一觉醒来,约定的时间快到了,准备工作却还没有做好。
担心妻子着急,林云凤的丈夫曲少林想让儿子快点把稻壳搬过来。没想到父子俩大吵一架。屋漏偏逢连夜雨。约好的投资人,并没有出现。
△李云凤的养猪场员工
海成,养猪场的合伙人之一,跟了李云凤三四年。今年行情不好,他的姐姐姐夫来找他,让他撤资回家。
庭院经济推不下去,自己的养猪场也遇到困难。李云凤心力交瘁,她病倒了。
△李云凤心力交瘁
村委会和李云凤商量,先在李云凤的养猪场,改造几栋废弃猪舍作为公共养猪场,让感兴趣的村民们加入,李云凤再帮助他们用发酵床养猪。这样,步子小一点,村民更容易参与。
有了方向,李云凤又有了劲头。
△村委会协助推进生态养殖
推行生态养殖,过去,李云凤光顾着一个人冲锋,现在她要选择依靠集体的力量。
有了村委的帮助和村民的参与,郭家村的公共养殖场顺利建成。
△村民在公共养猪场门口合影
几乎是绝处逢生。李云凤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心情。她想了半天,把猪场里干活的人都喊了出来,在院子里,升了一次国旗。
△李云凤和村民一起升国旗
离开了东北的郭家村,导演组继续行驶在中国的乡村间。一路上,大家有了更强烈的感受:就像李云凤所说,生态系统是一个循环。只有更多的人一起做,才能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内蒙古的阿拉善盟,这里的荒漠化治理,正是因为无数的中国人一起参与,才取得了辉煌的治沙成果。
△内蒙古阿拉善盟治沙
通过低碳行为积攒绿色能量,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就可以在手机上申请,在这里种下一棵真树。十年间,阿拉善沙漠上种植了上亿棵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恢复了723万亩荒漠植被。
在若尔盖草原,藏民巴让也在动员当地人。他每年都组织牧民们,在草原上播撒草种,防止草原荒漠化。
△牧民播撒草种
从一片广袤的草原,到一个小小的养猪场。大江南北,神州大地,每一寸山、水、林、田、湖、草、沙,都关乎着千秋万代。
黄川还在坚持他的山鸡养殖。他吹起号角,指挥着鸡群。在黄川的想象里,这就是他的千军万马。
△黄川和他的鸡群合影
李云凤,依然在为心中的那一颗种子奔走。郭家村,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她的生态养猪计划,红旗也越插越多。
△李云凤带领村民养猪
导演组为李云凤和她的养猪场写了一首歌,作为这集纪录片的结尾。
自打从高老庄到西天,
从东边到西边十七年。
天上十七天,
留下经典的诗篇。
度过了八十一道难关,
看腻月亮上的婵娟,
于是心血来潮决定去趟凡间。
第一站去了一次我李云凤的养猪场,
看到我的猪子猪孙养得肥又胖。
母猪白又靓,
公猪白又壮,
做到农业技术本土化那才够样。
导演组希望用这样新潮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个有些固执的东北农民,她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保护环境。
中国的乡村,有不止一个李云凤。他们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自己的家,要用心去爱护。
人们实践着更绿色的生产方式,尝试着更环保的生活习惯,探索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而这一切,或许都诠释了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六集系列纪录片《田野之上》由解读中国工作室、腾讯视频、上海广播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学习出版社共同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知名导演秦博执导。2025年1月7日起,每周二晚在东方卫视、东南卫视、腾讯视频共同呈现。
纪录片《田野之上》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知名导演秦博执导,本片聚焦乡村振兴主题,通过深入剖析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案例,生动讲述中国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体展示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果,抒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摄制组自驾十万八千里,深入探访中国近百个乡村,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以影像为纽带记录乡土中国的人与情。纪录片摄制期间,除了创新采用纪实摄影的方式将路途中遇见的人和故事记录下来,也安排了摄制团队进行长期驻村拍摄,实现了静态与动态影像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探究当代中国乡村在农业、生态、产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状,呈现乡村的变迁脚步。
来源:解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