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5 部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热门 IP 续作,博纳、光线、万达等各大头部影视公司都拿出了自己最能打的电影,誓要一扫电影市场的颓势。
作 者丨东木褚
经过最冷圣诞档,史上最卷春节档来了。
《蛟龙行动》《唐探 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熊出没 · 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 6 部影片已经官宣定档 2025 年的大年初一。
其中,5 部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热门 IP 续作,博纳、光线、万达等各大头部影视公司都拿出了自己最能打的电影,誓要一扫电影市场的颓势。
2025 年春节档不仅对投入大钱的片商至关重要,还决定了很多影城的生死。
观众还愿意走进电影院吗?
2025 年的第一天,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4 年全国电影票房为 425.02 亿元,同比下降 22.6%,甚至低于 2015 年 437 亿元的票房水平。
2024 年,全国影片总产量 873 部,同比减少 98 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 10.1 亿,同比下滑 22.2%,在平均票价维持 42 元、城市院线银幕数净增 4658 块的情况下,观影人次却流失了 2.89 亿,与疫情前 2019 年的 17 亿人次相比更是恍若隔世。
对于 2024 年的电影市场,电影从业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
新任电影导演协会会长贾樟柯认为,中国电影市场银幕多,但好电影供给不足," 大陆有 8.6 万块银幕,但只放映了 500 多部电影,而香港 301 块银幕,上映 267 部影片,日本 3600 块银幕,上映了 1232 部影片,从排片数量和银幕比例看,我们可以提升的空间太大了,我自己经营的两家影院就不饱和,常态上座率很低。"
回顾排片 11 部,却没有出现爆款、票房同比腰斩的 2024 端午档,贾樟柯建议加大引进外片力度:
" 创作端需要拍摄类型更多的内容,更要扩大国际片的引进,每年有 300-400 部电影进入中国片商的视野,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我们 8 万块银幕能接纳更多影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就产生了,在世界电影版图上的地位也有了。"
针对观影人次下滑,阿里影业总裁李捷直言:" 我们不知道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观众的审美趋势、对导演和演员的喜好 6-12 个月就会有变化,但问题是电影制作周期有 2-3 年。"
当传统意义上觉得很好的类型题材失效时,电影人应该怎么办?
李捷给出了四种能对抗周期性的电影类型," 一是能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品质电影;二是工业化大制作的电影;三是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产生共鸣的电影;四是让中国观众看到世界不同文化的好电影。"
刚刚结束的 2024 圣诞档,12 月 24 日至 25 日两天的票房仅为 7724 万元,创下了十五年来的最低数据。
在一片寒风中,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却看到了信心,他说:
" 观影人次下滑了 20%,但 10 亿量级的观影人次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足够支撑整个电影产业,不是市场不赚钱了,是我们没有找到吸引市场、观众的好产品。"
于冬分析," 观影人次下降的原因是年轻观众的流失,短视频、短剧都在跟电影‘抢人’,不能总是追着‘小品式喜剧’走,不能觉得今天的观众进电影院就是图一乐,要一次一次让观众觉得好。"
而这两亿多人的唯一一次观影,就发生在春节档,这也使 2024 年春节档收获了破纪录的 80 亿票房。
因此,对于业绩下滑的各大片商来说,2025 年春节档不容有失,往严重点儿说,全年的成败在此一举。
截至目前,将在 1 月 29 日大年初一上映的大片有:
博纳影业主投主控的《蛟龙行动》、万达电影主投的《唐探 1900》、北京文化主投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光线传媒主投并发行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华强方特出品的《熊出没 · 重启未来》以及中影主投主控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其中最稳的一部,可能是国产电影的长寿 IP —— " 熊出没 "。
2014 年,《熊出没》首次从电视屏幕进入院线,情节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一个光头伐木工和两头熊的故事 "。
华强方特执行总裁尚琳琳为《熊出没》的成功总结了两个 " 确定性 ",第一是围绕家庭的故事内核,第二是为观众提供情绪共鸣。
尚琳琳说:"《熊出没》幽默、接地气的风格是不会变的,守住了这一点,再去‘卷’编剧,在情节上求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熊出没》的观影受众有 45% 是一年只陪家人进一次电影院的,这也让《熊出没》成为春节档爆款的 " 试金石 ",可以说,凡是想在春节档拿到 30 亿以上票房的电影,先要翻越这座有 " 熊出没 " 的山。
说到未曾失手的国产电影 IP,还有陈思诚的 " 唐人街探案 " 系列。
2015 年至今,每隔三年推出一部,唐探 1-3 部累计票房 87 亿,《唐探 1900》是该系列的前传,故事的舞台从泰国、纽约、东京转到了 1900 年的旧金山唐人街。
回望 " 唐探 " 的十年,陈思诚说:" 唐探系列一直是以中国文化的视角,讲述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故事。"
陈思诚的野心之作《解密》虽然在 2024 年暑期档遇冷,但 " 刘昊然 + 王宝强 " 的组合还是可以让市场放心。
2024 年,3A 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点燃了传统文化 IP 的市场,《封神 2》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都取材自经典。
电影《封神》改编明朝小说《封神演义》和元朝话本《武王伐纣平话》,试图构建 " 三部曲 " 的神话宇宙,导演乌尔善透露,该项目的制作时间超过了 10 年,光是剧本打磨就有四年之久。
《封神》三部曲超 30 亿的投资,需要 90 亿的票房才能回本,第一部上映时,乌尔善压力山大,他说:" 如果第一部扑街,要用 10 年来还债。"
好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26 亿的票房开了个好头,这才让第二部有了跟观众见面的机会。
以魔幻三部曲巨著《指环王》为例,系列的第二、三部预计将有 30% 的票房提升,这对净利润连续 4 年亏损的北京文化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
第一次遇到沙漠龙卷风的主演张译很兴奋,突然,他看到前面的摄影车翻了,导演林超贤就在车里,工作人员赶紧冲过去救人。
得救后,林超贤说的第一句话是:" 继续拍。"
2018 年春节上映的《红海行动》根据 2015 年也门撤侨行动改编而成,是类型片与主旋律相结合的里程碑之作。
拍摄前,海军的领导对林超贤说:" 装备方面不用担心,尽管想、尽管要,我们全力配合。"
拍摄中,剧组调动了 6 台大型军舰,沙漠风暴那场戏,镜头里是四五辆坦克对决,镜头外有十几辆坦克待命。
上映后,36 亿的票房、8.3 的豆瓣评分让林超贤对 " 创新主旋律 " 影片有了更深的认识:好莱坞大片输出的是美国主旋律,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主旋律,与公安部合作的《湄公河行动》传递的是 " 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海军支持的《红海行动》告诉人们:" 我们没有生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有幸生在和平的国家 "。
时隔六年,《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来了,博纳老板于冬透露,"《蛟龙行动》是首部国产核潜艇题材特战大片,从视觉到装备都是全面升级,每一个大国都要有自己的潜艇电影,我们中国也要拍自己的潜艇故事,不会让观众白等这六年。"
《红海行动》的总投资是 5 亿,有消息称,《蛟龙行动》的投资至少有 7 亿,再加上宣发费用,票房起码要 30 亿才能不赔本。
博纳的 2024 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 27.35%,净亏损 3.54 亿元,于冬对媒体说:" 三年疫情加上观影市场的收缩,所有电影公司都资金紧张。"
作为跨周期大片,《蛟龙行动》的场面和特效无需多说,只是观众对主旋律战争大片的审美疲劳令人担忧。
博纳继续 " 豪赌 " 主旋律,光线传媒则继续深耕 " 国漫 "。
2019 年,光线传媒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曾创纪录地拿下 50 亿票房,位列内地影史票房第四,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因此备受期待。
2025 春节档的 6 部电影包含喜剧、奇幻、动作、冒险、动画、战争等多个类型,被各大券商称为 " 史上最强片单 ",各家均预测春节档票房将创造新高,以平均 50 元票价估计,7 天春节档的总票房有望达到 84 亿。
84 亿固然可喜,但不可能是 " 平均分配 ",究竟谁能成为爆款,谁又会黯然撤档,以及最终是不是会有 80 多亿,这不但会影响到各家公司的命运,也会对电影人都在担心的问题再次做出回答:
[ 2 ] 《" 红海行动 ":打造中国的大格局战争片》电影艺术
[ 3 ] 《同质化作品消耗耐心和热情,博纳依旧要做 " 超级大片 "》每经网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美编:宋晓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 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zy@hsmrt.com 周总监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成长计划】
◆◆◆
"点赞" 是喜欢,"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