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7日下午,由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和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微聚焦·2024湾区电影短片创作季线下展映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玉琨等出席展映会开幕式。
1月7日下午,由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和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微聚焦·2024湾区电影短片创作季线下展映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玉琨等出席展映会开幕式。
湾区电影短片创作季是国内首个以“湾区”为概念的电影短片创作平台,立足于龙岗,着眼打造一个具有亚洲及国际影响力的青年电影创作平台。本届短片创作季自2024年6月起募集影片,在全球范围内收到213份参赛作品,历经三轮筛选,最终评选出《最伟大的作品》《龙岗没有小魔仙》《点睛》三部作品;后经半年时间,孵化为短片。当天,该三部创意孵化短片分别进行了展映。
2024湾区电影短片创作季线下展映会宣传海报。
2024湾区电影短片创作季总监制、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曹颋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龙岗区作为大湾区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阵地,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政策支持,为青年电影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文艺创作之路,从来都是天赋与汗水的交织,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更离不开沃土的滋养。”他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以湾区创作为起点,让青年电影人能走上更大的舞台,讲好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一座充满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城市。”易玉琨在致辞中表示,龙岗不仅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创新强区,也是文化艺术强区。当下,龙岗影视产业企业已超过200家,电影院数量在深圳11个区中位列第二。此外,龙岗还有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东部影视城基地、华南首个AI+5G+8K超高帧摄影棚等一众高新影视工业产业链。
三部孵化短片作品宣传海报。
据了解,龙岗通过搭建影视产业“1+2+3+4”产业模式,即一套产业扶持政策,两个智能体系,三个服务平台,四个大型产业基地,以及十个扶持影视微短剧发展的重大举措,将有力赋能龙岗文化产业焕发生机。
相关新闻
主创团队分享短片创作背后的故事
《最伟大的作品》《龙岗没有小魔仙》《点睛》等三部创意孵化短片分别讲述了什么故事,短片创作理念及创作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
据了解,该三部创意孵化短片项目导演在各自拍摄过程中,都留下了独特的“深圳记忆”。他们中有曾在深圳生活二十余年的胡乔枫,也有初次来到龙岗拍摄的李岩和刘克。无论对这片土地熟悉与否,他们在影片中都饱含着自己眼中独属于深圳的精神和文化。
当天的活动邀请作品主创团队和观众一起观影并展开互动交流。
短片《最伟大的作品》由胡乔枫导演,该片讲述了AI大发展时代下,传统画师父亲看不惯儿子用AI作画,两人产生隔阂后又重归于好的故事。影片最后,父子和AI一起完成绘画,冰冷的技术和温暖的人性相互交融,父亲的绘画技艺也在新科技中得到传承。
“作品伟大与否,还要归结于创作者背后的动机和情感。”展映后,胡乔枫回答观众提问时对影片立意作了解答。
《龙岗没有小魔仙》以《巴啦啦小魔仙》为线索,串联了短片拍摄地龙岗的风光,探讨了青年人认识自我的艰难历程。该片采用“戏中戏”的形式,让女主角在舞台上探索自我,不再甘愿做朋友的“影子”。也因此,如何在片中表现人物内心的外化过程,以及性格层次的变化,成为该片在拍摄上的难点。
“我将戏剧《海达·高布乐》中酒神与日神的精神挣扎,糅合成了影片中两个角色的冲突。”导演李岩表示,运用了戏剧《海达·高布乐》的剧情,让主角的心理变化体现在这一舞台剧上。值此背景,龙岗区戏剧家协会主席唐辽,就如何处理戏剧与影视的题材差异这一问题,与团队进行了互动交流。
短片《点睛》以一幅名画作为引子,引发出的一段心灵旅程。部分情节灵感来源于深圳大芬油画村,基于现实进行提炼和再创造,讲述两个格格不入的人在探寻名画真相过程中找到共鸣。
“拍摄过程中遇到了暴雨和台风,但是没有浇灭我们的创作热情。这次经历,让我们对深圳、对龙岗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深切感受到了拍摄地大芬油画村的瑰丽,以及龙岗的活力。”展映后,主创团队分享了短片创作背后的故事。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刘雯琪
编辑:林琳 张星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