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电影若能凭借引人入胜的故事、演技精湛的演员、直白且深刻的内容,以及超越影像自身价值的社会教育意义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便可称得上是成功之作,《白日之下》无疑就是这样一部佳作。
黑暗中坚守理想与道义
《白日之下》这部电影后劲十足,那些电影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一部电影若能凭借引人入胜的故事、演技精湛的演员、直白且深刻的内容,以及超越影像自身价值的社会教育意义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便可称得上是成功之作,《白日之下》无疑就是这样一部佳作。
影片开篇便直入主题,将镜头聚焦于一起令人揪心的 “残疾院舍虐待事件”。随着媒体记者的卧底调查逐步展开,真相就如同被层层剥开的洋葱,一点点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而当梦想终于照进现实之时,影片却发起了直击灵魂的拷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面对这样的状况又该如何去做?
据悉,这部电影是改编自曾经真实发生在香港的几起事件,诸如2015年剑桥护老院虐待院友、2016年康桥之家院长涉嫌性侵院友以及自闭症男孩跳楼事件,还有多位院友在半年间离奇死亡等等。
剑桥护老院(源自网络)
创作者巧妙地将这些事件糅合串联在一起,融入到同一部电影之中。
其实这类事件就如同我们平日里在网络上随处可见的社会新闻一般,在这个信息爆炸、流量至上的时代,“耸人听闻” 的新闻可谓是铺天盖地,而除了那些秉持专业精神的调查记者会去深挖背后的悲剧根源之外,大多数的 “吃瓜群众” 往往只是匆匆浏览,鲜少会主动去深究其中的来龙去脉。
毕竟当下的时代从不缺夺人眼球的新闻,缺的恰恰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真相的精神。
毋庸置疑,虐待与性侵病人的行为简直罪大恶极,作恶者理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那些无辜的受害者本应早日被救助,脱离那无尽的苦海。
然而《白日之下》这部影片的 “野心” 可不止于此,它所追求的显然更多。主创团队竭尽全力地去完整且客观地呈现每一方的反应,无论是责任院方、媒体记者、律师,还是受害者,各方的状态与立场都在影片中得以展现。并且,影片还设置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 “反套路” 结局——作恶多端的人竟然逍遥法外,心怀善意的好人却无端遭受误解,受害者苦苦等待,却始终没能盼来正义的降临。
结尾处那扑面而来的绝望与无力感,仿佛一记重锤,狠狠敲打着观众的内心,让人不禁发问:
难道这才是现实世界那残酷的本真模样吗?
倘若代入女记者凌晓琪的视角去感受这一切,那种深深的绝望简直令人窒息。
凌晓琪—余香凝饰(源自影片官照)
在付出诸多努力后,却未能收获理想的结局,这般挫败感足以让人对人生都产生怀疑,不禁感叹:
难道恶人真的未必会有恶报,正义也未必总能战胜邪恶吗?
毕竟,现实并非如同电影那般,有着起承转合的顺畅逻辑,需要处处追求合理性与自洽性。恰恰相反现实生活往往是不讲道理的,它简单而粗暴,无序且充满了各种荒诞离奇、让人难以理解的状况。
其结局也未必都是皆大欢喜的,最终只会把一堆冰冷的 “破烂事实” 无情地摆在人们面前,等待着大家去慢慢消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倒像是电影的老师,它为电影提供了无尽的素材与灵感。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控方律师因证据方面的原因,无奈地选择主动放弃起诉;那个多次侵犯病人的“人渣” 院长,最终竟被宣判无罪释放;法官发出 “这是受害者的不幸” 的感叹后便黯然退庭;残疾院舍的病人们只能在大雨中流落街头;而一心想要帮助受害者的记者,却遭到了受害者的无端责难……
这样的结局,虽然与我们平日里常见的电影情节大相径庭,但它却无比贴合现实生活的真实逻辑,显得合情合理。
就算恶未必有恶报,我还是选择公义与善良!
面对如此一败涂地的结局,记者凌晓琪并未灰心丧气,她宛如黑暗中那束永不熄灭的光,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正义这一方,坚守着自己的良知与底线。
因为她深信,即便暂时看不到结果,但只要坚持下去,这份坚守总会蕴含着别样的意义。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她都决意要继续与黑暗抗争到底,这也算是这不幸结局中的一丝万幸。
也正是在这一刻,由余香凝饰演的女记者形象瞬间变得鲜活立体起来,她在银幕上虽败犹荣,仿佛一位与魔鬼进行着不懈搏斗的圣斗士,带着一种 “堂吉诃德式” 的悲壮色彩。
没错,她就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代表着一种在当下社会里几近濒危的英雄主义。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看似 “不合时宜” 的 “英雄主义理想” 存在,这个有些堕落的世界才不至于陷入无可救药的深渊。
正所谓 “德不孤,必有邻”。
姜大卫饰演的 “老病号” 通伯,便是凌晓琪在这场艰难战斗中的 “好拍档”。他明知女记者假扮 “孙女” 来当 “卧底”,却故意不点破,在这个犹如地狱般的地方,“装傻” 成了他的生存之道。
“老病号” 通伯—姜大卫饰(源自影片截图)
当同宿舍的老友猝然离世时,他那难以掩饰的失落之情溢于言表。而当残疾院院长被法院起诉,却因缺乏关键证据无法定罪之时,通伯毅然将自己偷拍的视频交给了记者,在凌晓琪因没能帮助到大家而陷入自责之时,通伯又贴心地安慰她道:
人生到处都是选择题,要么做对要么做错,不要因为做对一件事而内疚……
原本通伯只是一个孤苦无依的 “糟老头”,但在这一刻,他却仿佛化身成为记者人生路上的导师,在那至暗时刻,为她拨开重重迷雾,指点迷津,通伯在银幕上的形象也瞬间变得高大而又温暖起来。
虽说调查记者肩负着记录和报道真相的神圣天职,然而,倘若没有民间力量的支持与协助,真相往往很难冲破重重阻碍,浮出水面。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
若想让世间的一切罪恶都能受到公正的审判,让作恶之人最终都得到应有的惩罚,那就绝不能让每一位挺身而出、主持公道的 “猛士” 寒了心。要知道,实现正义的目标,不仅需要孤胆英雄的奋勇拼搏,更离不开广大社会力量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在这部电影里,残疾院院长本身也是残疾人,他和那些 “魔鬼护工” 原本同属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长期在社会上遭受着他人的歧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可他们却没有选择勇敢地站出来,去对抗这不公的世道,反而将毒手伸向了比自己更为弱小无助的病人们,做出种种令人发指的恶行。
这无疑是人性中最为卑劣与恶毒的一面,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触犯了法律,更是对道义的公然违背。
影片中所展现的残疾院舍虐待病人的一幕幕场景,着实让人触目惊心——扇耳光、关禁闭、性侵犯,用订书针扎胳膊、“集中营” 式冲凉水澡等等,这些仅仅是表面上能看到的残忍行径,而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问题,则更为错综复杂。
影片中虐待老人画面(源自官照)
比如香港当地政府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相关机构的低效不作为,以及老弱病残群体与社会收容机构之间的供需矛盾亟待解决等等。追根溯源,这其实是一个体制层面的问题。
倘若不尽快改善这种对弱势群体极不友好、极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那么类似这般惨无人道的案件恐怕仍会层出不穷,悲剧也将不可避免地一次次上演。
除此之外,电影还从侧面深刻地刻画了人们冷漠的亲情关系。
就像影片中所呈现的那样,老人孤独地在收容机构里走向生命的尽头,可身边的亲友子女们却无一前来探望,即便偶尔碰面,也是满脸嫌弃的模样,恰如片中那句台词所说:
人老了就成了包袱。
简直就是一场令人痛心的人伦惨剧。
试想一下,一个总是嫌弃老弱病残,将他们视作 “包袱”“异类” 的社会环境,又怎能称得上是 “健康和谐美好” ?老人们先是被家人无情地遗弃,接着又被相关机构像 “踢皮球” 一样推来推去,最后 “羊入虎口”,在所谓的福利机构里惨遭虐待凌辱……
倘若一个文明社会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对待老弱病残群体的话,那简直比野蛮社会还要残忍万分!
雪中送炭是善举,济危扶弱是美德,仗义执言是正义;而恃强凌弱是恶行,黑白颠倒是罪孽,纵容恶人更是不可饶恕的恶。要让善良的人们能够拥有安全感,就必须让作恶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对待弱者的态度。
绝不能只是一味地做足 “面子工程”,竭尽全力去掩盖矛盾、粉饰太平,推行所谓 “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的弱肉强食的 “丛林法则”。
所有这些做法,无一不是违背人性的 “恶”。
只有坚决拒绝歧视、伤害弱者,摒弃给他们随意贴标签的行为,真正把弱势群体当作平等的 “人” 来看待,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安全保障,让他们起码能够有片瓦遮身,不至于流落街头,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或是死去,这才是最起码的 “善”,是最基本的人道主义要求。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人类所构建的文明秩序恐怕就要受到质疑了。
《白日之下》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纸媒日渐式微的时代,传统报刊正逐渐被新媒体阅读所取代,人们自由表达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那些敢于披露真相的人也常常会遭到无情的打压。
即便在传统媒体内部,也面临着不断分裂的困境,从业者们也都在艰难地做着去留的抉择,仿佛每个人都如同风中之烛,在时代的洪流中飘摇不定,朝不保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坚守理想与道义,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然而,即便阴霾笼罩着整个苍穹,大地之上滋生着种种罪孽,可总要有那么一些人,勇敢地挺身而出,去记录这个时代的善与恶、真与假、爱与恨。
只有让正邪之间的较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正道的光芒照进那黑暗的角落,才有可能去医治社会的弊病,拯救那些受苦的灵魂,才有希望改变当下这不尽如人意的现状,进而重塑一个公正光明的未来。
来源:荣古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