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中的土特产——榆林苹果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1-03 11:58 3

摘要: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陕西广电影视文化联合出品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累计票房破19亿。影片中的《回乡之路》故事背景以陕北榆林毛乌素沙漠治理为题材,讲述了陕北治沙人“乔树林”用沙地苹果项目带领乡亲们,先治沙再致富,将沙漠变成果乡的动人故事。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陕西广电影视文化联合出品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累计票房破19亿。影片中的《回乡之路》故事背景以陕北榆林毛乌素沙漠治理为题材,讲述了陕北治沙人“乔树林”用沙地苹果项目带领乡亲们,先治沙再致富,将沙漠变成果乡的动人故事。

《回乡之路》取材于陕西榆林人在毛乌素治沙的真实故事,电影中“乔树林”的故事正是根据横山区有着“沙地苹果创始人”之誉的张炳贵的真实故事改编。2003年,从横山水保局工程师岗位已退休3年的张炳贵,受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而扎根大山义务植树的杨善洲影响,与赵石畔国营林场签订了承包300亩荒沙低产林改造示范点工程合同,决心在48年承包期内,把低矮稀疏的“老汉林”荒沙梁改造成经济林园。为了便于林木管理,他在果园内新建了房舍,和老伴一年四季都吃住在山上。

通过15年试种和技术改良,终于在2018年让苹果树大面积挂果,同年,张炳贵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登记了“芦河沙地苹果”,这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沙地苹果商标。

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沙地苹果”其实就是榆林山地苹果。“十三五”以来,榆林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西苹果“北扩西进”战略,全力推进山地苹果发展,如今,山地苹果种植面积突破115万亩,价格从曾经的“三毛五毛的没人要,三元五元的卖不到”,转变为走高端路线,价格达15元一斤,远销国内外。曾经的地方“土”特产,实现华丽转身,成为榆林的优势主导产业,在中国苹果产业迎来新一轮大调整的关键阶段,塞上榆林成为苹果种植新兴产区。据榆林市农业农村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116万亩,总产量达74万吨,预计实现产值55亿元。

榆林山地苹果产业还注重品种优化和品牌建设。主栽品种包括富士、瑞阳、瑞雪、秦脆等,这些品种不仅口感好、品质优,还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榆林市积极推进苹果产业品牌建设,制定出台《榆林山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并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成功举办榆林山地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进一步提升了榆林山地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6年“榆林山地苹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在各类展销会、博览会上,先后荣获果王大赛奖项3个,优质苹果奖金奖38个、银奖43个。先后被《中国推介》栏目、央视财经频道等宣传报道。借助苏陕协作、驻榆大型国有企业等优势资源,在上海、西安等各大城市开设直销店48个,培育电商企业25家,开办各类网店、微店800多个,“海霞榆果”“墕头红”等产品品牌誉满四方,备受消费者青睐,销售范围已覆盖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地区,出口到俄罗斯、尼泊尔等多个“一带一路”国家。

来源:品牌农业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