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当经典戏曲电影《梁祝》13场戏拍案遭遇“斯奈德15个节拍”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26 08:54 4

摘要:桑弧,中国著名导演、编剧。1954版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桑弧导演编剧,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是中国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作为一部舞台艺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分13场,极尽展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写意之美。

桑弧,中国著名导演、编剧。1954版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桑弧导演编剧,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是中国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作为一部舞台艺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分13场,极尽展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写意之美。

布莱克·斯奈德,著名好莱坞编剧。“斯奈德十五个节拍表”,是由斯奈德在其著作《救猫咪》中提出的一种电影编剧理论,它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划分为十五个关键节拍,每个节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以此来帮助编剧控制故事的节奏和结构。

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三场戏与“斯奈德十五个节拍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令人惊奇地展现出“严丝合缝”的对位性:

第一场戏“别亲”,集中表现年轻秀美的祝英台,想要求学杭州,父亲祝公远认为有违妇道,她设巧计戏弄父亲,逼得父亲同意她乔扮男子去读书。

这一场戏的情节对应了“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一幕开场阶段的三个节拍:(1)“开场画面”:介绍主人公祝英台与对手父亲祝公远,以及特定的古代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氛围。(2)“主题呈现”:通过祝家父女冲突暗示了反封建礼教的故事主题。(3)“铺垫”:通过几番巧妙的斗争与适度的妥协,祝英台最终迫使父亲同意自己女扮男装去求学,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为故事主情节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第二场戏“草桥结拜”:求学途中,祝英台在草桥亭巧遇梁山伯,两人志同道合,结为兄弟盟,从此读书有良伴。

这场戏的情节情节对应“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一幕的一个必备节拍:(4)“触发事件”:这是故事的一个关键的催化时刻,像所有爱情故事一样,梁山伯——爱的对象的出现,打破祝英台原有的生活平静,激发起她对爱的渴望。

第三场戏“托媒”:光阴过去似流水,匆匆过了三载,祝公远家书抱病催祝英台归家,祝英台难舍梁山伯,向师母袒露真情,拜托师母做大媒。

这场戏的情节对应“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一幕的另两个必备节拍:(5)“争执”:主指人物内心的纠结与矛盾。祝英台既舍不得离开梁山伯又担心父亲,于是陷入两难困境,内心产生强烈的冲突。(6)第二幕衔接点:故事进入第二幕的重要阶段。经过思想斗争,祝英台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借师母的口,向梁山伯表明心意,内此明确了故事的爱情走向。

第四场戏“十八相送”:梁山伯相送祝英台归家,祝英台一路暗示爱慕之情;第五场戏“思祝下山”:师母点破天机,梁山伯惊喜要下山访英台求婚;第六场戏“回忆”:下山途中,梁山伯一一悟出送别祝英台时英台的一路暗示。

这三场戏的情节对应“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二幕前半程的三个必女节拍:(7)“娱乐游戏”:一路之上梁祝之间的互动,祝英台的聪慧伶俐、梁山伯的朴实憨厚相应成趣,前半程祝英台设迷、后半程梁山伯解迷,形成一段华彩的情节段落。(8)“B故事”:在梁祝互关动情节中,穿插了两个书童间的互动,通过这个次要情节,为梁祝主线故事进一步平添了情趣。(9)“中点”:故事中间的一个必需的转折点,看似梁祝之间的爱情柳暗花明,前景无限美好,呈现出一种“伪胜利”的假象。

第七场戏“劝婚、访祝”:祝公远将祝英台许配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祝英台饮食不进三天,梁山伯来访,祝公远先是不让二人相见,后在英台抗争之下,容她一见,但要她要好言相劝于梁山伯,叫他另娶淑女。第八场戏“楼台会”:梁祝二人相见,梁山伯喜气冲冲,而祝英台又是欢喜又伤悲。祝英台告诉梁山伯,爹爹作主已将小妹终身许配马家了,此生已无望,梁兄你另娶淑女。梁山伯愤极成疾。第九场戏“送兄”:祝英台送梁山伯离开祝家。梁山伯提出死后葬在胡桥镇,祝英台承诺立红黑二字刻两块坟碑,黑的刻着梁山柏,红的刻着祝英台,在世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台。

这三场戏的情节对应“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二幕后半程的第一个必备节拍:(10)“反派逼近”:危机逐渐逼近,祝公远阻拦梁祝之间的爱情,祝英台面临重大挑战。

第十场戏“山伯临终”:梁山伯临终之际,求一见祝英台,梁母去请,带回祝英台的青丝和亲笔信,梁山伯哀恳母亲落实两人的诺言。梁山伯故世。 第十一场戏“吊孝哭灵”:梁家孝堂。祝英台吊孝。我与你海誓山盟生前订,地老天荒永不分。老爷请小姐急速归府。

这两场戏的情节对应“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二幕后半程的两个必备节拍:(11)“一无所有”:以梁山伯的故世,标志主人公祝英台似乎失去了一切。(12)“灵魂的黑夜”:通过祝英台灵前的独白唱段揭示出祝英台内心的痛苦与决绝。为接下来的行动选择打下基础。

第十二场戏“逼嫁”:祝公远逼祝英台梳妆上轿,祝英台以一事求恳,轿前两盏白纱灯,轿后三千纸银锭,花轿先往胡桥镇,英台要白衣素服祭兄坟。祝公远无奈依就,必须要外面穿红,内边着白,祭坟之后,即往马家交拜天地。

这场戏的情节对应“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二幕后半程最后一个节拍:(13)“第三幕衔接点”:故事进入最后阶段前的转折点,祝英台貌似屈服于父亲祝公远,但也隐约可现她另有谋算。

第十三场戏“祷墓化蝶”:祝英台在梁山伯墓前哭拜,狂风大雷大雨,坟墓豁裂,祝英台纵身跃入,仆人欲阻,扯下衣襟,片片化作蝴蝶,随风飞舞。光复亮,风和日丽,花鸟争春,彩虹万里;祝英台、梁山伯化作蝴蝶翩翩起舞。

这场戏的情节对应“斯奈德节拍表”中故事第三幕的两个必备节拍:(14)结局:故事的高潮和解决。祝英台实现了“在世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台”的承诺,梁祝化身美丽的蝴蝶,成双成对,厮守好合。(15)“终场画面”:以梁祝翩翩双飞的美丽画面作为电影的结尾,留给观众反思与遐想。

之所以将中国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斯奈德十五个节拍表”风马牛不相及地放在一起,不过是想强调两点:一、故事是全人类的精神家园,貌似千差万别的背景,有着共同的实质。二、故事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而好故事又一定是合规律的,掌握规律、学好手艺才能讲好故事。

来源:说似一物即不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