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张校长父亲改成了母亲酗酒。我在农村待过,深知农村妇女能把一块钱掰成两半用,哪来钱买酒?这种改编完全不符合生活逻辑。把山区女学生厌学的原因改成了上网、逛街。**2008年的贫困山区,连饭都吃不饱的孩子,哪来的钱上网买衣服?**这简直是对现实的扭曲。把张校长的精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师,我今天想跟同学们聊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我本是高山》。
看到新闻说这部电影正在全国点映,本该收获一波好评,没想到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说实话,看完相关报道后,我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让我想起了课堂上经常教导学生的一个道理 - 改编不是乱编,创作要有底线。
这部电影存在几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改编点:
把张校长父亲改成了母亲酗酒。
我在农村待过,深知农村妇女能把一块钱掰成两半用,哪来钱买酒?这种改编完全不符合生活逻辑。
把山区女学生厌学的原因改成了上网、逛街。
**2008年的贫困山区,连饭都吃不饱的孩子,哪来的钱上网买衣服?**这简直是对现实的扭曲。
把张校长的精神支柱改成了已故丈夫。
张校长本人多次强调,支撑她的是信仰,是对教育的热爱。
为什么非要加入这么多感情戏?
更让人气愤的是,编剧面对质疑不是认真反思,反而大发雷霆,说出"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这样的话。
孩子们啊,这哪像是在创作一部传记电影的态度?
我问问在座的同学,如果让你写一篇作文,要求以某个真实人物为原型,你会随意添油加醋、胡编乱造吗?
记得我以前带过一个学生,写作文喜欢天马行空。
有次他写了篇关于钱学森的文章,把钱老写成了会武功的超人。
我就告诉他:真实的伟大往往比虚构的传奇更打动人心。
张校长40多年扎根山区,帮助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
她的事迹本身就很感人,根本不需要加入这些莫名其妙的情节。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去年带学生去华坪女高参观的场景。
那些女孩们眼中的光芒,教室里飘扬的红旗,墙上张校长的照片,无一不在诉说着一个质朴而伟大的教育故事。
这部电影为什么要把如此动人的真实故事改得面目全非?是主创团队对基层生活缺乏了解?还是觉得原本的故事不够"戏剧性"?
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想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好的作品应该尊重事实,传递真诚,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艺术加工"而背离初心。
来源:A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