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好东西》:父母恨孩子,天经地义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13 23:41 5

摘要:《好东西》,这部电影目前评分很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细节故事不按套路出牌。

《好东西》,这部电影目前评分很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细节故事不按套路出牌。

不按套路出牌,在有很多思想禁锢的地方,是很有杀伤力的。

因为套路你知道,对方也知道。对方知道你出的套路,就明白该怎么防守。

目前电影市场也一样,讲点大家都赞同的拥护的观点和情节,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很难博人眼球出头。老套路一多,观众没有情绪预期,自然不出彩。

所以,当电影里面出现了同性恋伴侣大大方方和“出轨对象的”男方谈判;出现了为男人付出,最后浪子回头,但女主却洒脱不要;就很令人耳目一新了。

剧照:两个女主假装Les和男主谈判

但这里面,宋佳饰演的“单亲妈妈铁梅”却陷入了常见的情绪套路:在因为带孩子而觉得辛苦时,自己泥菩萨过江难保自身,还要责怪自己没能当个标准的好妈妈;

又因为控制不住,发泄了对孩子王茉莉小朋友的恨,而感觉内疚。

这位单亲妈妈铁梅是用这些语言泄愤的:“你知道带孩子有多难吗?”“千万千万不要生小孩。”

或者抱怨自己每天还要起早送孩子上学,或者给小孩找兴趣班老师等费尽心神。

这种愤恨,在家庭中哪怕不是单亲,都司空见惯。

但铁梅的愤恨背后还有因为这种“愤恨自己的孩子”而产生的内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剧照:女主铁梅的孩子

这里就是前后产生了两种情绪。

如果不看见和消解这两种情绪,一定会造成内耗,久而久之,就绝对会破坏关系,因为情绪无法消解,就一定要找个发泄的出口。

情绪可以被区分为“原生情绪”和“次生情绪”。

原生情绪是自然的,是流畅的,是易见的。它们几乎经常不经阻碍又流出,又自自然然地结束。

比如看到鬼会害怕,看到有人把烟头往小动物身上戳会愤怒。

次生情绪则则可以理解为:为了逃避原生情绪而产生的情绪。

比如因为做错事而被当场指出的羞愧,变成了愤怒倒打对方一耙:这时候的愤怒,就是为了逃避那种因为感觉丢人而产生的羞愧。

单亲妈妈铁梅的愤恨,就是原生情绪;

因为觉得“自己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没有做到标准中的好妈妈”而内疚和羞愧就是次生情绪。

同时,这些情绪后面藏着一个值得讨论的事:父母恨孩子,就不是好父母了吗?父母对孩子产生怨恨,就是禁忌吗?

父母对孩子的恨,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作为父母,你应当恨孩子,并且看到自己这份恨意。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提出“母亲恨孩子的17个理由”。

其中有几个是这样的:

1.婴儿不是她心中设想的那样。

在我小时候,看到很多婴儿出生时都是皱巴巴,跟个丑猴子似的还红红的。当时我觉得,要是我是他妈,看到生出这么丑的小孩,还谈什么母爱泛滥,不偷偷扔到街上已经算我伟大了。

可以想象,还有很多孩子根本不是所谓的天使宝宝:半夜狂哭,吐奶,死活不去幼儿园等这都是基本操作。

2.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

很多家庭的关系和感情,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发生变化。

因为随着孩子的出生,不仅是杂物的增加,还以为对双亲,尤其是母亲的私人时间的占用。

而且是无情的占用:孩子用他们的柔弱和无助,控制了周围强大和有能力的人,稍微用点哭声就能把周围的大人搞得团团转。

在这部电影中,铁梅一直抱怨自己忙,没时间跟旁边的闲人一样天天谈恋爱。

这些话里,虽然有着对自己没足够能力去爱,和对进入关系的恐惧,但同时这又确实是个事实:

看看有多少妈妈和爸爸为了得到点私人自由时间,而放肆熬夜?

3,最初他一点也不知道她所做的。或者她为他所作的牺牲。

中国有句话叫“养子方知父母恩”。这句话其实说的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换位思考”是一种很牛逼的能力。有点接近“佛门六通”里的“他心通”的味道。

为什么这种能力很牛逼?因为大多数人所讲的换位思考,也不过就只是“生硬代入了自认为对方可能产生的情绪”,而不是考虑对方的身份,阅历,地域,信仰,职业等;

换位思考所要求的范围和高度,纵贯了一个人生活的横坐标(当前社会的种种属性)和纵坐标(一个人的历史时间和未来希冀)。

这个能力,对于还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高度自恋的婴儿来说,如登天般的艰难。

最要命的是,温尼科特在后面还写到:“度过一糟糕的上午。一起出去。婴儿同一陌生人微笑。陌生人说:他难道不可爱吗?”

要是这位陌生人,刚好在铁梅发脾气时在场,铁梅定能把他从折叠屏打成平板。

父母,或母亲, 或单亲妈妈(亦可称为独立抚养者),怨恨孩子的级别大体可以随身份而上升,甚至可以远超这17个理由。

温尼科特:妈妈会恨孩子的17个理由

父母爱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而父母恨孩子,却无人敢轻易提起。

其实恨孩子更是天经地义。因为爱和恨本是一体两面:它们就如月亮与太阳,就像清晨与黄昏。

爱与恨的强度浓度之高,以至于有时分不清也无法分清。

但有哪一种高强度的情绪,不是爱恨交织的呢?

而在中国,亲子之间往往只允许爱的表达,这份“不允许表达的恨”出不来。

于是造成了亲子关系之间的窒息,拉不开距离,往往进而扭曲成为“我都是为你好”,“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的以爱的名义掩盖的恨。

恨得清清爽爽,才能爱得明明白白。

因为没有清晰被看见的东西,就无法被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东西。

恨如果无法觉察,就无法被看见,更无法被命名,它就会弥散在家庭,亲子之间,成为永远无法消散的魔咒。

“爱”是“好东西”;恨,其实也是。

来源:亲子游乐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