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邵艺辉被网暴退网那天,我上微博搜了一下,都没几个大号关注此事,电影群里的一个朋友替她鸣不平的内容都能排上热度第二。
邵艺辉被网暴退网那天,我上微博搜了一下,都没几个大号关注此事,电影群里的一个朋友替她鸣不平的内容都能排上热度第二。
本以为这事激不起波澜,邵导就这么吃个哑巴亏,面对恶势力惹不起只能躲,挺让人感到沮丧的。
谁知过了几天,各个平台和群里陆续开始发酵此事,而且不论男女几乎齐刷刷站到了她这边,颇有点像正义虽迟但到的爽文上演。
有人说,这些网络施暴者,从头到尾就是拿邵艺辉当工具使,见她拍了符合心意的电影,就捧她作意见领袖,见她支持“擦边媚男”行为,就踩她为女奸叛徒。
大体归纳是对的,但其中有一点说错了。
邵艺辉并不是被施暴者当成了工具,她确实在某个阶段,是被她们当成亲爱的同盟来对待的,而正是如此才让她成了炮火靶子。
这个逻辑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我们说回电影,来看看邵艺辉的创作初衷,就不难明白。
我认为《好东西》对男性是有正面意义的,尤其是示范了男人在两性关系里的错误模式和必然后果,很有警示作用。
同时我也不否认,它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展示女性观念的电影。很多价值观上的表达,与大量网络女权群体的喜好是一致的。
但是,邵艺辉拍这个电影的初衷,是为了迎合女权群体、成为她们的精神偶像、吃女权流量的红利吗?我认为不是。
电影里不少情节、冲突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很明显都是收着写、收着演的。
但凡你对网上的两性议题有一定敏感,都不难给剧本提出几个修改建议,比如让男性更粗俗可鄙,让女性更亲密互助,让男女冲突更赤裸并以女性大获全胜告终,让它更符合激进群体想看到的样子。
只要邵艺辉做出相应的创作改动,电影大概率会受到更火爆的追捧,甚至创造出去年《芭比》在全球那样的吸金狂潮都未可知。
但她选择不这样做。
相反,《好东西》中能让两性对立更尖锐、让激进群体更狂欢的部分,都保持了相当的节制。
因此,我相信邵艺辉拍《好东西》的出发点是比较单纯的,是出于自己对这套题材背景、这些男女群像和抓马互动的创作欲望,即使有迎合女权流量的意图,占比也是不高的。
我也相信,不管秉持性别议题的哪个立场,只要脑子不是特别浆糊,都能看到这一点。
但唯独对于向邵艺辉施暴的那个群体,上述真相在她们脑中是不被允许存在和认可的,原因没有别的,只因为她们是一群极度的自恋狂。
自恋狂坚信整个世界围着自己转,她们对此事的认知是这样的:
你拍了一个帮女性说话的电影,那你当然就是为了我拍、为了我服务的呀,你怎么可能有其他的创作目的?
既然是为我服务,那我就单方面吸纳你为同盟、家人、并肩迎敌的战友,高声支持赞美你。
不过同时呢,既然你进了我们群体,那今后你所做的任何事,当然都得符合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规矩。
一旦你坏了规矩,比如给一个跳擦边媚男的姑娘点了赞,当然就是犯了恶劣不可饶恕的罪行,辜负了我们对你那么宝贵的信任和期望。
对于背叛者,我们当然恨之入骨,必须要狠狠施予惩罚,让你在网上混不下去!
要我说,邵艺辉也还是对简中互联网的生态不够了解。她点赞的当下,肯定是没料到网上还有这么一批偏执群体存在,并且数量还如此之众。
等她后知后觉到,估计是懵逼的,心想我就拍了个自己想拍的电影,一没宣誓入会二没歃血碰杯,怎么就加入你们团伙了,要被你们按头教做事啊?
我点赞一个自力更生的小姑娘,还是个为国争光过的奥运冠军,竟然也触犯天条,你们这是啥反人类组织啊?惹不起惹不起,我退还不行吗?
所以你看,要是仅仅被当舆论工具,她压根不会有这么大的麻烦。人们对工具是没有感情的,上回能用就大用特用,这回用不上就无视,最多嘲讽几句,不会生出不共戴天的仇恨。
只有自恋狂才会把工具当成自己人,把爱恨情仇脑补进不存在的关系里,喜欢你时乐见你春风得意,扭头不满了立刻恨不得你碎尸万段。
不知道这些自恋狂平时在批男、批爹味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套行为其实爹出天际。
自恋狂往往还伴随着其他一些表现。
比如缺乏同理心,难以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拥有不切实际的权利欲,热衷于操纵别人的行为来满足需求。
还常常缺乏责任感,爱把失败归咎于外部的原因,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上述种种都会让自恋狂做出过激的、常人难以理喻的行为,从邵逸辉的这次遭遇,全网都见证了一次大规模病症发作的生动展示。
邵艺辉拍出《好东西》,一定程度上让网上男女群体有所冲突,但她的这番经历又让大家团结了起来。
她帮助头脑清醒、理智在线的人们,看清了自恋狂的双标、虚伪、自私自利和爱扯大旗当虎皮的真面目。
不论男女,都应该感谢邵艺辉。
来源:洞察情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