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主流报道中,“老登电影”大概具有以下特点:迷恋宏大叙事(或称男性英雄叙事),导演是男性(中老年为主),男性视角,男演员是第一主角,女演员是工具人,满足男性趣味......借用去年全球大火的影片《芭比》的说法,他们都在拍“男人与马”的故事。
作者 | NSBetter 编辑 | 先声编辑部
最近,文娱圈有一个词特别火,叫老登电影。
在主流报道中,“老登电影”大概具有以下特点:迷恋宏大叙事(或称男性英雄叙事),导演是男性(中老年为主),男性视角,男演员是第一主角,女演员是工具人,满足男性趣味......借用去年全球大火的影片《芭比》的说法,他们都在拍“男人与马”的故事。
不过,这个由“小妞电影”梗化二而来的名词,在舆论场已然变成了大搞性别对立的工具,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在我们看来,“老登电影”本身应该是一种以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鉴赏经典作品后做出的评价。而女性主义视角也应当只是一个鉴赏文艺作品的角度或者工具,不比别的角度更“没价值”,但也不应当仅是一个为贴标签而搬出来的抽象的大词。
曾看过一句话,评价一部电影是否是男性中心的,要看里面是否有至少两个女性角色,互相的对话和沟通超过一定数量,且话题不涉及男性。这个评价标准非常简单直接有效,因为男性中心正是父权的重要属性之一。
但有些被网友归为老登电影的电影,却未必全完吻合所有父权特征,甚至有可能是部分反父权的。
比如经典黑帮电影《好家伙》,其中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这也是绝大部分黑帮电影的特点。但整个故事却是在揭示男性支配和极端的控制欲和竞争环境,是如何一步步摧毁一个人的。从这点来说,它是部分反父权的。老登电影的标签不该这么简单地贴上。更别提女性主义视角之外,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
老登电影的反面,也不应该是所谓小妞电影。后者的女主形象往往是男性视角下基本无害的,角色缺点都是无关紧要的,并且故事走向和人物弧光也是符合期待的。
某种程度上,小妞电影只是主角是女性的老登电影。
因此,《好东西》完完全全不是小妞电影,三位女主角否定了男性支配和男性中心,主角的优秀特质和真实缺点也否定了单纯男性认同。包括但不限于前夫哥的存在,也讽刺了控制欲和竞争性。父权叙事布下的种种圈套都没踩,是实实在在的女性主义电影。
而且,这部电影也不止于此,它在性别之外同样反映了自媒体行业、亲子问题、人际关系等其他真实的社会议题。
其次,女性主义视角用于艺术鉴赏,本身并不存在对错,只有题材的不同带来的论述素材的多寡,也即所谓的“合不合适”。但由于性别问题,甚至其中包含的阶级问题的存在是如此广泛,完全不适用于女性主义视角的作品可以说屈指可数,多少都能讨论点东西出来。
提出一个新的鉴赏角度容易,言之成理即可,而否定一个角度就难得多了。打分角度越多,文艺作品的隐藏价值就更能被挖掘出来,缺失的价值也更能被发现。
很多人以“时代局限性”为一些经典作品开脱,而忽略了这种局限之所以被发现,正是用了更开放多元的视角审视的结果。只是同时也要注意,缺失女性视角,不代表其他方面也被一并否定,更不应该觉得喜欢“老登电影”的人都是老登。
汤拥华老师在《文学批评入门》一书中专门讲了一节女性主义批评。
他提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是为了在道德上占据一个制高点,以觉醒者的身份控诉文学世界中随处可见的性别偏见,而是要辨识男女等级二元对立关系所造成的种种压抑、遮蔽、扭曲,发掘那些从未被恰当言说的经验,看是否在某处隐藏着能够促成规则改变的因子,可以通过某种批评实践去激活、培育并最终实现某种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是双重意义上的,既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改变、文化的改变,又是文学新的可能性的发现。”
这么有价值的批评视角,为何不能用呢?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排版 | A
来源:文娱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