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枝裕和的高口碑代表作之一《如父如子》是拍摄于10多年前的电影,曾荣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豆瓣评分高达8.7分。如今登陆中国大银幕,故事依然新鲜,情感也深刻动人,也能让很多人感动落泪。它继承了日本电影一贯的风格——温馨细腻。用细节塑造人物性格,用
是枝裕和的高口碑代表作之一《如父如子》是拍摄于10多年前的电影,曾荣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豆瓣评分高达8.7分。如今登陆中国大银幕,故事依然新鲜,情感也深刻动人,也能让很多人感动落泪。它继承了日本电影一贯的风格——温馨细腻。用细节塑造人物性格,用淡淡的音乐作配,在雅致朴实之间道出人世间最基本的情感道理。
影片《如父如子》从一桩抱错孩子的戏剧性事件出发,抛出一个要不要换回儿子的难题:一边是血浓于水的血缘纽带,一边是朝夕相处的亲情羁绊,如果非要二选一,我们将如何作出选择?双方的贫富差距、教育理念等也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男主人公野野宫良多,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在公司里风生水起、步步高升。他有一个乖巧懂事的6岁小男孩庆多,全职妻子野野宫绿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让良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作中。看上去幸福美满的家庭被医院的一条意外消息打破:庆多出生时,他们可能抱错了孩子。在医院的安排下,他们和另一个家庭见面了,父亲是头发凌乱、形象邋遢的斋木雄大,在乡下跟妻子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他们的孩子叫琉晴。两个本应不会有交叉线的家庭,就这样机缘巧合地相遇了。
两家多次见面和相处后,良多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换回孩子:一边是老实懂事的庆多,一边是活泼好动的琉晴,影片借几位角色的态度,道出了每个人在遇到这种事情时,都必须面临的挣扎与抉择:庆多其实是一个资质平凡的孩子,常常遭受良多的责备,而良多本人因工作繁忙也鲜少陪伴孩子,主要都是全职妻子照顾,意外发生后,良多甚至有点期待亲生的琉晴,未来能有更好的表现。
与精英父亲不同,平民父亲雄大虽然挣钱不多,但与孩子的相处却非常融洽欢乐。作为一个小店老板,雄大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家庭中,他可以嘻嘻哈哈地陪孩子玩耍,一起在浴缸里泡澡,一起去户外放风筝,整个家庭氛围也更加轻松愉快,没有那么多望子成龙式的苛求。
上司给了良多一个建议,把两个孩子都争取过来抚养,可以给他们更好的成长环境,也免去了选择的烦恼。但和良多关系不太和谐的父亲,即孩子的爷爷,要求他尽快把亲生骨肉琉晴接回身边,因为老人还是认为血缘关系胜过一切。跟孩子朝夕相处的妻子,常常因即将失去庆多悲伤流泪……
看到这里,大银幕前的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正所谓日久生情,即使是一起生活了多年的猫狗宠物,也会产生感情,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其次,电影不仅在讲一个抱错孩子的伦理故事,也在讲我们如何看待东亚盛行的成功学、绩优主义。在两个家庭的困惑、徘徊与挣扎中,导演也有意让大银幕里的主人公和大银幕外的观众,共同思考“何为父”“何为子”以及“何为家”的问题。
例如,良多一家在影片前半段,其实很像我们常说的“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的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良多不仅不自知,还一直认为自己平庸的父亲是反面教材,公司的领导才是他心中的理想父亲。影片后半段,换回亲生孩子琉晴后,良多开始将时间和精力投注到家庭,陪伴妻子和琉晴,这也许就是良多想把对于庆多的亏欠弥补到琉晴身上,这体现了他对过往时光的反思。直至他某天无意间发现相机里有很多自己的照片:有的虚、有的实、有的歪、有的正,都是庆多用小手按下快门,记录下的爸爸的影像。良多感受到不善言辞的庆多其实对自己充满依恋,他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自责和想念,眼泪慢慢地流出了眼眶,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答案……
是枝裕和曾经说过,自己当年拍完电影《奇迹》后,回家发现女儿对自己很陌生,“第二天她看到我说,大叔,欢迎你再来啊。我心想,坏了,她不会以为我只是一个叔叔吧?”这样的反思,成为是枝裕和创作《如父如子》的起点。他也希望借助福山雅治饰演的良多这一角色,让大家思考,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父亲,“良多一直被父亲的固有形象束缚着,当他看到另外一家那个完全不一样的父亲时,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父亲身份。”
是枝裕和的作品不追求华丽复杂,反而有意识地在做减法,而且很喜欢在作品中探讨家庭关系,在这部《如父如子》中,他将不成熟的父亲形象搬上大银幕,直击很多东亚家庭的现状和痛点,也侧面展示了这些家庭中母亲的付出总是被低估和忽略。很多大银幕外的观众也跟良多一样,通过一桩抱错孩子的戏剧性事件出发,获得了一场“丧偶式婚姻”的家庭温情课,慢慢知道生活中哪些是最宝贵的东西,哪些是最应该珍惜的东西。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李莉
来源:热点情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