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 | 从《新丝路上的交响》看新主流纪录片话语创新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03 17:08 5

摘要: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下简称“CGTN”)推出向世界讲述“一带一路”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新丝路上的交响》,成为“新主流纪录片”创作传播的成功案例。新主流纪录片的“新”体现在通过转换叙事主体,以不同国家本土化的

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下简称“CGTN”)推出向世界讲述“一带一路”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新丝路上的交响》,成为“新主流纪录片”创作传播的成功案例。新主流纪录片的“新”体现在通过转换叙事主体,以不同国家本土化的人物形象和认知视角呈现并提升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形象,将内容更多向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等方面拓展,并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作品的多元形态。

内在驱动

新主流纪录片发展的时代机遇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传播环境与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聚焦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并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新主流纪录片由此在主流媒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加速发展,成为实现中国话语叙事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技术带来影像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的降本增效,让新主流纪录片能够进一步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

1.政策支撑: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推动纪录片发展。技术融合、话语创新、平台构建等多维度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也在推动新主流纪录片的视听传播话语创新。随着新主流纪录片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式,其发展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也日益同频共振。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下,新主流纪录片正探索开辟国际传播的新格局。自2021年起,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新主流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网上线纪录片678部,超过2022年上线的纪录片总量。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新丝路上的交响》等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主流纪录片,既要完成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时代使命,也迎来了创新发展中国话语传播的时代机遇。

2.技术赋能:影像技术升级变革提升视听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用户生产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和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 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结合的新型内容供给模式。影像设备和数字技术的升级发展,不仅降低了UGC与PUGC的技术门槛,也推动新主流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能持续优化出更为高效的工作流程。

国内的纪录片创作通常采取小团队方式,这既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也是为了能在拍摄中保持灵活机动——《新丝路上的交响》在前期拍摄过程中,采取平均每组6人、每个国家6天的拍摄周期。目前,民用领域的轻量化电影摄影机和微单相机已可兼顾4K/8K高分辨率和60/120fps高帧率的视频拍摄,基于COB封装的LED灯通过电子回压等散热技术可实现摄影灯光的轻量化、移动化。摄影和灯光设备的小型化发展更利于小团队的拍摄,能够为新主流纪录片制作提供高质量视频素材,而电子稳定器和无人机航拍的普及应用,进一步丰富了纪录片画面的镜头运动与视听角度。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的技术升级优化,让主流媒体不断强化自主生产纪录片的专业能力,并显著提升广大观众的视听体验。

外在表征

视听表达与多元传播的创新实践

纪录片《新丝路上的交响》共15集,包括1小时的十年回顾和1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篇章分集,选取本土化视角和当地人物故事,突破“一带一路”主要是经济领域合作的认知局限。电影化的视听声画设计将共建国家的不同故事,以“1分钟混剪预告片+微纪录片+长纪录片”的形式创新呈现,并拓宽传播渠道提升观众触达,有效实现“一带一路”故事的多元精准传播。

1.结构内容:组合叙事结构的创新表达。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灵活且丰富,新主流纪录片进一步将叙事结构加以组合,发挥不同结构优势以更好地表达内涵。《新丝路上的交响》总体采用板块式结构,14个国家的故事虽然相对独立,但每个故事都围绕“一带一路”十年建设成果的总命题,板块间的深层关联增加了内容的丰富度与灵活性,能更全面地展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多领域深入合作和广泛的全球影响力。

但是板块式结构也存在局限,由创作者赋予的关联性会带来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新丝路上的交响》在传统叙事结构基础上以“板块式+”的组合结构进行创新。在坦桑尼亚篇中采用绘圆式的结构,通过患有白内障的女孩阿齐扎和先天唇腭裂女孩乌姆尔在中国医疗队帮助下得到治疗的故事,围绕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中非医疗合作这一“圆心”进行讲述。漫谈式、套层式等结构在纪录片不同篇章也有运用,巧妙结合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与故事话语间的关联,通俗易懂地讲述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各国的典型故事。

2.叙事主体: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视角转换。“直接电影”的美学理念影响了观察式纪录片的发展,它主张拍摄者的“隐身”和最大程度的现场真实还原。而英国导演约翰·格里尔逊的“锤子论”,开创了“画面+解说”的纪录片模式。《新丝路上的交响》以“跟踪+访谈”的纪实主义风格进行模式创新,辅以全知视角的旁白,引导观众的兴趣点并串联故事的起承转合。

从亚洲的印尼、哈萨克斯坦、柬埔寨、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巴基斯坦、伊朗,到非洲的坦桑尼亚、埃及、塞内加尔,欧洲的希腊、匈牙利以及南美洲的巴西,《新丝路上的交响》14个国家的篇章都选取了当地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作为线索,记录本土风情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成就,并以主人公第一人称和旁白第三人称结合构成的“他者视角”提升可信度,强化海内外观众的文化共情。

例如,匈牙利篇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需求,展现以深圳与布达佩斯为代表的中匈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丰富成果。巴西和柬埔寨等篇章关注贫困、安全等关键问题,在中国故事与全球发展间寻求叙事的共通空间:资助巴西明日之潮交响乐团,改变马累贫民窟孩子的命运;帮助柬埔寨开展排雷工作,保护当地居民人身安全。在乌兹别克斯坦篇的结尾,葡萄园主被问到明天要干什么时,回答说要给葡萄浇水——这看似生活化的闲谈,却与当地人的生活和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因为葡萄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重要的出口水果之一,体现着纪录片浓厚的生活氛围与人文关怀。

3.声画设计:新主流纪录片电影化创作趋势。纪录片通过结合真实再现与艺术表达的方式,实现多元素材艺术化处理的审美和谐。在影像技术的发展赋能下,从技术到观念的“电影感”成为新主流纪录片的创作追求。《新丝路上的交响》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将画面裁切至接近宽银幕电影2.35∶1的画幅比例,带来更接近电影的视觉感受。手持镜头的运用能够提升纪录片的真实感,而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图形学)、航拍、升格镜头的运用,以及主观视角、微距特写等特殊的镜头设计,极大地丰富了画面并有效提升质感。《新丝路上的交响》的每个国家篇章,都包含大量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发展建设的高质量空镜,塑造出不一样的“全球南方”新影像。

在声音设计上以柬埔寨篇为例,开篇将经文吟诵、钟声、斗狮拳训练等展现当地文化的声音元素组合,配合画面迅速将观众带入柬埔寨的文化氛围中。总结篇的预告中,以柬埔寨当地孩子的歌声引入,强化纪录片的故事性,镜头运动与音效相辅相成提升画面节奏;丰富的环境声、细致的音效设计和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在组合中遵循人耳的“鸡尾酒会效应”,既保证采访同期声和旁白突出,也让纪录片具有电影化的声音层次。

4.传播渠道:多平台多层次的路径拓展。《新丝路上的交响》通过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和CGTN等渠道面向全球发布,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土耳其广播电视公司(TRT)、丹麦国家广播电视公司(DR)、南非广播公司(SABC)等主流媒体播发,拓宽了“一带一路”故事的全球传播范围,其特稿和相关报道触达受众超4亿人次。纪录片制作团队顺应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化、互动性特点,采用“边拍边发”等方式分享现场创作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以“The Call of The Silk Road”等关键词在谷歌搜索,正片出现优先级最高的平台是CGTN多语种官网和视频网站YouTube。《新丝路上的交响》在海外的整体传播效果虽可圈可点,但在YouTube等平台的传播效果仍有优化提升空间——可将各国篇章归纳在同一列表下节省检索时间,并增强不同内容间的关联;结构统一的标题能提升纪录片的整体感,而增加人文故事等内容可吸引更多潜在观众的关注。《新丝路上的交响》注重图文及时触达、长短视频配合的多样态优质内容,得到多国主流媒体播发转载,通过CGTN多语种官网、海外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多平台发布,有效拓展了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路径。

总结与展望

《新丝路上的交响》依托本土化视角的转换、电影化制作的视听体验升级以及多端多样的内容触达方式,成功助力中国新主流纪录片传播话语的创新实践。

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2023年发布的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报告,纪录片海外传播的热度持续上升,但仍然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新主流纪录片既需要扎实多样的视听内容,更要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景拍摄等新技术模式,聚焦不同区域国别的本土化内容,让跨文化交流成为新型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推动纪录片在更多年轻群体的传播、认同与互动,让中国故事能以更受欢迎的话语方式助力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 《传媒》

编辑 曾敏

二审 景诗瑶

三审 陈发文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