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大家会发现酷酷的妈妈,其实很需要小女孩的关注甚至是保护。
看完《好东西》才知道,这个坏东西竟然一直在女性身边!
电影《好东西》,还真是有点东西。
豆瓣开局就获得了9.1的超高评分,
上映8天,票房突破2.6亿。
我身边的朋友们二刷三刷的人不在少数,
而大家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竟然并不趋同。
有人喜欢的是亲子之间平等亲密的互动,
可爱小女孩王茉莉和酷飒妈妈王铁梅,
有时候大家会发现酷酷的妈妈,其实很需要小女孩的关注甚至是保护。
有人喜欢的是女性恋爱观的进步,
不管是王铁梅还是小叶都没有因为一个男人就要死要活的放弃自己。
爱情是爱情,男人是男人。
爱情很美好,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都谈不上重点。
有人喜欢叙述手法,有人喜欢剧情跳脱。
而对于我来说,最让我感动的是终于有导演拍了流动在女性之间的善意,彼此欣赏和相互支持。
这些原本就存在于女性群体当中的闪光点已经被遮盖和污名化太久,
这次通过电影,我们又看到了女性的柔美温润之下的活力。
《好东西》有一处是被很多人诟病的,
那就是所谓的,太过童话。
身处繁杂社会的我们,
好像难以理解为什么王铁梅和小叶之间会碰撞出友情的火花。
一个人如其名,王铁梅,钢铁般的梅花,不苟言笑,严肃坚强,
搞得定职场,也搞得定厨房。
身上具备一切新时代觉醒女性的特质。
一个是单纯的恋爱脑,
小叶能让人记住的就是她的蓬蓬头和她脆弱又乐观、敏感又活泼的性格。
两个人南辕北辙,几乎没有共同点,
但是却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为什么?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就如《好东西》的导演邵艺辉说:
一段正常的女性关系并没有影视剧里渲染得那么夸张。
它可以是成熟与松弛的。
偶然相遇,随缘相助,这本来就是正常的。
之所以我们觉得诧异,是因为好像不正常的事儿发生的太多了。
付出善意,得到辜负,
给予帮助,收获索取。
办公室政治,婆媳争斗,闺蜜攀比,
人们为了守护住自己的安全,
有时不得不冷漠一些,再冷漠一些。
然而人性本善,
当《好东西》真的摆在大家面前时,
人们之所以被打动,就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些不得已的冷漠,只是保护色,
心底里对爱与善的渴望,会让大家识别出,
什么才是真正想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句老话,叫三个女人一台戏,
如果把“戏”比作故事的话,那读过《故事力》或者上过我们课的都知道,
故事里一定有冲突和矛盾。
很多时候,当女人和女人在一起时,
人们仿佛就会感受到暗涌的纷争。
《好东西》恰恰相反,
两个迥然不同的女性,用智慧和善良,上演了守望相助,
而电影中两个男性,出演了纷争。
王铁梅的前夫和追求王铁梅的小马,是电影中很有趣的冲突表现。
小马玩乐队,前夫哥非要说自己平时也会玩乐器,
前夫哥吹口哨,小马也吹口哨,
两个男的,就突然在巷子里旁若无人地吹口哨。
前夫比不过小马,于是捡自己的优点,
强调自己皮肤好。小马也不甘示弱,说自己是小麦皮肤。
前夫哥调侃他:“你哪里是小麦皮肤,你是没涂防晒。”
后来,小马默默地下单了防晒霜。
有人把这个行为笑称为雄竞,
很搞笑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最近才学会的一个新词 —— “雌竞”。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儿还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天使姐和董太太,就“精英教育”的话题在网上battle。
起因很简单,董太太一直通过自媒体给大家传递何为“精英教育”,
在董太太的描述里,精英教育大概等同于去国外上一个好的学校,最终进一家好公司。
所以她把12岁的儿子送去了英国全寄宿的学校低龄独自留学。
而天使姐认为,培养真正的精英应该是为社会做贡献,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不是像董太太那样,特别紧绷地考虑求学、进名校。
这个讨论本来无所谓绝对的对错,立场和格局不同而已。
然而让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董太太的回应。
她跳过了教育话题,直接把讨论引导到了“雌竞”上。
老实讲,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雌竞”这个词儿。
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个鬼?为此我还特意查了一下:
在生物学中,雌竞指的是雌性动物之间为了争取繁衍后代而展开的竞争。
这种竞争通常表现为:争夺资源、求偶伴以及争夺领地等行为。
而现在网络上的雌竞是大多指女性内部的竞争,
尤其是指女性为了争抢男人恩宠,和其他女性之间进行激烈斗争的现象。
这,好像跟教育话题的辩论没啥关系吧?
不过就是有不同意见而已,怎么就上升到了雌竞?
而随着搜索,我发现不管在网络话题中,还是在影视剧中,
平辈女性之间的冲突,争论,很多都被冠上了“雌竞”的帽子。
两个女生争论一个观点叫雌竞,
两个女生争夺一个职位叫雌竞,
甚至两个女性相互攀比都叫雌竞。
这都不是物化女性了,这都是动物化女性的词汇了!
而不可思议的是,如此恶心的词汇,竟然还有女性主动把它用在自己身上?
难道你以为你说别人跟你雌竞的时候,你自己很高级吗?
想要赢,想要成功,甚至仅仅是要辩论一个观点,
如果对手是女性,就是雌竞吗?
这不是自己往自己脑袋上扣屎盆子?
我很喜欢《好东西》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在这部以女性作为第一性的电影中,
导演把女性力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往小了说,在这里,搬家公司叫袋鼠妈妈,
主角王铁梅能自己拧灯泡,修马桶,看到随地小便的男性,敢大声呵退。
往大了说,影片中主角cos画框人物,
金斯伯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弗里达·卡罗是墨西哥国宝级女画家。
本来这个世界上,不是男人就是女人,都是50%的占比,
而女性的成功从来不需要被证明,只需要被正视。
如果说《好东西》让我再有一些深入的反思,
那就是女性群体间,为什么会有那种有意无意的竞争?
很多时候,女性之间的竞争可能非常微妙又频繁。
比如,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跟好久不见的同学/同事聚会时,
就会不自然的去想,自己是不是群体里最显年轻的那一个?
再比如,几乎所有女性生完孩子回来上班,都会被关注一个话题,叫身材恢复。
比如我生完孩子回来上班的时候,同事会说:你恢复得可真好呀!
这句话猛一听,挺美的。
但仔细一琢磨,看似是一句赞美,可背后隐含的意思是:
如果你恢复得不好,那你就是不对的。
然而事实上,每个人对自己的形象要求和身体机能是不一样的,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明星一样生完孩子马上就恢复回去,
如果身体没病,就算身材恢复得还不是那么好,那又怎样呢?
毕竟,想要喂母乳,没二两肥膘,哪儿来的奶?
在男性视角为主导的社会规则中,
女性那些不重要的外在条件被异常看重,
有时甚至几乎苛刻到全方位的条件审视。
这迫使很多女性参与到许许多多的无意识竞争中,
因为不想成为群体里最胖的那个,最黑的那个,最显老的那个,衣品最不好的那个.......
所以会无意识地跟身边的其他女性去竞争。
而这种无意识竞争,就会导致自己不自觉地打压身边的人。
邵艺辉说,近年来有太多污名化女性友谊的叙事,
比如“塑料姐妹花”“防火防盗防闺蜜”。
但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狗血的剧情。
只要女性提防那些无意义的,所谓的社会标准,行为准则,
拒绝评价与被评价,
就会发现,Girls help Girls才是常态。
甚至如果友情能更结实饱满,它会比爱情婚姻带给你更多力量。
在电影中,小主角王茉莉曾经特别想要打鼓,
当她打了鼓也获得了成功之后,
她却说:“我喜欢打鼓,我在大舞台上试过了,可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当个观众。”
她对成功的随意放弃,
让我们看到别人认为的“优秀、赞美、成果非凡”没有那么重要。
那什么最重要呢?
或许正如小叶告诉小茉莉怎么打鼓那样,
你觉得什么最重要,那什么才最重要。
来源:烂番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