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米粒妈看完《好东西》,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外面降温了。但是裹紧外套,走进冷空气里,我的心却暖盈盈的,甚至不由自主笑出来。看到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能给你一种“回到母亲子宫的舒适感”,真的是这样。感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很久了,能够真正将都市女性真实的现状搬上大荧幕,客观地演出来,这还是头一次。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女孩从出生到具有社会性,必须打碎自己再重新生长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是有主体性的,于是横冲直闯,头破血流,发现这并不合适,然后再一点点磨去锋芒,迎合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女性的大多数要求都与主体性无关,无论是母亲的角色还是妻子的角色,你的工具属性都要远远高于你的人格,最好你就没有人格,是个符号化、脸谱化的形象就行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发现男性对女性的理解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种:适合结婚的、安分守己的、贤惠的;以及适合恋爱的、妖艳风骚的、只能玩玩的。在这两种框架内,你要婚姻要尊重,就别想得到激情和浪漫;你要激情和浪漫呢,则别想得到承诺和尊重。总之无论你被放置在哪个框架内,都别想舒舒服服做自己,因为都很不适。影片里王铁梅前夫说了一句话:“这是结构性问题。”是啊,结构性,一旦一种不舒适成为了庞大的结构性问题笼罩你的生活,你就会开始不得其解,被迫重塑自己,不明对错,追求舒服和自由就是下贱,标榜苦难才勉强能够不被唾骂。但鲁迅又说了:“从来如此,便对吗?”《好东西》颠覆了长久以来的这些质疑,它告诉你,你脑子里千万次质疑的东西就是对的,自由是对的、人格独立是对的、快乐纵情是对的。所以看完之后,冬天都不觉得冷了,因为这是最好的时代,感觉尸体暖暖的。单亲妈妈必须惨,便对吗?之所以说女性主义进入了“下一环节”,就是因为我们终于可以看到“逃出去”以外的叙事,即“我就在这,不需要逃去哪里。”王铁梅是个单亲妈妈,她离开了不成器的丈夫,更改了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但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而已。在一起也好,不在一起也罢,王铁梅始终是王铁梅,她不需要从哪逃去哪,只是需要变更一种生活模式而已。而这,才是真正的当代都市女性的生活写照,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需要像苏敏那样逃到天边去。前不久刚出的《出走的决心》,米粒妈也写过一篇:《她离家出走,几亿人破了大防》。片中李红的故事由苏敏的真实生活改编,她和丈夫、孩子,身处河南重男轻女的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典型的封建大男子主义家庭模式。妻子被奴役,甚至被毒打。所以她必须通过学开车、暴走离家,逃到天涯海角来寻找自我。但显然,这种女性苦难的叙事在现阶段已经不太适用了,观众看到这样的剧情只会觉得:“她真惨,比我都惨”,但其实不太会觉得:“她不就是我吗?!”而王铁梅生活的环境更像是我们本身处于的环境,她想离婚就离了,想当单亲妈妈也就当了,她的丈夫也没虐待过她。她不焦虑不攀比,尽管生活也有艰难的地方,也忙也累也被孩子怼,但她就是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爱、尊严、夸奖鼓励,告诉孩子阅读量很重要,说谎是不对的。她自信自洽,且相对自由,这才是当代女性。我们跟这样的人更有共鸣,至于苏敏、李红,其实是上一个环节的叙事了。而停留在男权幻想不愿清醒面对现实的“前夫哥”和床伴小马,第一时间还是习惯拿王铁梅一个人带孩子的“累”和“不容易”说事儿。而每当这时,也必会被怼,因为只有把带娃女性形容得特别力不从心,才能彰显他们存在的价值。但有他们在,也累,不但身体累还心累;但没有他们,至少减少了心累,只是身体累,总体上其实是减轻了“累”的程度。在每一个已经习惯于所谓“标准答案”的节点,导演直接给出了一个迎合我们内心真实想法的结论。每当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哇塞!还能这么舒适?!这种点非常密集,一篇文章根本不足以说完,所以大家还是要自己去看,才能懂我说的这种感觉。小孩必须心理受影响,便对吗?片中的小孩王茉莉,有着当代小学生的一切特征。嘴茬子硬,怼人狠,虚荣爱攀比,有点小才艺,也特别有爱。影片中,铁梅发表了“如何做一个前卫单亲妈妈”的文章,却被大规模网暴,女儿茉莉因此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可怜。但小女孩没有丝毫的自卑退缩,学着妈妈的样子,勇敢回怼:“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可怜什么?”长久以来,“单亲妈妈不容易”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受影响”,就像早秋里“你妈觉得你冷”而给你穿上的秋裤。大家其实并不关心你是不是真的冷,他们只要“觉得”你冷,就足够了。而女儿茉莉的那句“我有什么可怜的”,恰恰是妈妈自尊思维的一种传承。她要爸爸有爸爸,要妈妈有妈妈,她还有阅读量,她可怜的点在哪呢?无非只是看客希望她可怜罢了。她跟邻居小叶玩得超好,小叶不靠谱,整天酗酒,还恋爱脑,明知道对方只是个暧昧地带不负责任的P友,还硬要上头倒贴。但她带给小茉莉最真挚的情感,带她唱歌打鼓,看到这个世界浪漫的一面。小茉莉几次真情流露地爱意表达,都弄得小叶爆哭,这是只有女性之间才有的细腻互助,这种守望相助无关乎年龄,真实真挚又具体。看到同学们都写出国旅游的作文,她也想编一个自己去过法国。但是妈妈告诉她不许说谎,这也催生出了这部片中最激烈的一次争吵。她说妈妈没带她出过国,当邻居小叶劝架,她又转而攻击小叶,说将来不想像她一样天天喝酒还倒贴。太真实了有没有!现实中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她有着蓬勃的爱,给你意想不到的感动;也会突然爆发出混蛋的一面,让你觉得她的话像一把尖刀,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扎向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但是风暴过去,她们依然能继续给你输出爱,这是孩子最神奇的地方。她们足够强韧,很皮实耐造,没那么容易受伤,这跟她偶发的攻击性没关系。在关系中一味迎合,便对吗?片中的王铁梅在跟小马激情的时候被他撕衣服,她突然停下来拒绝说:“你撕我衣服干嘛?你怎么不撕你自己衣服?”这脑回路过于清晰,以至于我要拍手叫好了。小马解释说他以为女人都喜欢,而且突然停下来问不是很破坏气氛吗?王铁梅爆出金句:“气氛不会被礼貌破坏,气氛只会被不礼貌破坏。”长久以来,女性习惯了迎合。明明是冒犯,会带来不适的行为,我们要去自洽,直到认同,甚至自欺欺人地觉得自己就该迎合、该喜欢。但是一旦我们把自己当成绝对的主体,就立马能够识别出其中的异常,并在第一时间做出跟王铁梅一样的反应。还有小叶找的那个如同从真实的社交软件里抠下来的海王,单身独居,女伴一大堆,会说漂亮话,但打着自己不具备经营长期关系的旗号就是不负责。但是一定要迎合吗?规则是他定的吗?小叶就是要勇敢去爱,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再坚定放手,不行吗?最后,在王铁梅和小叶的对谈中,直指问题核心的言论就出现了。小叶安慰王铁梅说,其实不用每件事都做到那么好。人就是会出错,有欲望,会累会烦,这才是正常人。被网暴的王铁梅说:“但他们的游戏不是这样玩的。”小叶说:“那我们就不要玩他们的游戏啊!”原来,错的根本不是人,而是某种游戏规则之下的人。在女性主义进入next level的当下,“改变游戏规则”、“结构性问题”等词汇,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希望曙光。不久前米粒妈还给大家推荐过一部好看的女性主义纪录片:《凤凰:她的传奇》,详情戳这篇看:《安陵容、眉姐姐,超强阵容女性大戏,带你领略古代“女狠人”的故事》。里面的武则天即便是当上了皇上,依然因为宗族根脉的问题而在继承权上陷入困顿。最后她意识到,成为君王根本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要改变游戏规则才行。女性的人生从来都不应该是被规训的,我们不需要现成的概念要求我们成为怎么样的人,也不用谁告诉我们该怎样过这一生。就像被老师定性为“特别会鼓掌,适合当观众”的王茉莉,会在某一天突然拒绝再当观众,而是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拿起鼓槌,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也会在演出结束后跟妈妈说:“我喜欢打鼓,我在大舞台上试过了,可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当个观众。”你可以打鼓,也可以当观众,你也可以既打鼓又当观众,也可以既不打鼓也不当观众。但重要的是,你要去尝试,然后亲自做出选择。因为这是你的选项,不是你的答案。摘要:米粒妈看完《好东西》,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外面降温了。但是裹紧外套,走进冷空气里,我的心却暖盈盈的,甚至不由自主笑出来。
这部电影真的在好好告诉你应该怎样去爱自己,如果共鸣不够强烈,试着检视一下,是不是爱自己的程度还不够?
来源:贤妻良沐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