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述的,是家园危难之时,百姓绝境反击。海报上方很有意思,真正的“鸡飞狗跳”。
“一众布衣甲,一次生死劫,一场守家战!”
孔笙导演、肖战领衔的新片《得闲谨制》今天发布了首支预告片。
真空降操作,11月28日定档,12月6日,全国上映。
3小时,单日预售破600万。
讲述的,是家园危难之时,百姓绝境反击。海报上方很有意思,真正的“鸡飞狗跳”。
对这部电影,导演孔笙说了句:没想到拍了一部最难的电影。
战争片,尤其是抗战题材的战争片,本就难拍。
一是对真实的还原。
二是娱乐和庄严如何协调。
抗战题材,决定了它不能轻佻,但电影也要兼顾娱乐性,要好看,两者如何协调。
三是对观众审美疲劳的打破。
总之,抗战片想拍很难,想拍好,更是难上加难。
但有个班底就要挑战这个难题:正午阳光。
正午阳光第一部电影。孔笙+兰晓龙。
导演孔笙,这位国剧王牌导演执导的《战长沙》《生死线》,都是国产抗战剧中的经典。
编剧兰晓龙,《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长津湖》编剧,都是他。
《生死线》后15年两人再次联手,真正的王牌对王牌。
主演,肖战、彭昱畅、周依然,再加杨新鸣、阿如那、尹正等助阵,年轻演员为主,不华丽,但由此也能判断,正午把钱花在了哪里。
那段17秒的预告一出,肖战饰演的莫得闲一场“九死一生”的奔跑。
“燃”,是网民评论中最高频出现的词。
预告虽短,但信息量不低,看得观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就看看孔笙这次,“得闲谨制”了什么?
1:讲的什么故事先说故事,这是最让人吃惊的地方。
之前孔笙接受采访说,这是一个完全想不到的、不一样的故事。
预告片一出,全明白了,好一个,平民抗战、工匠抗日。
影片以1943年鄂西会战中的石牌保卫战为背景,讲述了南京沦陷后,工匠莫得闲(肖战 饰)等一群逃到宜昌深山的普通百姓,在日军进入他们的家园后挺身而出,一场家园守卫战就此打响。
危难当前,村民们面对强敌,这场万般艰险的守家之战能否取得胜利?这是核心悬念,也是影片主线。
这几年的抗战大片,大多数将镜头聚焦于正面战场,这部电影却反其道行之,以平民百姓的视角讲述一段抗战传奇。
预告片从两个视角切入,窥一斑而见全豹。
一是“杀”。
预告片中,肖战一直在奔跑,是被日军的枪炮追着跑。
不难看出,日军烧杀抢掠将百姓逼入绝境,肖战脸上的表情说明,情势已极其危急,枪炮声是忽然响起,震天动地。
有一个镜头,是村头的牌匾都被枪火打了下来。
难怪海报说,鸡飞狗跳,这是真的打到家门口了。
当宁静与美好被枪声打破,面对实力悬殊的局面,村民如何凭借智慧和意志进行反抗?
手无寸铁的百姓如何对抗日军?
预告片第二个视角,就是——反杀。
预告虽短,但已经能看出一些端倪。
一声爆炸,一群日军瞬间被炸飞。
刚刚还举枪射击的日军,瞬间被秒杀。
一群平头小老百姓化身反抗者,与日军斗智斗勇,打的就是以弱胜强之战。
这也是影片最热血的看点:平民智斗。
可不是“手撕鬼子”,而是发挥普通百姓的生存智慧。
没有枪炮,莫得闲就带着村民用榫卯结构造武器:将农具改造成长矛,用辣椒粉制造烟雾弹,借竹海布置迷宫陷阱,甚至以榫卯机关卡住日军坦克履带。
无法正面硬扛,那就智取。
但影片也不是潘长江郭达《举起手来》那样的战争喜剧。
而是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影片渲染出真实的战争,真实的危险。
子弹擦身,窒息;炮火耳边炸开,紧绷。所有角色,一个个都绷到了极限状态。
全燃的,还是台词,
虽朴实,却振聋发聩——“胆小的掉头跑 胆大就上去拼”。
“我们能杀了他们 我们的家人能活”。
一听,就是普通百姓说的话。也最真实。
之于战争,惨烈的不是雄壮。而是片刻的牺牲。
“我们的家人能活”,背后的意思是:早已将自己置于死地。
这样的战争片,观众真没见过。
再说说演员阵容,可以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形容。
意料之外,是主演阵容不算太华丽。
情理之中,则是这证明正午应该把主要制作费投入到制作上,演员不在华丽,而在于入戏。
演员阵容中排在头一阵的是肖战、彭昱畅、周依然等为代表的的青年演员。
先是肖战。
《藏海传》之后,肖战并未重复自己的大爆戏路:权谋剧。
而是继续挑战各种全新题材,光是和正午,已经合作了两部戏。
这次饰演的莫得闲,很可能成为他演技蜕变的关键角色。
兰晓龙善于写人,孔笙也善于拍人。
莫得闲这个乱世中完成工匠到英雄蜕变的角色,也有戏可以发挥。
预告中肖战毫无流量包袱,以栗子头、粗布工装的造型出场,一场奔跑,跑的狼狈不堪。
镜头推近,脸上大写的紧张,但又渐渐变了。变的,是决心。
求生的决心,被捍卫尊严保护家人的决心取代了。
我可以死,但干掉侵略者,家人能活。
我大胆预测,这个角色演得好,甚至能为肖战带来明年颁奖礼的影帝提名。
再说彭昱畅,公认的新生代演技“顶流”。
这次饰演的溃兵肖衍,预告中只有一个侧影。
但彭昱畅的演技一向以灵动著称,角色大概率充满机灵,会是智斗日军中的一把好手。
溃兵如何再战,也有戏可演。
还有周依然,这几年频频出现在《我的阿勒泰》等口碑影视剧中,这次饰演的夏橙,看来是莫得闲的妻子。
应该能和肖战、彭昱畅共同构成一幅平民抗争群像。
第二阵是杨新鸣、阿如那、尹正等为代表的实力派。
杨新鸣就不用说了,正午阳光的“御用配角”,《战长沙》中最为懦弱的岳老爷子,选择了最有节气的死法。
阿如那,《狂飙》《第二十条》中的惹人恨反派,这次弄不好,角色能转负为正。
至于尹正,演够了韩寒、陈佩斯喜剧,也该演回正剧了。
第三阵祖峰,廖凡,刘昊然等尚未官宣,但很可能客串的实力派,虽然并未出现在第一波官宣阵容中,就算出演,大概率只是客串,但可见电影的阵容深度并不低。
预告中,最打动我的,是角色的眼神,真实绝境中,没多少以少胜多的神话。
恐惧,是普通人对战争最本能的反应。
由此也可见,《得闲谨制》敢拍人性的真,甚至怕。
最好看的,也是这群有血有肉,会怕会惧的平头百姓,怎么和拥有坦克的日军对决。
《得闲谨制》这部电影,自从立项的时候,就抢尽了无限风头。
一是因为肖战。
二是难得的抗战题材,制作方,又是从不糊弄的正午阳光。
导演孔笙和兰晓龙,也是闻到不能再稳的王牌阵容。
剧组在湖北宜昌实地取景90天,斥资搭建1940年代古镇。
战争场面,每个镜头都经过精雕细琢。
难怪孔笙会说,本想偷个懒,结果拍了个最难的电影。
战争大片,以正午精心雕琢的习惯,影片成本,也不可能会低。
如果真是3亿,如此高的投资,要拿多少票房才合适?预计会达到多少票房?
我个人预估,影片确实存在不少大爆的隐患。
影片在春节档、贺岁档等大档期之前上映,并没有档期之利。
加上近乎空降,定档离上映只有八天,映前发酵时间不足。
《得闲谨制》的片名并不直观,很多观众看到肖战主演,可能并不会想到是战争片。
这些,都不算利好。
但,我依然看好,影片能拿下20亿票房。
凭的,就是对正午阳光制作用心和影片质量的信心,只要品质过硬,不是大档期、上映发酵时间短、片名生涩,都不是问题。
这样的话,不仅足以收回成本,正午的电影第一战,也能首战告捷。
以我多年对正午剧的了解看,这部《得闲谨制》可能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好。
尤其是,孔笙+兰晓龙的组合,可以预判影片风格会十分接近二人15年前合作的《生死线》。
编剧兰晓龙向来擅长对战争题材的创作,这次的故事聚焦小人物,反而更具有厚度。
影片应该既有战斗场面的紧张刺激,也有黑色幽默的荒诞喜感。
最关键,是影片会打破传统战争片宏大、悲情的叙事,凸显普通人的血性与韧性。
预告中,村民,战争,炮火,和平、杀戮,一幅宏大的战争画卷就此展开。
倒下的村民多,活着的人,越不忍安心地活。
于是男主飞奔,与日军生死相搏。农具变武器,让敌人有来无回。
老乡拔刀,一场鸡飞狗跳也能荡气回肠……这瞬间生动地诠释了片名的意思——《得闲谨制》。
这一战,就像主角“得闲”严谨制造的工具一样,严谨精妙。
预告里,每一个镜头都透着悲壮和热血。而电影唯一主角,是“人”。
当镜头投入一团乱麻的村庄变战场,你会身临其境地摸到战争的残酷,也触到人性的挣扎与辉光。
他们不是不怕死,是更想家人能“活”。
这注定是一场,普通人,命与命的接力。
电影将战争年代一个角落放大,拍给自强不息的全体中国人,告诉世人也告诉自己:
家国天下,芸芸众生,守得是家,更是国。
我们中国人的志气绝不落地!
有人惊扰这片家园的净土,我们便以身为盾,绝不退让。
8日之后,这场百姓守家,便见分晓,这一战,注定慨而且慷。
来源:肥罗大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