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意、剧情、设定都不如前作,但得益于同行衬托,依然值回票价,去看不后悔,比较优良的合家欢爆米花。
看《疯狂动物城2》时一定要放低预期。
创意、剧情、设定都不如前作,但得益于同行衬托,依然值回票价,去看不后悔,比较优良的合家欢爆米花。
节奏很快,信息量巨大,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细节,如应接不暇的迷影情节。
《穆赫兰道》《黄飞鸿》《爱乐之城》《料理鼠王》《大力水手》《夺宝奇兵》《冰雪奇缘》《闪灵》《低俗小说》《沉默的羔羊》《猫鼠游戏》《兰戈》。
较为明显的就有这么多,之后细看势必能发现更多,迪士尼不愧是好莱坞巨无霸,就是任性。
大家关心的狐兔cp,量大管饱。
第一部他俩是很明显的情侣向,结尾尼克都对朱迪说了“我知道你喜欢我”,第二部转为了最佳搭档。
也许是狐狸和兔子之间有生殖隔离,迪士尼官方定调他们是友谊不是爱情,但摇钱树摆在眼前怎可轻易放过。
狐兔一出场就在假扮夫妻,还有那么多粉红泡泡,磕cp情节,甚至增加了感情危机和互相告白,“你是我最重要的人”“你是我的兔子窝”,迪士尼可太懂观众的心理了,便来了一出口拒体诚。
故事上接近《碟中谍》《谍影重重》这类特工电影。
主角被诬陷,自证清白,寻找真凶的过程中引发搭档危机,发现惊天阴谋,最后力挽狂澜,和好如初,我们是一家人。
内核趋向于《唐人街》。
侧重官商勾结,明面是城市设计者,暗地却利用公共资源为自己攫取利益。
只是《疯2》借皮没学魂,结局不是新黑色电影的黑暗,由“Forget it,Jack,It‘s Chinatown”改成了“we're turnin' the floor into a zoo”。
结构上扩充了世界观。
新增了爬行动物、湿地市场、城外场景,地图变大,物种变多,阶级分化随之而来,有别于第一部的童话,第二部更写实。
主旨上大变样。
《疯1》是“尝试一切,敢,就有无限可能。”
前半段是朱迪现实与梦想的落差,放之四海而皆准,后半段是美国社会的缩影,种族歧视,与现实强关联。
从个体到国家,朱迪奋力破案实现个人梦想,与尼克联手戳破羊副市长阴谋构建美好世界,大家一起让疯狂动物城是zoo也是utopai,成为所有动物的理想国。
这是9年前的主题,个体努力可以改变现实的口号适用,未来是美好的,我们都一样,可以拥有乌托邦,所以try everything。
但9年后,经济下行,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集体向右转,人们看透了本质,奋斗叙事不管用,阶级、背景、权势才是主流。
因此,《疯2》要变,引入了气候墙,一道气候墙,两个世界。
墙内权贵奢华,安居乐业,墙外底层苦难,总被遗忘,气候墙是特权、是篡改、是满城,是一切隔绝的实质,现实寓意不言而喻。
《疯2》以这个视角展开带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们不一样,什么理想国都是异想天开,夏奇羊唱的歌也从《try everything》变成了《zoo》。
因为世界只是zoo,从没有utopai。
蛇盖瑞的太姥姥设计了动物城,想让所有动物和谐共处,但林雪猁家族有钱有势,动动手指就能指鹿为马。
朱迪信奉正义,以为破案抓真凶就能实现公平,可马市长是林雪猁家族的人,媒体和民众都信他,一句话就能颠倒黑白。
最后,尼克及时赶到,蛇盖瑞雪中送炭,马市长临阵倒戈,朱迪手刃罪恶,林雪猁家族落马,邪不压正,动物城求同存异。
但很明显能看出这是机械降神,迪士尼也没有避讳这一点。
前期林雪猁家族一手遮天,是规则制定者,法律于他们而言就是朝令夕改的玩物。
随意用冰雪覆盖爬行动物的居住地,关闭湿地市场,扩建冰川镇,命令猪警官由麻醉变射杀,甚至连大先生都不想与他正面对抗,安排朱迪、尼克跑路。
可到了后半段,他们一下子变弱了,只能依赖被赶出门的宝伯特,强行剧情杀,然后大家立马转变态度,与爬行动物其乐融融。
现实中,这类事件基本无解,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跟我斗。
寡头怎么可能随便被打倒,刻板印象哪那么容易化解,印第安人再也无法发声了,黑白黄一直没有平等过,迪士尼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便用了正义必胜的万能公式,可见,该片的基调有些悲观。
个体根本改变不了世界,只能试着去接纳,接纳别人,接纳残酷的现实,接纳世界的本质,接纳之后放下偏见,尝试同处,种族可以大融合;融合之后允许不一样,强调多元化,迪士尼不忘造梦初心。
彩蛋有致敬《阿甘正传》的羽毛,第三部可能是飞行动物。
但别再陷入歧视-驱逐-平反的套路,也别学阿凡达,最好能与两百多名逃跑的囚犯丝滑结合,收一个绝妙的大底。
接下来讲讲不足,《疯1》珠玉在前,比较一番避免不了。
续集倒不至于狗尾续貂,只是相差甚远,像一出热闹联欢会,不像精雕细琢的动画,只是中规中矩的商业片。
《疯1》中自然融入剧情,产生化学反应的预期违背的笑料和三翻四抖的包袱不见了,只剩下插科打诨,聊以慰藉。
主线也不似前作那样是优秀的悬疑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真凶不断反转,伏笔前后对应,悬念留到最后一刻。
反倒成了老派的好莱坞闭环叙事,脸谱化角色,大团圆结局,故事是消除刻板印象,角色却刻板化,雪猁坏的很扁平。
不如第一部的善恶界限模糊,迪士尼没有刻意定义或区分好坏,将选择权交给观众,但在第二部,一上来就明确告诉观众谁好谁坏,没什么铺垫,反派直接空降,以至于让宝伯特的反转也无惊无喜。
其他新角色的亮点也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充当背景板,老角色更是如此,露个面走个过场。
尼克戏份被河狸和蛇盖瑞分了不少,也被削弱了许多,导致他的魅力大打折扣,宛如一个赶场的工具人。
朱迪不再那么可爱了,人设略微有些塌房,总是强迫狐狸,一意孤行,动辄就喊口号,行为动机不夯实。
可能是因为世界观宏大了,人物变多了,迪士尼的表达欲旺盛了。
在《疯2》里塞了太多内容,108分钟根本讲不完,只好牺牲逻辑性,探案一锅乱炖,角色走马观花,剧情又快又赶。
第三部如果一如既往,大概率沦为超英宇宙,能看的只有角色,故事好坏全看角色是否有魅力,若这样,不如好聚好散。
来源:闲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