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恐怖新王炸!《攻击鬼魂13号》,白天见鬼的恐惧藏着什么?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28 10:54 2

摘要:前有《鬼影》《恶魔的艺术》把观众吓出心理阴影,这阵子新上映的《攻击鬼魂13号》直接刷屏社交平台,看完的人都说“白天不敢走操场,晚上不敢关台灯”。

财经摆渡人

精研出品

破浪前行,共探财富新局

大家好欢迎收看【古今财鉴】

泰国恐怖片最近又杀疯了。

前有《鬼影》《恶魔的艺术》把观众吓出心理阴影,这阵子新上映的《攻击鬼魂13号》直接刷屏社交平台,看完的人都说“白天不敢走操场,晚上不敢关台灯”。

别以为这只是部靠jumpscare博眼球的片子,它把镜头对准了更扎心的东西藏在校服裙摆和书包带里的校园霸凌。

转校生金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池塘。

这所中学表面光鲜,背地里却被霸凌者老芭和他的小团体搅得乌烟瘴气。

金看不惯老芭欺负同学,几次出手阻止,本以为是正义对抗邪恶的戏码,没想到死亡很快就找上门了。

第一个出事的就是老芭。

有人在学校篮球架上发现了他的尸体,脖子被扭曲成诡异的角度,旁边还摆着几个沾血的布偶和香烛,一看就是某种祭祀仪式。

这场景要是放在半夜,顶多让人觉得“哦又是恐怖片套路”,但电影偏不按常理出牌这一切都发生在大白天,阳光刺眼,学生们的尖叫声和篮球拍打地面的回声混在一起,那种日常被撕裂的恐怖感,比半夜闹鬼还让人头皮发麻。

警察来了,第一个怀疑对象是排球教练。

毕竟老芭之前调戏过教练的女儿,两人还吵过架。

本来以为教练会是那种“隐忍父亲为爱复仇”的角色,结果没两天教练就拿出了不在场证明,线索一下子断了。

这时候金的男友阿甘开始不安,他偷偷告诉金,老芭死前几天,曾在厕所里撞见一个女生对着镜子念咒,那女生背影看着很像平时总被老芭欺负的阿虹。

阿虹这姑娘,平时在班里就像个透明人,说话细声细气,被老芭抢了作业本也只会低着头掉眼泪。

谁能想到她会和“念咒”扯上关系?

金本来也不信,直到老芭的父亲出事那个平时对老芭非打即骂的男人,被发现死在自家院子的栅栏上,身体被尖锐的栅栏尖刺穿,形状正好和老芭尸体旁布偶身上的伤口一样。

这下没人敢怀疑了,诅咒是真的,而且不止针对霸凌者本人。

接着是阿甘。

他其实不算霸凌者核心成员,但老芭欺负同学时,他在旁边笑过,还帮着递过一次绳子。

那天放学,阿甘走在回家的小路上,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倒,等金赶到时,他已经没了呼吸,手里攥着半块阿虹之前送给他的糖。

看到这里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最温顺的人,往往藏着最深的执念,阿虹的复仇名单,比谁想的都长。

电影到这里才揭露真相:阿虹根本不是普通女生,她从小跟着外婆学巫术,老芭长期的霸凌让她动了杀心。

那些布偶是她用霸凌者的头发和指甲做的,每死一个人,她手腕上的红绳就会多缠一圈。

而金呢?她从一开始的“正义使者”,慢慢变成了阿虹的“帮凶”她知道了真相,却没有阻止,甚至在阿虹被其他同学排挤时,主动站到了她那边。

转校生、霸凌者与怨灵,当复仇咒语在校园蔓延

金的转变其实挺耐人寻味。

她刚来学校时,眼里写满了“我要改变这一切”,可看着老芭他们一个个惨死,她眼里的光慢慢变成了犹豫,最后甚至有点麻木。

电影里有个细节,金发现阿虹在教室后排画诅咒阵,本来想报告老师,手都摸到门把了,又缩了回来她想起了自己以前被霸凌时,也没人站出来帮她。

这种“同病相怜”的共情,让她一步步偏离了最初的立场。

老芭的角色也不是简单的“坏”。

电影用几个闪回镜头交代了他的家庭:父亲酗酒家暴,母亲跑了,他在学校霸凌同学,不过是把家里受的气撒在更弱的人身上。

有个场景挺戳人的,老芭死前一天,偷偷把抢来的阿虹的作业本塞进她抽屉,上面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本来想忽略这个细节,但后来发现这恰恰是电影最狠的地方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在被环境推着走,直到跌入深渊。

阿虹就更复杂了。

她的复仇确实解气,那些曾经欺负她的人得到了报应,但她的手也沾满了血。

电影最后,阿虹准备对最后一个霸凌者下手时,金拦住了她,两人在巫术阵前对峙。

阿虹哭着问:“他们欺负我的时候,谁拦过?”金没说话,只是把阿虹手里的咒语书抢过来撕了。

这个结局没有明确说谁对谁错,反而让人更难受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复仇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白天的鬼故事,导演如何让阳光变成最恐怖的滤镜

要说这部电影最牛的地方,绝对是它对“恐怖场景”的颠覆。

以前看泰国恐怖片,总觉得得是阴雨天、老宅子、半夜的厕所,《攻击鬼魂13号》偏要反着来。

恐怖事件全发生在白天:操场上的尸体、教室里的诅咒阵、放学路上的索命,连阿虹念咒都是在阳光照进窗户的自习课上。

这种“日常场景恐怖化”的手法,比半夜闹鬼高级多了你以为安全的地方,可能藏着最危险的诅咒,就像校园霸凌,它从来不是只在“阴暗角落”发生。

导演之前拍过《鬼滴语》系列,擅长用音效制造心理恐惧。

这部里更是把这点玩到极致,没有突然的尖叫,取而代之的是篮球拍打声突然变调、布偶摩擦地面的沙沙声、阿虹念咒时细若游丝的气音。

有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阿虹在厕所隔间里做诅咒布偶,外面是同学嬉笑打闹的声音,隔间门底下的缝隙里,慢慢渗进一缕阳光,照在布偶狰狞的脸上。

这种喧闹与诡异的反差,比任何背景音乐都让人毛骨悚然。

叙事节奏也抓得很准。

电影没有一上来就抛设定,而是让金带着观众一点点深入从“转校生适应新环境”到“卷入死亡事件”,再到“发现真相并面临选择”,每一步都有钩子。

最妙的是对“怀疑”的处理:先是怀疑教练,再是怀疑阿虹,最后怀疑金的立场,观众跟着金一起摇摆,直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的恐怖不是鬼魂,是人心。

电影结尾,金转学了,阿虹因为使用巫术反噬,身体开始溃烂,但她脸上却带着笑。

字幕出来时,背景音是校园广播播放的“禁止霸凌”通知,声音甜腻,和电影里的死亡场景形成讽刺。

看完我坐在电影院里缓了很久校园霸凌从来不是“孩子间的玩笑”,它会在受害者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而这颗种子长出的,可能是比鬼魂更可怕的东西。

《攻击鬼魂13号》最成功的,不是它的恐怖桥段有多吓人,而是它把“校园霸凌”这个社会议题,用最本土化的巫术元素包装起来,让观众在尖叫之后。

不得不去想如果阿虹没有巫术,她的反抗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金早点站出来,而不是等到死亡发生,结局会不会不同?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但能让人开始思考,这大概就是恐怖电影的另一种力量吧用最惊悚的故事,讲最现实的痛。

来源:一年花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