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部叫《狂野时代》的电影有点意思。导演毕赣以前拍过《地球最后的夜晚》,主演是易烊千玺,电影刚拿了戛纳特别奖。预售票房破亿的时候大家以为要火,结果上映首日退票率高达14.8%,第二天又退了10%多。网上有人说看不懂,有人骂浪费时间,还有人发现不少影院凌晨场次
最近这部叫《狂野时代》的电影有点意思。导演毕赣以前拍过《地球最后的夜晚》,主演是易烊千玺,电影刚拿了戛纳特别奖。预售票房破亿的时候大家以为要火,结果上映首日退票率高达14.8%,第二天又退了10%多。网上有人说看不懂,有人骂浪费时间,还有人发现不少影院凌晨场次显示满座,但实际上影厅空空荡荡。
粉丝为这部电影操碎了心。有人在网上发帖说要组团买票,还把票根和美甲、补牙这些服务挂上钩。猫眼数据显示首日排片占了三成多,但第二天票房就掉了一半。到第五天票房只剩开始时的十分之一,排片也降到7%左右。
有记者在上海调查发现,粉丝用低价包下凌晨或者早上的场次,其实不去看。一家影院早上九点二十分钟排了五场,全显示满座,其他时间正常。电影院的人说这样操作能帮小影院维持运营,但黄金时段排片很少,没影响其他电影。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2018年《后来的我们》也遇到过退票风波,后来猫眼才开始公开退票率。这次《疯狂动物城2》和《鬼灭之刃》退票率也不低,但《狂野时代》的线上购票比例才37%,很多票来历不明。
毕赣说想让观众多点耐心,但他上次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是靠营销圈了很多人,结果口碑崩盘。现在粉丝冲票房帮了电影起步,但普通观众看得一脸懵。有影院经理说现在粉丝包场不算恶性竞争,毕竟市场冷清,但长期看真假票房混在一起,观众和资本可能被误导。
电影票房到1.53亿,粉丝功不可没。但半夜花钱包场当道具,真实观众越来越少。这事说不清谁对谁错,就是提醒所有人数据看着好看,实际市场还是得靠片子本身。现在知道这些内幕,去看电影的更少了。
来源:田地里种麦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