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上所有人,包括拿葱的那位大婶,都说明了他们位于传统武学的“入门级”水平。
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电影《功夫》中的各路高手,武力值分布如同一座金字塔。
从下往上看,人人都是武林高手。
从上往下看,个个都是小卡拉咪。
包租公和包租婆住在顶楼,把大家武功招数看的一清二楚。
而住在猪笼城寨的街坊们,大多数只有“一层楼”那么高。
戴眼镜的老伯,属于天赋一般,每天公园坚持锻炼来的。
穿衣显瘦,脱了全是腱子肉的小朋友,先天童子功来的。
坐在人群里很矮,站起来超过姚明的,属于天赋异禀的。
以上所有人,包括拿葱的那位大婶,都说明了他们位于传统武学的“入门级”水平。
只要有把子力气,即便是自创的“野球拳”“王八拳”照样打死老师傅。
借用成龙在《功夫梦》中忽悠史皇儿子的那套说辞:功夫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当中,穿衣服,脱衣服,皆是功夫。
我们每天穿穿脱脱几十年了,谁变成武林高手了?
“双骨龙”这套话术,直接把老外都忽悠瘸了。
《功夫》中的猪笼城寨是世俗武林生活的缩影。
博大精深的武功出自底层,武艺高强的英雄出身市井,这是“本我”的体现。
到了武功的第二层境界,比拼的是技巧、招数,通过武功的修炼可以达到“自我”。
苦力强,代表的是北腿,他从未隐藏过自己的实力。
我们看他扛起两个沙包,再放第四个沙包的时候,尚且需要两个人抬。
到了第五袋的时候,苦力强一伸脚就把沙袋踢到自己肩上。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相当酷炫。
仅凭脚踝发力,就可以抵得上两个普通人的气力。
这就是用了外家功夫和巧劲结合,才能完成的高难度动作。
此时,包租婆刚好走到他面前,苦力强的腿功之强尽收眼底。
但在真正的高手眼中,这种力量毫无技术性可言。
我们可以参考《武状元苏乞儿》中苏灿他爹地说的那句话:考武状元,比力气大就去挑大粪。
包租公对于裁缝的底细,同样了然于心。
他走到了裁缝铺,进门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从晾衣杆往下俯拍。
包租公每天都要来这里,对裁缝进行“日常调戏”,怎么可能没有发现过这些卜灵卜灵的不锈钢环。
在内行人眼里,一看就知道这是:集锻炼与实战于一体,
集健美与杀伤于一身的“洪家铁线拳”专属武器。
试想,如果包租公弱于裁缝,敢不敢每天来踅摸他的红内库?
早把你打个“满脸桃花开”,好不啦。
油炸鬼的早餐铺更不简单,人家天天上班修炼。
你没看错,上班修炼,是不是很魔幻?
这里需要科普一个冷知识:北方的小麦生长周期长,蛋白质含量高,吃起来Q弹筋道。
南方小麦生长周期短,蛋白质含量低,为了达到丰满Q弹的口感,就需要面点师父在揉面时往里面加鸭蛋。
最典型的就是竹升面,因为筋道过强,手擀不动,所以只能借助一根又长又粗的竹竿,再以全身之力去压面。
做过面点的都知道,揉面时用到动作:揉、捏、抻、拉、擀、搓,跟太极拳的挫贬揉圆差不多。
如果能再注入内力,油炸鬼几乎每天都在无声无息地修炼内功。
这就相当于:看似大家都坐办公室,实则有一个高手在扎马步。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他能够最接近天残兄弟的实力。
反观苦力强和裁缝,完全没这条件。
试想:
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练武,裁缝把铁圈套胳膊上,刚打个起手式:哗啦一声,铁环响叮当。
邻居立刻开骂:
“吵死了,明天人家还要上班呐”
苦力强就更惨,每天干的是力气活,赚的钱只够吃青菜豆腐,还得交房租。
电影《师父》中有个场景:徒弟本来是拉黄包车的,后来改成书摊了。他跟女友说:我师父就说过,再去推车,我的手就废了。
修炼武功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能出死力气。
练武功,人体需要达到某种平衡。
包租婆才会说出那句:“累死你个XX蛋”。你也可以理解为,对他练功的某种提醒。
高手的武功,登峰造极,神乎其技,
低手的武功,土鸡瓦狗,差强人意。
以上三人,已经摸到了普通人的武功天花板。
纯论武功的话:
苦力强:外家巅峰,看不到刀气,直接被秒杀。
铁线拳:炉火纯青,血厚防高,只能被动防御。
八卦棍:渐入佳境,有突袭之力,却无法持久。
这已经是各门派武功路数中,最顶尖的存在了。
三人临别时,相互切磋了一下。
电影采用的是香港传统功夫片的“升格、降格”镜头,强调的就是凡人实战的打击感。
自我、本我,都已经出现,最难的就是“超我”。
按照香港武打片的逻辑,越晚出手的越是牛逼。
老白早些年写过一篇文章,三人对战天残二人组,并非完全没有胜算。
团战嘛,最忌一个一个上。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猪笼城的地形和人数优势。
大战之前,铁线拳诱敌深入,在裁缝铺里设下埋伏。
等地残进入之后:“先生,这块布的艺术成分很高啊”
等地残一脚踩空,萝卜、青菜、番茄、臭鸡蛋,直接往坑里灌。连雷豹都扛不住的“人海战术”,就不信地残能躲过去!
再不济,龅牙珍一个媚眼将其定住,理发小哥把巷里的几笼菜花蛇,全给他丢过去。
裁缝到院子里之后,不要主动开团,先躲在石磨后面苟住,确定好天残的位置,起手一个大招,把石磨抡圆了,扔过去先。
八卦棍、苦力强绕到天残兄弟背后,摔磨为号,四下里暗箭齐发。
在听到石磨落地的一声巨响之后:
八卦棍直接开大,六枪齐飞,
苦力强使出谭腿,朝前能踢几根踢几根。
天残顶多能防住“上单”铁线拳,
可防不住“打野”八卦棍和“辅助”苦力强。
一套丝滑连招下来,不敢说越级反杀,打个五五开之后再一起逃走不是问题。
但是,一旦被分割,三人就厄运难逃。
接下来,终于轮到名门正派,中原武林最强的武当、少林出场。
如果说前面三人从武功到镜头偏重写实,杨过、小龙女的武功就开始走向写意。
武当太极拳,大象无形。
少林狮吼功,大音希声。
《功夫》对于武当拳做了漫画式的夸张处理,却抓住了太极拳理“如封似闭,行云流水”的精髓。
至于少林寺就不好再加强了,总不能安排“易筋经”机械降神。
后面的火云邪神、如来神掌就没法出场了。
但是,周星驰处理的极其聪明,他仅用一招少林狮子吼,就能震翻全场。
天下武功出少林,《一招半式闯江湖》,足够了。
本我、自我,都有了,最难的就是“超我”。
火云邪神的武功,在出场时就已经臻至化境。
周星驰在把这位戴眼镜的老伯从精神病院放出来之前,其实就已经在引导观众思考一个问题:
练武之人的终极梦想实现了,他该去做些什么?
火云邪神的答案很简单,免费杀掉高手,永远做天下第一!
在赌场,人家甚至不用看,仅凭气息就能感知到:高手就在这里!
邪神一脚踏裂地板,一个闪现就出现在赌桌前面。
他可以轻松道出神雕夫妇的来历,武功路数。
看过刘德华、林青霞版《绝代双骄》的都知道,武林高手们会通过对方的外貌特征,武功招式,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师承渊源。
神雕夫妇当然知道火云邪神的恐怖,这已经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存在。
在双方开打之前,包租婆特意说了佛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特写给到阿星,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
从这一刻开始,“功夫”开始进入更高维度的“精神善恶对抗”。
在赌场里,包租婆率先发难,包租公紧随其后。
两拳挨过,火云邪神还特意提醒了一句:“用点力,我还行”。
一拳一脚打在脸上,火云邪神反而笑了。
打过拳击的知道,老师傅会故意挨上一拳,试试对方的力道。
试探结束,二人再度飞身出拳,却被邪神以更快的拳速击飞。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当,神雕夫妇几乎是勉强招架。
邪神的拳速的像子弹般呼啸而过,内力带着螺旋劲,招招致命。
太极拳虽然以柔克刚,却在下盘露出破绽。
双方招式的比拼,对于邪神也仅仅热身而已。
好在,周星驰也不想武林正宗落败。
于是,狮吼功还能再叠加大喇叭。
正所谓:科学家会武术,神仙来了也扛不住。
其实,此时的火云邪神,已经败过一次。
阿星破茧重生之后,成为绝世高手。
如果仔细观察,其实火云邪神在阿星的手下已经输过好几次。
比拳速时,被踩到脚趾。
比腿功时,被打飞老远。
蛤蟆功对战如来神掌时,内力完全被压制。
火云邪神嘴上喊着认输,却从裤兜里掏出暗器,准备偷袭。
结果呢,巨掌迎面,掌风袭来,却洞穿了背后的整栋墙壁。
那枚独门暗器,在拈花一笑间,化为佛门之物。
超我,在阿星飞上云端的一刻,就已经完成。
邪神最后的挣扎,就是问出那句“这是什么掌法?”
他此刻希望听到的答案是:“佛祖帮忙,罗汉降世”
总之,败不在我,天意如此。
一山更有一山高,大不了多花几个“10块钱”,在乞丐那里多买几本秘籍而已。
可惜,阿星使出的“如来神掌”,不是靠苦练和仇恨进行驱动,源自靠慈悲和顿悟,这便是“由技而入道”。
所以阿星会说:“你想学,我教你啊”。
这不仅仅是武功的碾压,更是境界上的降维打击。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重新思考一下这部电影:
如果阿星当年被抢走了波板糖,他不再善良,那本秘籍练不成,就去抢更强的武功,他穷极一生都在追求杀戮与“天下第一”,内心完全被胜负欲占据。
那么结局,是不是另一个火云邪神?
阿星一掌过后,打穿的楼房和邪神空洞眼神,占据了整个屏幕。
这不禁让老白想起李贽的那句话:有闻见从耳目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原来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追求登峰造极,而是返璞归真,回归初心。
在影片的最后,大家果然都变回了孩童的模样。
周星驰用《功夫》告诉我们:
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征服了多少敌人,取得了多高的成就,
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涤荡“耳濡目染”的滚滚红尘,找回那个被世俗遮蔽,却始终纯净,最初的自己。
来源:白羽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