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编而成的电影在1976年上映,它把每个人在这场感情中的痛苦和挣扎都描绘了出来。
琼瑶有一部作品,叫做《浪花》。
在这个故事里,讲述了女画家和男商人之间的婚外情故事。
有点影射她自己和平鑫涛、林婉珍之间的故事。
改编而成的电影在1976年上映,它把每个人在这场感情中的痛苦和挣扎都描绘了出来。
其片名“浪花”象征着激情虽美,却终将破碎于现实的礁石。
故事的男主角是“云涛”画廊主理人贺俊之(柯俊雄 饰)。
他已经事业小有所成,且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妻子婉玲和一双儿女都十分依赖他。
然而,婉玲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每天只关注衣食住行,并不了解丈夫的内心。
浪漫主义的贺俊之时常觉得鸡同鸭讲,十分孤独。
写到这里,这个男人非常像平鑫涛了。
平鑫涛就是出版人,遇见琼瑶时事业有成,且妻子林婉珍是个现实主义的女人。
有一天,一个叫做秦雨秋(李湘 饰)的女画家闯入了他的世界。
秦雨秋是个开朗热情,思维独立,充满生命力的离异女人。
她跟贺俊之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两个人对于艺术和作画有着各自的理解,可以互相碰撞,聊出火花。
秦雨秋爱慕着贺俊之的成熟与圆滑;
贺俊之则贪恋着秦雨秋的个性与创造力。
两个人陷入了热恋期,明知是错误的婚外情,却不可自拔。
与此同时,贺俊之的妻子林婉玲也通过周围朋友的说法以及丈夫的变化感知婚姻岌岌可危,她十分痛苦。
婉玲骂也骂了,哭也哭了,也低三下四地哀求丈夫回心转意。
但是一切都没有用了。
片中的林婉玲,形象也不太好,喜欢大吼大叫,操心生活琐事,挺不讨喜的。
这个故事里,还有两条感情副线。
一条是贺俊之的儿子子健(秦汉 饰)与秦雨秋的外甥女戴晓妍(林凤娇 饰)的爱情线。
子健是个优秀的大三学生,读的是经济系;
而戴晓妍曾经是个“小太妹”,16岁就跟混混在一起,还怀孕流产了。
其实,戴晓妍只是个性活泼和叛逆,当年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才和那个17岁的男孩子在一起的。
她甚至连男孩的姓名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浪女回头”的故事。
子健和贺俊之并不在意戴晓妍的过去,但是婉玲十分严肃,她不希望单纯的儿子和这样一个女子在一起。
另一条感情线,是贺俊之的女儿爱上了一个修车的男生。
这段恋情依旧是母亲反对,但是父亲支持的。
小时候觉得父亲真好,无论做啥都支持着儿女;
现在回看,简直就是一个不负责任,怕麻烦的好好先生。
母亲虽然任何事情都强势地监管着,但也是对自己年轻的孩子负责任。
于是,贺俊之开始为雨秋准备画展,雨秋的画越来越值钱,两个人的恋情也持续升温。
这里有一段对白,阿栈觉得挺精彩的。
在秦雨秋的画作爆火之后,一些评论家认为她的作品是商业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的。
秦雨秋非常不以为然,她自负地说,我的作品就应该是商品,卖出好的价格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作品的艺术性,百年之后,才有定论。
其实这也是琼瑶对自己的言情小说的评价吧,不知道百年后的人,还会不会继续读琼瑶的书。
在画展上,秦雨秋结识了一位在菲律宾做生意的男商人。
商人对雨秋十分欣赏,还邀请她去菲律宾玩耍。
这个举动刺痛了贺俊之,他想马上回家跟自己的妻子离婚,然后迎娶雨秋。
但是,雨秋不愿自己的爱情建立在对另一个女人的伤害之上。
再加上,贺俊之的一双儿女,虽然表面上十分欣赏雨秋,但是内心的天平还是倾向自己的母亲。
子健认为,父亲已经有妻子和儿女了,不具备去爱雨秋的资格。
他们轮番去找雨秋谈,希望她退出父母的婚姻。
而秦雨秋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
她留下一份信,假装自己去菲律宾找富商去了,放弃了这段爱情。
故事的结局,贺俊之回归了家庭,而雨秋则是到了台湾的南部海滩上作画。
贺俊之的儿女都来找她玩,一派欢乐和谐的场景。
你对这部片子的哪些情节印象深刻呢?
评论区里告诉阿栈吧。
来源:追影客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