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2日,电影《李子洲》在全国上映,这部以革命先烈李子洲事迹为蓝本创作的影片,牵引人们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重新了解那段渐被遗忘的真实历史,致敬革命先烈,感怀伟大革命精神。
11月22日,电影《李子洲》在全国上映,这部以革命先烈李子洲事迹为蓝本创作的影片,牵引人们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重新了解那段渐被遗忘的真实历史,致敬革命先烈,感怀伟大革命精神。
“我们希望借助这部电影擦亮英雄的名字,让更多人知道李子洲,让当代青年思考求学的意义——无论百年之前还是百年之后,个人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是青年应有的价值追求。”《李子洲》导演朱秋玥表示。
一部剧铭记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始终连接着一座城。近年来,子洲县围绕传承和弘扬李子洲革命精神这一主线,系统谋划、深挖内涵,从加强革命遗迹管理保护、推动红色资源深度开发、成立李子洲革命事迹研究会、创办专题研究期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红色品牌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专家观摩研讨电影《李子洲》 专家观摩研讨电影《李子洲》
溯源红色根脉 铭记英烈伟功
1923年,北京大学求学期间的李子洲,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初,受杜斌丞邀请回到陕北,先后任榆林中学教育主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在四师,他创办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党团组织,引领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革命青年投身革命,点燃西北革命星火。在中共陕西省委从事革命工作期间,李子洲历任省委组织部长、代理省委书记,先后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清涧起义、三原起义、渭华起义等重要武装斗争,极大地扩大了党在西北的影响。1929年初,因叛徒出卖被捕后,他在狱中坚贞不屈、顽强斗争,同年6月不幸病逝,将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
李子洲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牢固的组织基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拓荒者、播种者、奠基者。1944年,为纪念这位先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子洲县,立县至今已有八十余载。
电影《李子洲》在北京大学首映 李志东 摄
“李子洲的革命事迹和精神风范值得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学习,作为以革命先烈命名的县,我们要持续以传承李子洲革命精神作为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推动李子洲革命精神在更广阔的层面发扬光大,用李子洲革命精神强党性、铸党魂,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在全县思想主题教育课堂上,子洲县委书记封杰表示。
深耕精神内涵 筑牢育人根基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近年来,子洲县坚持研究阐释李子洲革命精神,加强李子洲等革命先烈文物史料的收集、抢救、挖掘与保护,吸纳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青年学者等组建李子洲革命事迹研究会,与榆林学院、榆林中学、北京大学等院校建立互动联络机制,通过举办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编辑史料、征集理论文章等方式,丰富其时代内涵,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举办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研究中,我们结合时代要求与发展实际,进一步挖掘阐释李子洲革命精神的内核与时代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讲好新时代子洲故事,让这一精神更生动鲜活、更具感染力。”子洲县委史志研究室主任闫小东介绍,目前已汇编《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弘扬李子洲革命精神》宣讲资料,编撰《红色子洲》等书籍,收集文物86件。
同时,子洲县将李子洲革命精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常修课,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组建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广泛宣传其革命事迹与精神。
此外,为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作用,2022年,子洲县在苗家坪高小旧址改造建成子洲党史教育中心。该中心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1平方米,设有李子洲革命精神传承展、子洲党史百年成果展、子洲廉洁文化教育展三大版块,已成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基地和各界了解子洲的重要平台。
参观子洲党史教育中心 参观子洲党史教育中心
“党史教育中心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县内外游客3.6万余人次,成为来子洲必访之地。” 闫小东表示,中心每周设立不少于2天“公众开放日”,已被命名为“榆林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活化红色资源 凝聚发展合力
近日,子洲县委史志研究室干部张馨爻走进子洲中学高三三班,带来一堂生动的红色历史文化课,深受学生欢迎。“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李子洲先烈的奋斗故事,真切感受到家乡的红色底蕴。这片热土是先烈们拼搏而来的,我们要继承红色传统,好好学习、建设家乡。” 子洲中学高三学生王浩然说。
晋剧《李子洲》剧照
近年来,子洲县持续推动李子洲革命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倡导青少年走进革命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参与文艺节目排演、文学作品征集和李子洲革命事迹研讨等活动,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先烈精神;在中小学校创办红色经典研究类、实践类社团,适时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组织学生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结对帮扶等方式弘扬践行革命传统,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子洲的红色资源丰富,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传播,让以李子洲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弘扬。”张馨爻说。
以弘扬李子洲革命精神为纽带,促子商回归创业兴县
与此同时,子洲县还广泛开展“李子洲革命事迹”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网站“六进”活动,通过举办书画展览、征文活动、歌唱比赛、说书唱戏等方式,引导全县群众了解红色故事,营造全民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的浓厚氛围;创新编排晋剧《李子洲》,在榆林大剧院、神木大柳塔青少年宫等地成功上演,累计实现收益200余万元;积极探索与非遗传承相结合,邀请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雕名匠张逍遥开发李子洲系列文创产品,推动红色资源转变为发展资本;以传承弘扬李子洲革命精神为纽带,连续举办四届“子商回归·创业兴县”招商引资引智活动,通过邀请子洲各界优秀代表人士,进一步凝聚县域发展合力;大力发展具有子洲标识度的红色文化产业,将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与县域发展定位、城镇空间布局、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多元红色旅游景点,实现红色资源有效利用。
来源:榆林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