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是甜点,《出走的决心》是大餐:金鸡奖上甜点,弃大餐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6 15:38 1

摘要:第一次听说《好东西》,是爱人说他出差时在当地的电影院看的,说还不错。我当时感到非常诧异,一个乏味无趣的理工直男会跑到电影院看这种电影。后来我也迫不及待地在电脑上看了,当时激动的心情不能言表,竟然有男人以看过上野千鹤子的作品为傲,这个世界真的不一样了。但是激动之

遥波/文

2024年无疑是中国女性电影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元年”,因为正是在这一年,女性终于以创作者、叙述者、主体的身份,前所未有地站到了中国电影叙事的中心。

第一次听说《好东西》,是爱人说他出差时在当地的电影院看的,说还不错。我当时感到非常诧异,一个乏味无趣的理工直男会跑到电影院看这种电影。后来我也迫不及待地在电脑上看了,当时激动的心情不能言表,竟然有男人以看过上野千鹤子的作品为傲,这个世界真的不一样了。但是激动之后也觉得这编的有点离谱,但总之能有人说出来,就是好的。

《热辣滚烫》是亲自到电影院去看的。实在抵挡不了贾玲的魅力。她的小品幽默而不乏深刻,很多也暗藏女性主义的底色。减肥的过程固然励志,但令我破防的还是她在片尾对前男友说的一句话:“看心情吧”。女人最终的独立应该是精神的独立,当她能真正凭借自己的力量跟这个世界叫板并夺取主动的时候,她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河南大妈苏敏出走的事早就听说了,苏敏还选入了 BBC 2024 年 “100 Women”榜单,她成为当年全球100 名最具启发性与影响力女性之一。但是直到看到咏梅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的落寞神情,才知道苏敏的事被拍成了电影《出走的决心》并入围了金鸡奖,但是遗憾未获奖。在电脑上看了这部片子,才发现前两部电影跟它不在一个量级。它没有提供温柔的情绪按摩,而是直击普通女性的现实困顿,震撼地描述了女性艰难的重生过程。

如果说《好东西》是甜点,《热辣滚烫》就是家常菜,《出走的决心》才是真正有营养的大餐。

中国女性电影在2024年的成就不能不在金鸡奖上有所反映。但是这个奖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虽然甜点获奖让人心有不甘,但起码表明了对女性电影的一种态度,算是个小小的安慰吧。

一.甜点《好东西》:精致漂亮,却轻到离地

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到《好东西》还是很惊艳的。之前没有哪一部女性电影能有这么直白的、理直气壮的表达。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比女人更像一个女性主义者。看着痛快、解气。

但是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好东西》更像是一种被提纯后的女性生活想象,单亲妈妈的生活被完全浪漫化。

女主人公王铁梅的境遇不要说和单亲妈妈相比,就是和有丈夫的妈妈相比,都好太多了。她是顶尖记者,新媒体主编,事业稳定且体面。离婚后前夫上赶着献殷勤,小男友是女儿的家教,除了帮忙照看孩子,缓解情绪压力,还能提供性服务。

女儿茉莉懂事、乖巧、情商高,会说金句,像个天使。不需要操心学习、健康。

而现实中的大多数妈妈们,不管是单亲还是非单亲,都要因作业问题、情绪问题、叛逆问题跟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殊死搏斗,问题若无法解决,撞墙的心都有。

《好东西》中女性的困扰,包括职场中的小坎坷、孩子在学校不受重视、原生家庭里的刺痛,在现实女性的世界里,只能算入门级。

现实中的女性最难的是孩子发烧谁带?房租怎么交?老板会不会因为我是单亲,就先把我淘汰?情绪崩溃的夜晚,没有人可以依靠。

《好东西》把女性困境情绪化,娱乐化,它轻盈、美好、入口即化,但缺乏支撑女性现实处境的“营养”。它能带来愉悦,却难以提供力量。

二.大餐《出走的决心》:苦涩、扎实,却顶饱

与《好东西》的轻盈相比,《出走的决心》几乎是另一种重量级。它没有柔光、没有滤镜、而是一刀切进最粗粝的现实——看不到尽头的无偿家务劳动的、丈夫的经济控制、语言控制、情绪控制等非显性家暴、婚姻里“理所当然”的牺牲与忍耐、成年后的孩子仍持续吸走母亲的情绪与劳动。

苏敏不是突然决定出走,而是被困了一辈子之后,用仅剩的那点力气终于推开了门。这种“被逼出来的逃离”,不是浪漫,是求生。

《出走的决心》讲的不是某一个家庭的故事,而是中国几千万底层女性的一生:父权家庭结构、家务劳动与情绪劳动的剥削、社会对中年女性的漠视、“母爱绑架”与道德勒索。它不是讲一个人的悲伤,而是讲一个阶层、一代人的困境。

这正是“大餐”的核心: 它呈现真实生命的厚度,而非轻盈情绪的甜度;它苦涩沉重,却能有力量撑住那些真正身陷泥沼的女性。

当然,“出走”一直是女性议题的核心。 20世纪初娜拉出走成为中国妇女解放的起始。百年之后,《出走的决心》中的苏敏完成了现实版的“中国娜拉出走”,她们跨越时代、文化、阶层,却共同指向同一条女性命运主线:女性不是家庭的附属物,而是拥有选择、离开、拒绝和重新开始的主体。

“出走”也是女性文学中的永恒主题。加拿大作家爱丽丝 ·门罗因其小说《逃离》而于 2013 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讲一个年轻女子卡拉想要逃离她压抑婚姻的故事,但最终逃离失败,卡拉重新回归家庭。小说与《出走的决心》一样,揭示了女性困境中“逃离”这一主题的普遍性与艰难性。

《出走的决心》是个隐喻,出走的不一定是身体。《好东西》里小叶安慰身心俱疲的铁梅说:“我们不玩他们的游戏了”,这是从残酷而无意义的内卷社会游戏规则中的出走。《热辣滚烫》中的乐莹从讨好型人格中撤离,从他人的期待中出走,从自我否定中出走,开始建立“个体”。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女性可能有各种出走。在沉闷稳定的婚姻关系中重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出走,在无法割舍的职场中开辟副业发展爱好也是出走。

《好东西》值得被喜欢,《出走的决心》更值得被看见。前者治愈情绪,后者撬动现实。

现实中女性最需要的不是金句、而是制度性的托育支持、公平的职场与薪酬、严肃执行的反家暴机制、对家庭劳动的价值承认、情绪与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

愿未来的奖项,能看到那些沉在生活深处的女性故事;愿电影人不止满足于制造情绪的高潮,有一天能端上更多真正的大餐,那时,甜点才有资格被温柔地放在桌角。

来源:影之时光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