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奥斯卡,赢得中国心,《魔童闹海》为何能卖154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3 15:13 1

摘要:国内票房154亿,占目前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从票房到口碑,《魔童闹海》都有极大的行业意义。

《哪吒之魔童闹海》没有入围奥斯卡,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魔童闹海》被奥斯卡淘汰,而是它拒绝了奥斯卡。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s2oD89

国内票房154亿,占目前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从票房到口碑,《魔童闹海》都有极大的行业意义。

没有它,倒闭的影院会更多。

都知道《魔童闹海》票房大卖,它凭什么能大卖?

是时候拆解一下它的爆款密码了。

一、《哪吒》是部父子戏

天劫之后,太乙真人为哪吒重塑肉身。哪吒想要“高大威猛”的形象,殷夫人主张“俊美秀气”,李靖强调“男子汉要阳刚硬朗”。殷夫人注重颜值,哪吒和李靖都在强调男子气概。

此一细节,可视为李靖对哪吒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父子关系,是《魔童闹海》的根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D1ptrIS

诚然在《魔童闹海》中,殷夫人和哪吒的母子关系,更让人潸然泪下。敖丙中了穿心咒,敖光抱了下敖丙,忍不住剧痛放下敖丙,而殷夫人却能强忍剧痛,紧紧抱住哪吒。

另一方面,李靖为哪吒的付出并不比殷夫人少。殷夫人想给哪吒办生辰宴,李靖表示,挨家挨户磕头也要请陈塘关的百姓给哪吒庆生。

哪吒降生前,李靖一头青丝,哪吒降世后,李靖双鬓斑白。

让李靖双鬓斑白的不是岁月,而是会带走哪吒的天劫咒。

李靖求人解除天劫咒,得到的结果是天劫咒无解。但是,长生云有解。具体方法是哪吒的血亲将一张换命符贴在自己身上,一张贴在哪吒身上,用自己的命换哪吒一命。这个血亲可以是殷夫人,也可以是李靖。

长生云不明白,“哪吒是你什么人啊?”

李靖眼泛泪花地说:“他是我儿。”

哪吒得到的父爱,敖丙也能得到。

《魔童闹海》中,敖丙差点魂飞魄散,敖光当众扬言,"我儿若死,陈塘关都要陪葬。”

敖光不是打嘴炮,他有这个实力。尽管敖光战力比不过哪吒,无量仙翁却将其视为眼中钉,可见敖光是能在封神大战中影响战局的狠角色。

一边是战力非凡,一边是宠儿狂魔,敖光有更强大的力量感和压迫感。

《魔童闹海》用大量仰视角呈现出敖光的威严和力量感。例如敖光第一次亮相,抱紧敖丙时,我们能从敖丙的主观视角看到居高临下的敖光。

再例如哪吒威胁敖光,“你敢动陈塘关,我就把龙宫砸个稀巴烂”,此处我们通过哪吒的主观视角,看到一个高高在上的敖光。

在豆瓣网上,这是《魔童闹海》剧照中评论最多,人气最高的图片。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yecHFX

敖光似乎是《魔童闹海》中人气最高的爹,有个原因是他太全能了。

颜值高,实力强,进则给儿子铺路搭桥当神仙,退则鼓励儿子走自己想走的路。

敖丙和哪吒的相似之处是,哪怕有灭顶之灾,他们都有一个为自己托举的亲爹。

而这,是牛马代言人申公豹没有的人生。

申公豹为无量仙翁做过很多脏活儿,才积攒六颗仙丹。这是申公豹不舍得吃的宝贝,而无量仙翁一出手就拿出9000颗仙丹。

《魔童降世》中,申公豹是因为豹子精修炼成人而遭歧视的可怜东西。《魔童闹海》中,申公豹是父亲的骄傲,弟弟的楷模,更是小镇做题家们的缩影。

同样是父子关系,哪吒李靖与敖光敖丙表现出父子关系的积极一面,父亲可以让儿子享受到祖荫。

而申正道与申公豹的父子关系,则让我们看到父子关系的消极一面,申公豹的修仙路,来自原生家庭对他有光耀门楣的诉求。

这反而让他变成无量仙翁的白手套。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yTi37a

父子关系向来是哪吒闹海故事的主题。

79版《哪吒闹海》则将父子关系推向了反父权的层面。李靖擅长权衡利弊,在哪吒抽龙筋后,他会为了家族利益,敢于牺牲儿子。而哪吒会辨别是非,保持纯洁理性,不能容忍龙王的人草菅人命,他会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在《魔童闹海》中,李靖是哪吒的亲密战友,一个敢为哪吒献身的慈父。哪吒本是魔丸转世,因为李靖和殷夫人给予爱的供养,他变成善良勇敢的孩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xS0yDl

《魔童闹海》将李靖变成慈父,洗净封建大家长的负面形象。

这究竟是父权已经成为倒掉的雷峰塔,继续反父权没有意义,还是我们要改良父权,希望父亲都像李靖一样,只有托举,没有控制,只有宠爱,不谈是非?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李靖形象的变化,也改变了哪吒的叛逆形象。79版哪吒闹海是对抗不公,哪吒的行为是利他。而魔童版哪吒,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妖是仙,小爷我说了算”,哪吒的行为是利己。

时代在变,哪吒的叙事也在变。

二、饺子的创作密码

《魔童闹海》开头,海夜叉逃跑,结界兽推卸责任,双方大打出手。太乙真人吐槽:“打个大西瓜,你们俩个。”

我相信有观众能对此会心一笑,原因是饺子首部短片就叫《打,打个大西瓜》。这部短片的背后,离不开支持饺子梦想的父母。

作为医生的父亲,非常支持饺子从医学转向动画专业。饺子说过,“我的父亲从未说过‘你必须怎样’,但他用行动告诉我‘我信你’。”

饺子毕业后,父亲已经去世,他决定全职学习和做动画,靠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用三年时间做出了高口碑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2008年上线的《打,打个大西瓜》,拿到很多奖,也为饺子积累了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uFJj4W

在2009年,饺子和刘文章共同创办饺可力动画工作室。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这家小的工作室,能与光线合作,创作出《魔童降世》和《魔童闹海》两部创票房纪录的大爆款。

春节档第一天,我看的第一场电影是《魔童闹海》当我看到第一出品方是可可豆动画时(前身是饺可力动画),我看到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为了这一天,饺子走了16年。

这个努力的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饺子自称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支持和包容,在创作《魔童降世》中,特意改写哪吒和父母的关系。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魔童闹海》中敖光和敖丙对话的情景。哪吒决定要和阐教死磕到底,敖光说:“我老了,已经没有力气和这个世界碰撞了。”然后,他一边走一边喊“敖丙”。

这个节奏搭配两个人背对背的站位,观众应该能理解敖光的心思,“丙儿啊,你还年轻,去和哪吒一起战斗吧。”

敖光在这段情节中有个动人的点,习惯居高临下内心骄傲的他,向儿子承认他的人生经验已经无法给儿子谋到幸福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uvQInD

相比较79版的《哪吒闹海》,父亲是巨大权威的存在,敖光和敖丙的父子关系更像是多年父子成兄弟,双方可以平等交流,父亲鼓励儿子有独立意识。

这段父子关系简直是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的反面。许烺光在《祖荫下》提到有个主要观点,享受祖荫,势必会剥夺年轻人的独立意识。

父子一体和大家族理想互为支撑。二者共同造就的社会体系(social system),彻底剥夺了年轻一代全部的独立意识,同时又使他们可以分享源于近祖或者远祖的财富或荣耀。这些因素也为某种教育奠定了基础,这种教育依赖于过去,旨在以长者的形象塑造年轻人,并鼓励这里的年轻人比欧美的青年更早地进入成人世界。

时代终究变了。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父辈们的人生经验无法应对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能轻松得到海量知识。与此同时,老年人更容易成为数字难民。

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占11.3%。”

在古代,年老是资本和智慧的象征,在当代,看上去年轻的老年人,反而更像是人生大赢家。

三、我们该如何看待父子关系

首日票房4.8亿,5天破30亿,8天破60亿,最终票房超过150亿,《魔童闹海》再一次拉高中国电影的票房天花板。

值得一提的是,不再反父权的《魔童闹海》和春节档可谓双向奔赴。合家欢向来是春节档的最爱,《魔童闹海》用新型父子关系的角度,成就一部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电影。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春节的核心就是通过一系列仪式性行为巩固家族关系,强化宗族观。“春运”能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迁徙现象,其实就是中国人对血缘归属感的体现。

《魔童闹海》中的哪吒,反的是一家独大的阐教,抗的是不让他活的生存困境。哪吒不再反父权,因为父亲是始终与他站在一起的战友,一个在屠城时躲起来的慈父。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v1ZRAc

在这里,李靖作为爱民如子的陈塘关总兵形象消失,他只是一位父亲。哪吒不再反父权,李靖不再封建大家长。这种改变,或许是《魔童闹海》主创们的艺术自觉,他们要给当下提供一个父慈子孝的新版本。

孝是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之一。

封建政府提倡以孝治天下,一个主要原因是孝是维持社会安定的好手段。钟阿城在《文化不是味精》提到,“我们老祖宗很聪明,把老年保险制度分配给每一个家庭里,国家可以不管。”

孝的观念,至今仍对国人有极大影响。

相信大多数年轻人都会在春节期间有被催婚催生的苦恼。最常见的说辞之一就是“如果你不婚不育,将来谁给你养老。”

事实上,这种情况年轻人过春节必须要缴纳的税。根源在于中国有崇祖的文化基因,传统社会的婚姻目的是生育,生育的目的是更好地崇祖。

《礼记·婚礼》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瞿同祖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分析,传宗接代似乎不是婚姻的第一目的,有后代祭祖才是第一目的。古人强调无后为大,并不是说延续血脉很重要,而是没有后代,就没有人来祭祀祖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催婚催生的底层逻辑就是,为了有人祭祀祖先,你还是从了吧。

人类创造文化,也会被文化影(xun)响(hua)。孝是安国之道,也塑造了国人的人格和价值观。

比如说,中国人相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先家族后个人,当家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为了 家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会被视为美德。

《魔童闹海》中,哪吒以为李靖和殷夫人被杀,他冒着生命危险和敖光厮杀。敖光大惊:你不想活了。哪吒怒吼:“我活不活无所谓,但我要你死。”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wXZNxl

赌上身家性命,也要为血亲报仇,哪吒的做法是孝行。

《魔童闹海》的合家欢气质,能给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愉悦。

老年人看哪吒,能看到孝的动人表达,年轻人看哪吒,得到父母能允许我成为我自己的情绪价值。

成为我自己,简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

与其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如说这是时代使然。

简单讲,个人主义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对此,安东尼·加卢佐在《制造消费者》中有精辟分析:

“在过去的社会中,个人主义是有害的,人们为了满足集体需求而必须压抑个人欲望。然而,在现代和自由的经济背景下,人的主观性、欲望和野心都有利于其在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竞争中赢得胜利,因而对自我的重视成为一种要义。”

说到底,消费社会通过提倡个人主义,能更好地刺激需求,每个人都可以在消费社会中购买属于个人品味的物品。人在消费社会中消费,同时也被消费社会塑造,时代与个人互为因果。

于是, 成为我自己的观念便被广为接受。

在哪吒的叙事中,“是魔是仙,小爷我说了算”,这对年轻观众是一种鼓舞,我们不仅要成为我自己,还要拿到定义自己的话语权。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nCwoEfey

发现了吧?

《魔童闹海》洋溢着一种能取悦所有人的能量。

它把高度伦理化的孝,包装成类似于今天提倡的亲密关系,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古人对孝的理解,是一种标准,一些规矩,一堆礼仪,总而言之是“一种义务和伦理化的原则”(翟学伟语)。

换言之,人可以没有孝心,但一定要有孝行。

《魔童闹海》的厉害,就是它太懂时代情绪了。

饺子才是值得年轻观众喜欢的导演。

明年的奥斯卡把最佳动画给谁,我不关心,我更关心《哪吒3》。

来源:尘飞扬说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