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视不瞎搞!洛杉矶大叔造格隆人宇宙,《连线》都夸靠谱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22 16:31 1

摘要:他以NeuralViz为名号,拍了一系列关于“格隆人”的搞笑伪纪录片,没想到直接火遍全网,还被《连线》杂志称为“AI时代首个靠谱的电影宇宙”。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

2024年,洛杉矶有个叫Josh的电影人,用AI搞出了个大动静。

他以NeuralViz为名号,拍了一系列关于“格隆人”的搞笑伪纪录片,没想到直接火遍全网,还被《连线》杂志称为“AI时代首个靠谱的电影宇宙”。

这些格隆人可不是一般的外星人,它们占据地球后,一门心思研究人类祖先。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MLhv2L

每集都盯着“hooman”(它们对人类的滑稽发音)文明的某个领域,一会儿琢磨健身,一会儿研究美式橄榄球,满脑子都是《远古外星人》式的奇葩猜想。

这种设定本身就自带笑点,再加上胖乎乎的团状外形、小嘴巴小嘴唇的可爱模样,想不圈粉都难。

本来这只是个自成体系的幽默短剧,没成想Josh越做越投入。

他在“格隆电视台”这个框架下,陆续推出了纪录片式警匪片、UFC风格的斗虫格斗秀,甚至还衍生出了播客和街头访谈。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NWVMxl

随着内容增多,支线剧情也慢慢浮现,爱情线悄然萌发,邪恶组织在暗处涌动,人类灭绝的真相也通过零散的影像资料逐渐显露。

如此看来,一个拥有独立语言、角色和传说的完整世界,就这么被AI一点点搭建起来了。

Josh创作的背后,全是AI工具的加持。

格隆人“提姬”的形象,是他用Midjourney生成的,就靠一句“胖乎乎的团状外星人,小嘴巴、小嘴唇”的提示词。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OvXLQL

声音则是通过ElevenLabs处理的,先把自己的声音和合成音叠加,再大幅升调,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外星腔。

分镜说明更是离不开Runway,一句“特写镜头,小外星人坐在副驾,背景虚化”,就能生成基础画面。

但AI哪有那么听话,经常做出诡异选择或者完全跑偏,Josh只能一遍遍生成重绘,耐心等待一个“能用的版本”。

现在一提到AI视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粗制滥造。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Q5oPTV

跳板上的河马、开飞机的婴儿、吃意大利面的威尔・史密斯,这些莫名其妙的内容充斥着网络,不仅辣眼睛,还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人担心,这些AI“垃圾内容”会毁掉好莱坞,抢了创作者的饭碗,让大家陷入算法操控的“电子粪坑”。

但Josh的NeuralViz偏要打破这种偏见,他的创作方式挺颠覆认知的,明明用AI完成了剧组几乎所有岗位的工作,却坚持用老派方式手写剧本。

场记、动作描述、对话、镜头运动,每一项都写得明明白白。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RHWI1B

而且他还亲自“出演”所有角色,等镜头画面布置妥当,就用Runway的面部动作捕捉功能“唤醒”提姬,坐在转椅上一边念台词一边表演神态,活脱脱一个不用离开电脑椅的AndySerkis。

为了让画面更真实,Josh还琢磨出了独家“黑科技”。

AI生成的画面往往缺少真实感,他就用手机拍摄电脑屏幕,把自然的抖动效果“映射”到AI画面里,模拟手持摄影的质感。

拍摄时,他会统一每个场景的灯光,保持角色视线一致,还特意优化背景元素的清晰度,就怕AI搞出模糊不清的背景。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SV2yQt

这些细节操作,可不是随便敲几个提示词就能完成的,全靠他十多年积累的影视技能。

就这样,一部八分钟、剧本缜密的原创电视剧应运而生。

起初,NeuralViz只是Reddit和X平台上AI迷的小众心头好,没多长时间就彻底爆火出圈。

YouTube上的单条视频动辄几十万播放,TikTok和Instagram上更是轻松破10万+。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Tev1yN

很显然,观众要的从来不是敷衍的AI生成内容,而是有诚意、有叙事的好作品。

Josh的成功,刚好赶上了AI影视工具爆发的2024年。

5月谷歌推出Veo3,把多模态视频生成变得像“填提示框”一样简单;9月底OpenAI发布Sora2,支持用户扫描脸部嵌入视频。

这些工具的出现,让AI视频创作门槛大幅降低,但也加速了“电子垃圾大爆发”,比如大脚怪对着前置镜头自说自话的vlog,各种奇葩内容层出不穷。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UqcucC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NeuralViz能脱颖而出,核心还是Josh守住了创作的本质。

他一直强调,AI只是工具,和其他工具没什么本质区别。

他做这些不是为了跟风蹭热度,而是为了讲故事,AI只是工作流的一部分。

本来想,AI时代可能会让编剧、导演这些“讲故事的人”失去价值,但后来发现,真正稀缺的从来都是好想法和叙事能力。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Vyh3ls

当然,用AI创作也不是没争议。

Josh就收到过不少关于使用AI的批评,他也不否认,这项技术有可能冲击好莱坞现有的劳动力结构。

但对他而言,AI带来的更多是机遇。

2021年,他卖给迪士尼的一部试播集,版权就完全归了对方,自己啥也没捞着。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Xi7ZOx

而用AI创作,他第一次能“创作并拥有自己的作品”,这种版权自主的感觉,怕是只有经历过的创作者最有体会。

不过这条路也有代价,Josh开始担心“创作过劳”。

当你有能力每两周就做出一支媲美影视工业水准的视频,外界就会默认你“必须每两周交出一支工业水准的作品”。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AI带来的创作自由,多了几分甜蜜的负担。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ZNtOwV

毫无疑问,AI影视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那些只擅长某项具体技术的工匠,可能会慢慢被淘汰,而真正的赢家,是有想法的编剧、导演和讲故事的人。

如果既能有好创意,又能熟练运用AI工具,那绝对能在这个行业里站稳脚跟。

Josh的格隆人宇宙,给AI影视行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bQhbYH

技术从来不是创作的终点,而是通向叙事自由的捷径。

AI能生成画面、模拟声音,但它替代不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当未来的“外星人”对着镜头研究我们时,它们或许会发现,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从来不是机器,而是用机器延伸出的灵魂。

在AI浪潮席卷的今天,只有守住讲故事的核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内容中脱颖而出,这大概就是NeuralViz给所有创作者的启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eMjXuA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9QhT4eOw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