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龄特效藏不住75岁步伐‌,《爱尔兰人》用科技撕开衰老真相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20 17:34 1

摘要:《爱尔兰人》这个项目马丁·斯科塞斯已经捂很久了,中途原制片人退出,后在网飞的支持下重新启动,如今终于捂热了,不仅如此,还按照马丁的想法,使用了“减龄”技术(利用电脑特效帮演员减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gelHLBZr

《爱尔兰人》这个项目马丁·斯科塞斯已经捂很久了,中途原制片人退出,后在网飞的支持下重新启动,如今终于捂热了,不仅如此,还按照马丁的想法,使用了“减龄”技术(利用电脑特效帮演员减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gemDt8DR

《爱尔兰人》剧照

这样重量级的卡司阵容,更见斯科塞斯对角色分配的合理性以及炉火纯青的剧作水平(可以看看帕西诺饰演的吉米·霍法这一角色,美国政治人物,彼时风头无二,帕西诺一出现,就迅速被拉进角色设定)。但,这次不仅是演员的再聚首,也为导演类型片片单加入强有力的一员,不过,本片并不只是想浩浩荡荡地回溯导演以往的作品,而是想利用本片,重塑美国战后史。影片的阴森奇特之处在于,它的开始和结束都在一个等死的地方:养老院,孤身一人且被亲人抛弃的弗兰克(德尼罗饰)在此地拾掇过往回忆,曾经的黑帮团伙,只剩他一个人还活着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genlhwD6

《爱尔兰人》剧照

影片突然把衰老一词放到台面上来,让衰老成为这三个半小时中能看到的比较具象化(figuratif)的一点了。这里的乔·佩西与之前在《赌城风云》(Casino, 1995)和《好家伙》(Goodfellas,1990)里的乔·佩西恰恰相反,是一个寡言少语、笑容带着些许慈祥的老头。这样的他,虽然在希兰(罗伯特·德尼罗饰)背后默默操盘鬓发渐苍,却依然魅力不减、扣人心弦。斯科塞斯拍下人物佩戴的戒指、腕表,不仅拍出了自负与虚空2,也拍下了那双满是斑点的手。

另外还有声音也是:德尼罗说话时而有些磕巴,这更反衬出帕西诺年轻且洪亮的声线。同时通过“减龄”技术——迷惑眼球的数字化妆容,不停地把演员的真实年龄和剧中的年龄穿插在各处,形成一个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所有为了减龄的尝试,即便是能把面容恢复到40岁,都没办法掩藏那75岁的身体和步伐,更别说,这些演员年轻时的样子,各位观众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比起那编年体式的(整体叙事并不完全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有时也有些吞吞吐吐)、史诗般的冒险之旅,更抓人眼球的是演员本身与角色之间这种反差感。年龄往后走身体却呆在原地,这样的视觉效果更有纵深感,这也是电影中最残酷的一点:年龄往后走,意味着重新拾起往昔的回忆,而这回忆里夹杂着死亡、衰老、还有遗忘,或许其中如释重负的成分很少,就更别说内疚了。一切都是假象:灵魂被戴上了镣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geohxSw2

《爱尔兰人》剧照

本片讲述的故事取材于一本自传,其中主人公弗兰克·希兰坦言是他杀死了他的朋友吉米·霍法(故事的真实性在这里不是重点)。弗兰克·希兰加入罗塞尔·布法林诺(乔·佩西饰)的帮派是从运送猪肉开始。希兰身材魁梧,长相平平,却十分忠诚、甚至无条件服从,逐渐成为黑帮老大最青睐的人。在加入布法林诺麾下之后,被介绍给霍法。霍法是美国当年风云人物,卡车工会主席,与黑社会有染,比如洗钱。

他们两人在合作中逐渐建立起亲密而友好的关系,希兰即是霍法的得力助手,又是信心来源,即能在工会担任要职,又能与霍法谈心。希兰混迹于两方,分别与两人建立起帮派以外的私人关系,同时又因为帮派内部争斗——霍法拒绝接受黑帮的新要求——而处在两难的位置。

斯科塞斯通过多棱镜,最终重新粉刷了一遍美国历史(从古巴到刺杀肯尼迪),即便这些历史原本跟希兰没有多大关系。希兰原本经历之外的这段历史,即没有催生什么,也不具有引导作用,只是一场裂变而已。《爱尔兰人》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影片本身的宏大叙事。影片时长,令人望而生畏,甚至还有些困惑。而实际上,三个半小时中故事相当紧凑,条理清晰,还刻画了人物内心,最后依然落到“受折磨的灵魂”的点上,或者请问斯科塞斯除了这个,还讨论过别的什么重要的主题吗?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gepchXO7

《爱尔兰人》剧照

电影场景不断变化,演员数量庞大,而且笑点密集(斯科塞斯电影常见特点之一),以此掩饰因自负或者愚蠢(Tony Pro, 斯蒂芬·格拉汉姆饰,霍法讨厌的人)引起的暴力和血腥。眼花缭乱之下,不起眼的小细节也同样工整:修车的加油站、阳光和煦的飞机坪、被铺上地毯的玄关(防止留下血迹),这些场景设计不断激活着故事的下一步发展:欠下的人情、遇见老大,成为朋友,最后背叛。影片中看起来很轻率的转折点,经过手术刀一般的紧密的剪辑,无论大小,都变成了至关重要的节点。

慢慢地,希兰的形象被挖掘出来,与此同时又被掏空,直到他对着神父说:“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里,因为减龄特效,那张脸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德尼罗的脸。这一点,与后来希兰也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形成一种默契,意在干扰观众分辨力。

最后结尾,多处与斯科塞斯前作《沉默》形成一种对称关系,我们早就应该想到,这些冷酷无情的黑帮,多少与《沉默》中放弃信仰的神父们那琢磨不透的脸有些相近。希兰最后也没办法向神父告解,在这空壳一般的养老院里,拒绝神的宽恕,也以此认可了他内里空洞的人物形象。只是,他请求神父不要完全把门关上,留出一条缝隙的同时也能让死亡进入房间,尽管把门半开着只是想留着一点希望,是对生命的渴求。面对死亡,人类还是那么怯懦,或者说还是想渴望一点上帝的恩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gequASNt

《爱尔兰人》剧照

镜头反过来打在这个陷入泥潭动弹不得的灵魂上,就像一颗冰冷的星星在照亮残酷的远方。最后,我们得知希兰经历了好几重人生,以及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死亡-刺杀吉米·霍法。早在此之前,当他打断杂货铺店主的手时,透过他女儿的眼神,好像就有看出某种东西凝固在了他身上。

店主推了他女儿一下,他就打断别人的手,这种对男性权威的展示,揭露出他身上的狠毒、危险与暴力。影片重复展现孩子惊愕的面容,每次都会让希兰的动作略微凝滞,稍显无措,而后只能重复刚才的动作。通过他女儿对吉米·霍法的喜爱,希兰也迅速喜欢上霍法并与其建立同谋关系,但是,对于“叔叔”布法林诺他女儿却一直是半冷不热的态度。

相比我们前面模棱两可的观感,以及同样都是犯罪在道德上却呈现出一种相对性,希兰女儿的这两种情感,算是非常清晰的一条线了——清醒而又天真。希兰是不可能走在这条线上的,或者他也走不上这条线去找回他的女儿了。

影片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的同时,又非常具有穿透力,这些感觉在盲目(希兰刚开始的行为有点难以理解,以及霍法本身的盲目)和无力的清醒之间来回摇摆,也把每个人物固定在他自己的位置上,难以挪动。

来源:深焦精选pl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