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一点,微博还在刷“还我宫二”。11年前章子怡用宫二横扫12座奖杯,唯独在金鸡输给宋佳的萧红。今年咏梅带着被家暴到麻木的母亲角色,豆瓣评分飙到9.3,还是输给一部讲单亲妈妈直播卖货的轻喜剧。票房差距6倍,评委说这就是现实。
7.2亿票房打败9.3分神作,宋佳再拿影后,投票名单里藏着比奖杯更刺激的东西。
凌晨一点,微博还在刷“还我宫二”。11年前章子怡用宫二横扫12座奖杯,唯独在金鸡输给宋佳的萧红。今年咏梅带着被家暴到麻木的母亲角色,豆瓣评分飙到9.3,还是输给一部讲单亲妈妈直播卖货的轻喜剧。票房差距6倍,评委说这就是现实。
有人把17人名单做成关系图,发现三条线:一条连着宋佳上部电视剧的出品方,一条连着张艺谋用了十年的制片主任,还有一条指向明年开机的《惊蛰无声》。名单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三条线在同一部片子里打了个结。2019年《地久天长》打败30亿《药神》,评委会说艺术至上;今年改口市场说话。四年时间,同一批人换了套标准。
咏梅演的李红,被丈夫逼到拿刀却不敢砍,观众在影院里憋到喘不过气。宋佳演的王铁梅,一脚把男友踹下床,转身在直播间卖卫生巾,弹幕刷的全是爽。一个让你哭到不敢结婚,一个让你笑到想立刻下单。评委把票投给笑声,影院把排片给笑声,连短视频平台都在剪王铁梅的怼人金句。哭片看完不敢二刷,爽片看完带闺蜜二刷,票房就是这么拉开。
更直接的是成本。《出走的决心》拍了一年,咏梅去家暴中心做义工,脸上晒出的斑都没让化妆师盖。《好东西》拍了45天,七成戏份在直播间完成,道具直接用的品牌赞助。前者回本靠奖项,后者第一天就盈利。投资方坐在评委席,算盘声比掌声大。
翻看近五年金鸡名单,能发现一条暗线:2018《我不是药神》票房30亿,败给无名小片《地久天长》;2020《夺冠》票房8亿,败给文艺片《春潮》;今年轮到《出走的决心》。隔年一反转,像提前写好的剧本。文艺片需要奖,商业片需要名,彼此轮流坐庄,把热度锁在金鸡。真正输的只有观众,以为票在手里就能决定结果。
有人翻出宋佳的上一次领奖视频,她站在台上说,演员要拥抱市场。咏梅在采访里说的是,演员要拥抱痛苦。两句话没有对错,却像两条分叉路。市场把痛苦剪成15秒短视频,配个欢快BGM,点赞十万加。痛苦本身没人愿意看完,平台也不让完播率掉下去。算法时代,沉默的母亲干不过会带货的辣妈。
影院经理透露,两部片子上映首日排片比例3:7,第二天直接拉到2:8。观众想支持咏梅,发现附近影院只给凌晨一场。想看的人买不到票,排片经理说上座率不够。循环就此完成:没排片就没票房,没票房就彻底没排片。奖项只是给这个循环盖个章。
更扎心的是,两部片子的目标观众其实重叠。25到35岁女性,一边在社交媒体骂家暴,一边在直播间抢卫生巾。她们白天为李红流泪,晚上在铁梅的链接里补货。情绪被切成两段,一段用来共鸣,一段用来消费。评委只是提前替她们做了选择,把奖杯递给能带货的那一半。
投票结束后的晚宴,有人拍到咏梅提前离场,手里拎着高跟鞋。宋佳被围住合影,背景板印着赞助商的logo。照片流出来,网友骂现场太现实。其实那不过是日常,只是镜头把日常放大。影院亮灯那一刻,谁得奖都一样,观众更关心回家会不会堵车。奖杯留在酒店,生活继续。
下一次开奖前,不妨先问自己:上次为哪部片子走出家门?给李红买了票,还是给王铁梅买了爆米花?答案就在购票记录里,比评委投票真实。市场不是敌人,沉默也不是高贵,只是一次次选择累成了结果。如果真想改变,下一部文艺片上映,提前买张票,比骂评委有用得多。
来源:执着的小羊FJARF